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在白天做夢的人/從臺大醫師到網路教師,敢夢敢為的翻轉人生


【常春藤解析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中級∼中高級,文法解析最詳盡、學習最快速吸收,是您必讀的英語刊物。 公正客觀的精神、以歐洲米其林為目標,【英卓美食報】網羅最有趣、實用、專業、新鮮的第一手美食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5/01/01 第87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在白天做夢的人/從臺大醫師到網路教師,敢夢敢為的翻轉人生
台南老店散步/愛上本町摩登老時光
改變世界的植物/由植物決定命運的時代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
閱讀筆記 散文/心如明鏡台

新書鮮讀
在白天做夢的人/從臺大醫師到網路教師,敢夢敢為的翻轉人生
文、圖節錄自商周出版
圖/商周出版提供
找到你真正的熱忱,然後擇你所愛,愛你所擇,勇於嘗試,不怕失敗,朝你的夢想勇敢邁進!

內容簡介:

呂冠緯,這位被知名翻轉教育推手葉教授形容為「不務正業」的醫師,明明考過醫師執照,卻沒有繼續醫師的工作,海軍醫官退伍後,即轉而投入追求教育理想的行列。常有人問他:「冠緯,你這樣不當醫師會不會太浪費了?」

他的回答是:「我不討厭當醫師,但我更喜歡去啓發孩子,看見他們豁然開朗的笑容給我極大的滿足。如今,我跨出我的舒適圈,找到的不僅是一個職業,而是一生的志業。或許會跌倒,也或許會失敗,但每天早晨睜開眼睛,我感覺我的生命充滿動力,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呢?」

作者介紹:

呂冠緯

他不是正式教師,卻是能影響更多學生和老師的網路「藏鏡教師」。臺大醫學院畢業,考上醫師執照,卻沒有披上白袍,選擇加入均一教育平台,錄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超過1000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電子黑板教學影片,目前影片瀏覽人次已突破100萬。

從一個專案教師,到擔負起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重任,他經常受邀至各級學校演講,推廣翻轉教學的理念與經驗,聽眾包括許多縣市的校長、老師、學生,足跡遍及全臺各地,包括偏鄉、離島都曾親自拜訪,甚至也將相關理念帶到中國與新加坡。

搶先試閱:

豆漿店巧遇可汗

離開補習班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

大五、大六時,我常常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早上七點去臺大醫院參加晨會,接著是一整天的見習。由於見習醫師只有少數時間會在第一線照顧病人,因此我利用在醫院的時間,盡量把該讀的書讀完。五、六點下班以後,我常常連應付消化系統的時間都沒有,便匆匆趕往離醫院不遠、在臺北車站附近的得勝者文教上班,而在與許多學弟妹一對一會談後,往往都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

二○一○年一個秋高氣爽的夜晚,一如往常地,我騎著機車要從光復橋回到板橋的家。或許是意識到自己處於略微低血糖狀態,腸胃道也發出了些許抗議聲,嚷著它們需要被安撫,我決定停在華江高中附近的豆漿店,舒緩我那轆轆飢腸。

蒸餃與熱豆漿下肚後,我整個人瞬間活了過來,突然開始有精力看看周遭的事物。順手拿起桌上的報紙瀏覽,翻著翻著,一個標題抓住了我──比爾.蓋茲最喜歡的家教老師。

「比爾.蓋茲?比爾.蓋茲怎麼會需要找家教老師呢?他自己就這麼厲害,還需要誰幫他教小孩?」我咕噥著。

我快速瀏覽了一下,只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避險基金分析師」這些精英級的詞彙跳了出來,我於是決定從頭細讀一番。

連比爾.蓋茲都在意的事

原來,比爾.蓋茲某一天看到他的女兒珍妮佛正在透過某個叫做「可汗學院」的網站學習數學;蓋茲仔細一瞧,發現這不是他前幾天才教過,而珍妮佛卻一直搞不懂的觀念嗎?

