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自編自導自演《情歸紐澤西》〔Garden State〕的柴克布萊夫〔Zach Braff〕,又再自編自導自演了《B咖的幸福劇本》,其實也是一部不錯的清淡人生小品,但若要和《情歸紐澤西》來比較還是差了一級,或許可以說在生活化的表面之下仍包裝著太安排的催淚與救贖情節,但若不介意這一點,像我,就還是能看得很投入也掉了不少眼淚。
我不是很喜歡比較電影(一方面也是記性不好,也記不得其他片子的細節了),所以就針對《B咖的幸福劇本》來聊《B咖的幸福劇本》吧。
《B咖的幸福劇本》把焦點放在一個「小人物」的家庭,爸爸是找不太到工作的演員,媽媽做很機械化的辦公室工作來維持家計,兩個孩子要上私立學校錢還得要祖父出,但祖父得了癌症,整個本來還能運作的生活模式被迫要開始改變。
我蠻喜歡這類電影是因為它們談的問題是一般凡人很可能感同身受的…,比如經濟的壓力讓人被迫去從事不甚喜歡的工作,甚至放棄追求不切實際的夢想、或是家庭成員之間總是會有些不合,不是不關心但就是有著心結在、再或是當有家人得了慢慢步向死亡的癌症時,大家要如何去一同面對…
攤開來看《B咖的幸福劇本》的大架構,先描述家庭問題,再大家來努力做出改變,最後說出心裡的話,老實說,這也能算是一種溫馨小品的公式了。反公式的觀眾可能不見得會喜歡,可是若不那麼介意,再來就是看細節如何去呈現公式了,這個部份,我個人是覺得《B咖的幸福劇本》還是有一種…成功的…「人造溫情」。
之所以會說是人造,是因為在「關鍵時刻」角色都會說出「感人對白」,可以說是時機點太巧妙吧,導致《B咖的幸福劇本》雖然是以很生活化的情況為中心,但還是少了那一點真實感。可是撇開時機點不談的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還是感覺挺不錯的。
比如夫妻之間,曾經相愛,女生願意支持男生去追夢,但時間久了,男生仍然一事無成,多了家庭的重擔,女生仍能一直承受下去?她的確願意支持男生去追夢,可是他們之間的關係何時變成了僅剩下支持男生去追夢?
比如爸爸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因為無法支付學費,爸爸試圖在家中透過網路上的資訊來自己教育孩子,卻一直無法得到很好的互動和孩子的正面回應,直到他真正投入自己,和他們相處,甚至跟他們談人生,在生活中教導他們。而在這個過程中,爸爸自己也漸漸有了心態的轉變。
比如祖父的癌症…他並不是一個很懂得表達愛的長輩,甚至說話都酸酸的,很不好相處,還和其中一個兒子幾乎沒有聯個,家人要如何一同面對他的逐漸…消逝?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心結是永遠無解的,很多生計問題也是不會有起色的,很多關係只有下坡惡化…《B咖的幸福劇本》或許在這方面理想了一些,該原諒的有原諒,該轉折的有轉折,太過理想化了些,但,讓電影給我們一些正向的能量和希望有時候也不錯,不是嗎?
很多時候,家人之間的相處並不是永遠溫馨的,會為了小事不愉快,會有意見不合,因為天天生活在一起反而很難體諒彼此,有時因為每個人忙自己的事沒有做充份的溝通,有時是因為家人反而不知道如何溝通…我自認幸運身在一個爸媽都很開放、愛孩子、好相處的家庭中,但即便如此,都有些時候我還是會對家人有情緒…。加上,每個人都會改變(成長、墮落…),也會遇到不同的事情、環境,本來就不可能維持在最美好的狀態,有時候,有很多時候,需要有人努力維繫著,甚至需要大家的努力…每家都有本難唸的經,表面光鮮亮麗的背後可能都還是不為人知的苦處,人生就是如此,躲不了痛苦,這個世界不是天堂,只是當你看見從夾縫中冒出的小花,在挫折與壞心情當中看到一些矚光,因為心中一點點的暖意而掉下一滴眼淚…那樣子的溫暖仍是無法言喻的。
每個人,都要面對自己的人生、家人的人生、自己的死亡、家人的死亡…或許已經有太多電影在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擁有的,但每每看完這種電影,都還是會想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和身邊的人的相處。不敢說《B咖的幸福劇本》有好到大力推薦給所有人的程度,至少,喜歡思考這些人生面向的小品影迷們,若不太在意偏理想化的設計,又喜歡有些正面能量的話,《B咖的幸福劇本》還是個OK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