為應對季末流動性緊縮情況,大陸央行日前在公開市場意外展開人民幣880億元(約新台幣4,250億元)的巨量逆回購操作,大陸中小型銀行也同時各施奇招爭奪儲戶,攬儲大戰已悄然打響。21世紀網報導,從權威管道獲得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為止,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9月的人民幣存款負增長高達2,020億元,就連大銀行都如此,中小銀行更是積極祭出各種手段吸引存款。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在月底及第3季末雙重因素之下,光大銀行近日率先推出中長期定期存款上浮10%優惠措施,中信銀行也在19日起上調與光大銀行同等的優惠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按兵不動的國有大行工商銀行,為了因應定存戶流失,日前更首次上調2、3年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上浮10%,以高息挽回定存客戶。
除了調高定存利率攬儲之外,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也是市場主力。以廣州為例,昨(25)日就發行21種理財產品,24日更發行多達34種,其中以招商銀行「57號理財計畫」預期收益率最高達5.8%,其他銀行產品均在5.35%以下。
此外,截至上周末,北京各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5.5%的共有31款,其中僅有3款產品的時限低於180天,其餘均為6個月以上中長期產品。
新華社引述銀行人士表示,3個月期限內的產品只能解決當前流動性需求,銀行實際上都在為年底這一資金最緊縮的時期儲備資金,因此半年及以上期限才是銀行的主打產品。
分析指出,每一季的季末各銀行面臨考核,此時更是銀行透過發行理財產品、獲取活期存款的高峰期,這也是銀行季末攬儲常用手法。
一山還有一山高,在理財產品之外,還有銀行推出更重量級的優惠。
廣東華興銀行與中國移動旗下的廣州移動,日前發布首款聯名金融卡,最優惠之處是存款利率全部上浮10%,以及全球跨行ATM查詢、領款免手續費。
中新社引述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各家銀行的策略不盡相同,是基於面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小型銀行比國有大行的存貸比壓力要大,只能透過價格優勢吸引儲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