蓋茲重新問了珍妮佛幾個問題,赫然發現他女兒竟然全部都懂了。蓋茲既開心又生氣,開心的是女兒懂了,生氣的則是有人竟然能透過「網站」這麼不直接的方式把他女兒教懂。不過,當蓋茲仔細研究可汗學院,才發現可汗這個人很有意思。

薩爾曼.可汗❾(Salman Khan)是一位高材生,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電機與資工學系三主修畢業,之後又拿了電機、資工碩士與哈佛商學院MBA。他原本在波士頓的一家避險基金公司當分析師,後來為了幫住在紐澳良的表妹補數學,便透過錄製小影片上傳YouTube,提供與他相距甚遠的表妹學習。可汗萬萬沒有想到,後來有許多素昧平生的人在網路上留言給他,說這些影片幫助了他們的學習。

於是可汗決定做進一步的嘗試,把他會的盡可能都錄製出來。由於可汗博學多聞,除了最擅長的數學科,他從小學的1+1=2錄到大學的偏微分方程、摺積定律,還有高中程度的物理、化學、生物,甚至是經濟學、財經學、世界史都難不倒他。

當時,他已經錄製了將近兩千五百支教學短片。再加上可汗擁有資工的背景,善於寫程式,就自己架設了可汗學院(Khan Academy)這個免費的自學網站,提供互動式的習題,讓學生看完影片還可以做練習。而那一年他決定離開原本高薪的工作,全力投入可汗學院這個非營利組織。

而蓋茲注意到可汗學院不久,便決定透過自己的基金會大力支持可汗,因為他相信這是個能帶來「Learn almost anything at anytime, anywhere, at your own pace」的教育革命。

是嘗試,也是實驗

讀完報導後,我不顧桌上還有幾粒蒸餃在等我,走出去跳上機車,衝回家研究這個網站。

當晚我看了好幾支影片,做了不少習題,興奮到完全忘記隔天六點還要起床準備去醫院上班。

為什麼會興奮呢?在我輔導上百個學弟妹後,發現不論在學校或補習班,老師經常下課後便離開教室,回到辦公室,許多學生對於某一個小觀念有疑問,卻常常找不到人可以解答,而自己看課本、參考書也看不懂,最後便只好放棄,洞越破越大。

然而,可汗學院的免費網路教學短片,讓所有人可以隨時隨地找可汗出來講解某一個觀念,即使在考前需要複習時也可以這麼做。我確實認為這樣子的短片能夠部分解決兩大問題:學生有疑問無法得到解答,以及學生根本不可能一整堂課五十分鐘從頭專心聽到尾。

隔天,我打電話給李育儒,跟他分享這件事。腦筋動得很快的他,上網一查,就發現可汗有公布他所使用的軟體,分別是免費的繪圖軟體SmoothDraw與精緻的桌面錄像程式Camtasia。於是,我開始利用零碎的時間嘗試錄製影片。

有的時候我跑到醫學院圖書館的小隔間裡錄,又有的時候我晚上回到家,趁家人熟睡之際多錄了一、兩片。高中以前,我的英、數、理都還不錯,因此抱持實驗精神錄製了高中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一邊錄製一邊上傳到我的YouTube。

雖然因著醫學生的課業、補習班的工作與教會的參與,讓我能花在錄製上的時間並不多,但是半年後我開始收到一些有趣的回饋。

「挺實用的,希望你可以多上傳。」

「很有幫助,Please do more! Very helpful! 」

「超ㄅㄧㄤˋ,希望高一到高三的數學影片都有。拜託!」

我與這些來信者互不相識,漸漸地感覺到一個需要,也隱隱地自覺或許我有一點點能力與熱誠回應這個需要。因此,即便到了大七實習醫師的忙碌時期,我仍盡量找空檔錄製影片。

同一時間,我也時常收到「講得很好,還有化學1-2嗎?」,或者「呂冠緯學長的分享棒極了,請問生物只有1-1、1-2嗎?」的回饋。當我收到越多這樣的回應,就越常陷入沉思。我對臨床醫學確實有興趣,不過好像隱約地看見另外一條路,雖然不清楚、不明朗,但或許值得一試。

