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拍電影不容易。要好好拍一個反映現實的題材,又不能觸怒官方嚴苛審查,更是難上加難。於是乎許多人只能拍拍無關痛癢的愛情喜劇,耍耍嘴皮;或是天馬行空的古裝大片,無關當代。若由此來看,陳可辛還是令人佩服的。他有話要說,而且說得頭頭是道,即使依舊算計清楚商業元素與煽情手法,但「親愛的」比起一大票參差不齊、大而無當的賣座鉅片,質素上仍明顯有著天差地別的優勢。 故事從一樁孩童拐賣案件說起,郝蕾、黃渤分飾這對離婚父母。他們不輕言放棄地尋找兒子,終於有天在農村裡找著了,發現兒子認了別人做媽媽。當他們把孩子接回家重新開始培養親情之際,電影也帶入了這個所謂「拐賣犯妻子」的人生,其實她同樣對孩子付出真愛。
我特別喜歡故事刻意拆成兩半的觀點呈現。雖然時序是連貫的,但一前一後的分野,最重要是觀點的轉換。兩半的母題都是「尋找」,而且都是父母找孩子,只不過一組是生育的、一組是養育的;而一組是被害者,另一組是加害者。特別是看似加害者的那一方,事情的真相並不單純,剝開外皮,裡頭同樣傷痕累累,我們彷彿先後看見了鏡子裡反射的對立觀點。
這一點讓「親愛的」並非只淪為改編實事、賺人熱淚如此簡單,它指引著我們凡事別老先指著別人的鼻子開罵,或者該試著從反方角度看事情,學會真正的寬容。
影片尾聲當黃渤遇見趙薇跑到家附近偷看兒子的戲,三言兩語,加上編劇輕巧埋下的伏筆,任誰也會軟化了那份水火不容,這才是陳可辛真正想表達的思維。也因為敘事觀點上的「翻轉」設計,讓趙薇飾演的李紅琴即使後半才現身,照樣能迅速成為觀眾投射焦點;尤其加上她操著方言口音、舉止姿態簡直認不出來的表演,幾乎是演技示範。
陳可辛再度藉「親愛的」展現最擅長的通俗劇功力,只是這樣的題材,非得選用寫實到近乎紀錄片的手法操作,還是亦可以縝密編織所有牽動觀眾的戲劇元素呢?我一向認為沒有定論,所謂的煽情與節制之間,有時不過是觀者的個人品味所致。唯一值得詬病的是電影最後上字幕時所剪輯的真人/演員探訪畫面,當大家已被電影所形塑的一切而感動之際,這實在畫蛇添足,減損了片末應有的餘韻繚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