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近來成為領導人的黃金定律。領導人試圖展現自己的真實面貌,不遮掩自己的優缺點,藉此呈現出親和作風,並爭取追隨者的支持。而那些隨著新職務變換領導風格的人,反而被譏為「變色龍」,伴隨而來的評語多半是不夠真誠、沒有原則。真誠領導真的毫無瑕疵,變色龍風格又真的一無可取嗎? 以研究領導行為著名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荷蜜妮亞.伊巴拉,在近期研究中,發現許多轉換新職的領導人,因為堅持原貌,不惜暴露自己的脆弱,導致部屬對他們喪失信心,最後退出原本看好的職涯。領導人不應再以維持真誠為藉口,而應跨出舒適區,向不同的領導典範學習,練就出適合自己,也有助於組織需求的領導風格(見〈真誠,沒那麼簡單〉)。 除此之外,本期還提供許多領導人需要的軟性技巧。尋求和接受建言,就是領導人極為重要的工作。有些人會認為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其實,這種能力可以靠練習而精益求精。雖然這個精微的互動過程,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但若因此給予或得到好建言,都會讓個人或組織更上層樓(見〈精通施與受的建言藝術〉)。 另外,如果你是中階主管,一定面臨過一種困境。你從客戶、供應商、員工的第一線資料得知,公司將面臨外在變局,你想到解決方案,但高階主管因為未曾身歷其境,可能不會接受你的提議。這種由下往上的建言,又比前面所說平行,或從上往下的建言難度要高。此時,中階主管可運用一些方法。首先,你的提議要與公司的策略目標相結合,以增加高階主管納入考量的機會。其次,尋求結盟,像是得到相關領域專家的支持,或是說服反對者認同,都比單打獨鬥好。最後,要指出問題,也要提出周詳的解決方案,才能大幅提升被採納的機率(見〈說服上司七絕招〉)。 儘管現今許多企業已採取行動,履行社會責任,但牽涉到人類存續的大議題,例如全球氣候變遷,仍需要非營利組織扮演無私、跨界的角色,來扭轉局勢。然而,非營利組織雖有理想,卻往往未能有效經營,讓各方捐贈的金錢和物資,發揮最大成效。本期提供幾個重要問題,包括要達成哪些成果?成本為何?資金從哪裡來?常思索這些問題,能讓非營利組織的經營更有成效(見〈實踐非營利組織願景〉)。] 當國家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時,應採取經濟刺激方案?還是採取撙節策略,刪減政府支出?本刊繁體中文版訪問了牛津大學教授、《失控的撙節》(The BodyEconomic, Why Austerity Kills )一書的共同作者大衛.史塔克勒(David Stuckler),他談到在面對此兩難時,該如何做決策。...【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