而每當遇到這種困難的抉擇時,我總會向上帝禱告:「如果祢要帶領我往哪裡去,求祢讓我清楚地明白祢的旨意。」

就這樣,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台南老店散步/愛上本町摩登老時光
文、圖節錄自馬可孛羅文化
圖/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台南最多老店的本町大街,帶你輕鬆走入府城人的生活原味

內容簡介:

在地插畫家鱷魚(陳貴芳)圖文並茂,深度介紹台南民權路和新美街一帶的老店,完整重現當年最繁華熱鬧的府城大街。透過鱷魚活潑生動、極富個人特色的插圖,以店主人、店家特色和產品,搭配店家導覽及老店故事,讓人跟著鱷魚的腳步,走入台南人的經典生活。

作者介紹:

陳貴芳(鱷魚)

台南人,平面設計師,老街風情繪本家。喜歡畫畫,喜歡旅行,喜歡新奇的事物。在台南社大開設城市旅行寫生課,讓許多沒有繪畫基礎的人都能透過手中的畫筆,記錄居住的城市風情。著有《蘿拉的藏寶圖》、《森林的元宵節》、《郵差阿弟》、《訪古.台南.行:府城手繪書》等書。

搶先試閱:

看戲:全美戲院

李安導演曾說:「全美戲院是我踏入電影的啟蒙地。」因為名導的一席話,讓這座帶給台南人許多珍貴回憶的老戲院,再次浮現於人們的記憶當中。

全美戲院總讓我想起《新天堂樂園》這部電影。記得學生時期口袋沒幾個錢,總是和朋友相約到全美看電影,早期全美的座椅是木頭製的,在木椅上一坐就是四個小時,等到兩部片看完後屁股也都坐痛了,不過兩片同映的實惠價格讓大夥抱怨歸抱怨,下次還是興高采烈地再度光臨。偶爾遇到熱門的電影,即使現場爆滿沒有空位,我也一點不介意地坐在走道上欣賞,現在想起來還挺懷念的。後來豪華戲院和大型影城陸續出現,老戲院的生意由風光轉慘澹,第二代的吳俊誠是戲院經理,為面臨散場的老字號費盡心力。民國八十八年底全美內部徹底翻新整裝出發,汰換了那二十餘年來讓無數電影迷坐得發疼的木椅,並增加許多新穎設備,也讓全美後來成為影展、電影劇組拍攝場景以及文藝展演的熱門場地,同時還是許多新人求婚的浪漫場合呢。

坐落在日治時期大宮町一丁目的全美戲院,昔日周邊是熱鬧的街市,昭和時代之前,三連棟的店屋為葉飛雄先生所有,二戰時期因空襲而毀壞。民國三十九年歐雲明兄弟重建電影院,取名「第一全成戲院」,建築外觀是巴洛克式風格,中棟最上方有著「THE FIRST CHUAN-CHEN THEATHRE」字樣的浮雕英文戲院名,外牆則有圍繞建物一周的幾何圖騰與海馬紋飾,種種細節展現出當年建築精緻的一面。

「戲院」一詞為戲劇和電影院的簡稱。走入放映廳,迎面而來的白色布幕前就是一座大舞台,旁邊還有個可作為更衣室用途的小空間,除了用來播放電影,這樣的舞台空間設計當年還可提供給歌仔戲、布袋戲等劇團演出,是戲劇與電影兩者兼營的模式,還可同時滿足觀賞民眾的口味。民國五十八年,第一全成賣給了所有人的妹婿,也就是全美第一代負責人吳義垣先生,「第一全成戲院」改名為「全美戲院」。全美起初放映首輪片,但是當時首輪戲院競爭激烈,因此民國六十年起全美改變營運模式,成為全台灣第一個播放二輪電影的戲院,除了票價半價之外還可享受兩片同映的優惠。後來一九六、七○年代台灣秀場蓬勃發展之時,全美也提供場地作為秀場舞台,帶給大眾多元的消費娛樂,等到秀場文化沒落,再度回歸到播放兩片連映的經營模式。

有回拜訪全美,放映師帶我爬上了戲院屋頂,近距離欣賞沿著外牆裝飾的海馬浮飾,每隻海馬都是以手工精細雕刻並上色,胖瘦不一的模樣饒富趣味。接著放映師帶我走入放映間,立即映入眼簾的就是兩台老放映機,一架是底片放映機,另一台是數位播放機。「喏」,放映師指了指地上幾捲小鐵盒,「那幾個是我最後用底片機放映的電影預告片」,他接著苦笑說現在都改成數位播映了呢,我看了看日期都是民國一百年。我待在放映間畫著這台底片放映機,耳中傳入的是正在播放的電影,我彷彿看到《新天堂樂園》中總是偷溜進放映間看著艾費多操作放映機的小男孩多多,那是一段令人懷念的底片機時光。

挺過一甲子歲月,全美戲院見證了台灣電影娛樂的各個歷程。吳經理表示戲院會再度小規模整修,他希望能讓更多藝術表演團體在這裡表演,他希望一家老戲院,也能展現人文精神的發揚與傳承。時至今日,全美是台灣唯一仍然使用手繪電影看板的戲院,這項即將失傳的老行業,幸得吳經理全力支持,加上電影看板師顏振發師傅一筆一畫的功力,讓人光是從這些手繪看板,彷彿就能回味一九五○年代的電影院場景。推薦讀者走訪府城外,如想感受在老城市過生活的方式,不妨試試來這裡看場二輪片,票價便宜,座位也舒適,走出戲院還可以收到一截電影底片作為觀影紀念——那是一段濃縮著老戲院往日情懷的美好時光。

【戲院資訊】全美戲院 since 1969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187號,06-2224726

*兩片同映,全票130元,持貴賓卡優待票100元,兒童票70元。

品茗:文峰茶莊

沒有華麗明亮的裝潢,從外頭看起來,這家府城百年老店——文峰茶莊,只是一家傳統的茶行。然而走進文峰茶莊,映入眼中的是架上所陳列的一個個年份超過一甲子的亞鉛綠茶罐,濃冽的茶葉香氣從罐中溢出,彷彿讓來訪客人都能隨著那繞樑的茶香,重返當年的茶行榮景。

文峰茶莊來自福建泉州,如果以家譜上標示「茶商」那代算起,目前已經是第四代。茶莊代代相傳,但傳到了第四代,因兄弟姊妹彼此年紀相差甚多,改成手足傳承,現任老闆為排行老六的陳玉雄,他自公職退休後與妻子黃玉梅接棒已超過四十個年頭。陳大哥身體相當硬朗,儘管不多話,但臉上總掛著親切的微笑。陳大哥回憶,當年家裡老宅還是傳統的三合院,左護龍是「道生堂中藥行」,右護龍是「文峰茶莊」,家族來台第一代是在城外的「老古石中街(現信義街)」上營業,後來經營有成才買下城內的「枋橋頭街」現址。由於店面斜前方是枋橋,左方為祭拜土地公的福德祠,在沒有地址號碼的年代,商家都是用地名來標示位置,因此文峰茶莊傳家的清朝老印章刻著本舖為「坊橋頭福德祠左」,讓客人一看就知道店家位置。隨著時代變遷,如今舊地名只存在歷史上了,唯一不變的是靠著茶葉貿易經營至今的文峰茶莊。

來訪茶行數次,我和陳大哥愈來愈熟,他每次都會秀出令人大開眼界的店內珍藏。有一次他端出了一個方型的藤籃,我小心翼翼地打開,只見裡頭放的是跟隨貨船自中國遠渡重洋而來的茶巢(也稱茶壽),藤製的外盒被歲月染上了充滿歷史感的古樸色澤,安放其中的茶壺在精緻布墊的保護下,悠悠挺過了百年光陰;另一次是百年老秤,在沒有電子秤的年代,文峰用的是木秤,儘管是超過百歲的老秤卻設計得相當便利,只要把木棒轉個方向,原先的「秤兩」即變成「秤斤」,令人對古人的巧思嘖嘖稱奇;還有一次是一塊長長的老招牌,上頭寫著「陳氏道生堂中藥製造」,陳大哥說這是當年陳家曾經營的中藥店招牌,儘管早已停止營業,但留存至今的木匾則是家族過往歷史的見證;若要說店內珍藏中最特別的寶物,一定不能不提到清光緒年間能自由通行廈門的通商護照(西元1896年),這張護照讓文峰茶莊能往來海峽兩岸經商,這也是府城茶文化中十分值得記上一筆的珍貴紀錄;最後是高掛店內的老匾額,上頭的「文峰」兩字是由第三代老闆陳登志先生所揮毫,就在那年(西元1897年)開啟了文峰茶莊的茶香歲月,也讓文峰愈陳愈香,終成府城三大百年茶行。

「文峰是台南百年老店,可以看看傳世的舊照片嗎?」我好奇問陳大哥。陳大哥搖搖頭表示那些珍貴的老照片因淹水損壞早已丟棄。民國五十四年,民權路拓寬後店面修建成現在的面貌,不僅美麗的巴洛克門面被拆除,原本的「培茶間」因空間不足也被迫廢除,現在的店面就是當年培茶所在地。陳大哥回憶道:「原本還有一張厚實的木製錢櫃,當年道路拓寬修建時忍痛放棄。」少了老木櫃、老照片和老建築,物換星移,文峰茶莊在歷史的無奈中逐漸褪去百年老店的面貌。

隨著民眾飲茶習慣改變和客觀現實條件的變化,老茶行榮景不再,陳大哥表示來參觀老店的人多但消費的少,他退休後看守這家老店,是不捨祖先傳承數代的心血就此消失。「下一代要接棒嗎?」陳大哥聽罷笑而不語,轉身拿起兒子設計的Q版新店章問我好看嗎?我想或許下一代仍舊支持父親與前人的理念,然而現實環境卻讓後代無意傳承。有興趣來訪老茶行的朋友請留意店門口右方喔,老闆提供仿製的清朝老店章讓來店的客人蓋章留念,不過大家在蓋章之外也別忘了支持老闆繼延續傳統的用心,記得買包茶當作旅行的伴手禮吧。細細品嚐在台南傳香百年的茶滋味,似乎也見證了那汩汩流動於時間長河的茶香府城。

【店家資訊】文峰茶莊 since 1869(清同治八年)

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36號,06-2245591

營業時間9:00 am~10:00 pm(全年無休)

 
改變世界的植物/由植物決定命運的時代
文、圖節錄自高談文化
圖/高談文化提供
茶、煙草、甘蔗、罌粟、棉花、金雞納樹和橡膠樹。七種植物的傳播,撼動了世界原有的面貌。

內容簡介:

商人、貴族、海賊、冒險家、農場主、奴隸,形形色色的人物被捲入這場世界規模的壯烈革命。經濟植物學家馬斯格雷夫兄弟,將告訴我們這個曾經存在過的,由植物決定命運的時代!

作者介紹:

托比•馬斯格雷夫

園林設計者,歷史學家,對經濟植物的社會學興趣相當濃厚。他是第4頻道「失去的花園」的主持人,《園圃圖解》,《新伊甸園》,《鄉村生活》,《週末時報》等報章的特約撰稿人,也是《英國晚報》的植物園藝記者。托比另著有《皇家公園》、《改變世界的探險家:植物獵人》(華滋出版)。

威爾•馬斯格雷夫

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研究植物歷史與園藝考古。《改變世界的探險家:植物獵人》的合作者,對米諾斯文明如癡如狂,現正在寫一本以古代克利特島為背景的小說。

身為致力於園藝和風景修復的加德納•馬斯格雷夫協會成員,托比和威爾研究過消失的赫爾幹公園。兩人都住在布里斯托爾。

搶先試閱:

甘蔗──最賺錢的作物

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人因為對糖的喜愛而創建了加勒比海地區極有影響力的產業。對許多新建殖民地而言,甘蔗成為主要的栽培植物使他們不僅得以維持生計,還可以發財致富,特別是那些替代衰退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統治這片地區的英國和法國移民。

不論是一六三二年最早建立的英國移民點聖•基茨島,還是巴巴多斯、安提瓜、牙買加和維京群島,這些殖民地都創造了相當巨大的財富,它們主要依靠的就是蔗糖生產。甘蔗栽培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非洲奴隸的到來使農場規模迅速擴大,由此,加勒比海地區的文化和人口構成迅速改變。惡名昭彰的「三角貿易」把西非、新大陸、英國聯成套利大網,浸透了黑人的血淚;歷史留在人們心裡的陰影至今仍揮之不去。

發現和早期應用

和煙草完全不同的是,甘蔗栽培屬於傳統作物栽培,費時費力,未必賺錢。對於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加勒比群島而言,如亨利•霍布豪斯所預見的那樣,這種「最賺錢的莊稼」所要求的大規模農田生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奴隸貿易因此旺盛。

甘蔗農場不斷增加,逐漸替代了煙草種植的重要地位,加勒比海地區人口也發生了驚人的變化。一六四三年,巴巴多斯島有六千名非洲奴隸,三萬七千名白人定居者;但到了一六六○年,奴隸的人數超過了五萬。十九世紀,奴隸貿易退潮,大農場隨之衰敗,兩者之間的關係不言而喻。沒有什麼產業能像製糖業那樣,可以把人力資源、地區條件和利潤所得徹底整合起來;甘蔗成了世界上最令人陶醉卻並非缺之不得的作物之一。

甘蔗適應性很強,在世界上許多地區都可以生長繁茂。通常認為,五千年前,太平洋群島就有人食用野生甘蔗了。甘蔗後來引進到中國和印度,美味的蔗汁甜味提取出神秘糖晶的故事扣人心弦。西元前五一○年,波斯大流士皇帝(Emperor Darius)入侵印度見到了甘蔗,他稱這作物是「不需蜜蜂也有蜜的蘆葦」。而大多數歐洲人是在馬德拉群島(Madeira)、加拉利群島(Canary)及新大陸甘蔗農場相繼建立,並親口品嘗了這種誘人的甜蜜後,才得知世間還有這種甘甜的植物。

把甘蔗帶到整個地中海地區的是西元七世紀時飛奔在戰馬上的阿拉伯人。

西元六四二年,阿拉伯人把甘蔗帶到了波斯。當他們在敘利亞(Syria)、巴勒斯坦(Palestine)、摩洛哥(Morocco)、西班牙、西西里(Sicily)、賽普勒斯(Cyprus)、克里特(Crete)和埃及建立類似甘蔗農場的田莊時,歐洲人的甜味還是以蜂蜜為主。歐洲人首次嘗到甘蔗的甜味是在西元十一世紀,那時,十字軍東征的武士們在敘利亞與這種作物相遇。一○九九年,十字軍騎士把少量的甘蔗帶回了英格蘭。整個中世紀,有小部分蔗糖經地中海的貿易港威尼斯、熱那亞(Genoa)、北非進入英國。

這種新的消費品價格昂貴,只有皇室、貴族和高級神職人員的餐桌上才可看到。在一份一二二六年亨利三世的王室記錄上寫著:溫徹斯特(Winchester)市長送來三磅(一點四公斤)糖。一二八八年時,皇室每年的耗糖量是二千七百公斤。一三一九年,糖在倫敦的售價是「每磅二先令」——確實不是一般人都吃得起的。在當時,能享用高價進口糖自然引人注目,成了一種炫耀財富的方式。

後來的二百多年裡,糖價急劇下降,主要是因為西歐(地中海地區以外)生產了蔗糖。十五世紀中期,葡萄牙人在馬德拉、亞速爾、聖多美群島上建立了甘蔗農場,與他們的地中海對手較勁。緊接著,一四八○年,西班牙人在加拉利群島也建立了甘蔗農場。

海盜的黃金時代

用「黃金時代」這個詞來定義這段時期簡直是令人哭笑不得。這段時期確是殖民地人和國內商人追求財富的大好時機,但也是歐洲社會那些肆無忌憚的大膽狂徒為所欲為的時代。十七世紀後期和十八世紀前三十年,對海盜和商人來說,都是他們難得的好時光,只是看誰的運氣更好。對那些成了海上犧牲品的商船來說,則沒有黃金時代。儘管海盜的故事離奇浪漫,令人想入非非,但在現實中遇上海盜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們的行徑野蠻至極,能讓你家破人亡,一無所有。

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發展,整體來說缺少強有力的政府管理,海岸線成了海盜單桅帆船最早的狩獵場。當海盜的人絕非等閒之輩,他們大多是早先生活在海上,有著豐富海上經歷的水手、海員之流——靠海吃海的英國人。許多人是在皇家軍隊裡服過役,打過仗,轉業回到歐洲的老兵。雖然海盜幹的是危險勾當——被抓到就有殺身之禍,但是,一次暴富的誘惑卻使許多人不惜孤注一擲,鋌而走險,亡命之徒大有人在。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
文、圖節錄自天下文化
圖/天下文化提供
我們之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我們未來又將留下什麼樣的世界?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寇柏特試圖追查的,是一場正在進行中的大滅絕事件,並將這事件放進更寬闊的生命史背景脈絡中。這脈絡所呈現的是,在跌宕起伏中,生命極為堅韌,卻非永遠如此。

藉由五種已消失的物種(乳齒象、大海雀、菊石、筆石、尼安德塔人)以及七種瀕危生物(珊瑚蟲、顆石藻、巴拿馬金蛙、鬼針游蟻、雙翼果、避光鼠耳蝠、蘇門答臘犀牛)的故事,來探討地球環境的變遷與人類的處境。當前的大滅絕事件,起因既不是天災(小行星撞擊地球)、也不是地變(龐大的火山爆發或冰河時期降臨),而是「一場可能由人類引起的大滅絕」!「在迫使其他物種滅絕的舉動中,」我們是否無心或短視,也「正忙著鋸掉自己所棲息的枝幹」?

作者介紹:

伊麗莎白•寇伯特

美國著名記者,《紐約客》雜誌環境專欄的特約作家。

她的寫作側重於人類文明對地球生態系的影響。

曾獲得2005年美國科學促進會新聞寫作獎、

2006年美國雜誌類公共議題報導獎、Lannan文學獎、學術傳播獎,

2010年又獲得第十六屆年度Heinz獎、美國雜誌類新聞評論獎、古根漢基金會科學寫作獎。著有《一場災難紀實:人類、自然與氣候變遷》(Field Notes from a Catastrophe: Man, Nature, and Climate Change)、《愛的先知: 以及權力與欺騙的其他故事》(The Prophet of Love: And Other Tales of Power and Deceit)等四本書。

搶先試閱:

第六次大滅絕

巴拿馬中部的安東谷(El Valle de Anton)小鎮,坐落於大約一百萬年前形成的火山口中間。火山口寬度將近有六公里,天氣晴朗時,可以看見鋸齒狀丘陵環繞著小鎮,彷彿堡壘廢墟的斷垣殘壁。安東谷有一條主要街道、一所警察局,還有一座露天市場。除了各式各樣常見的巴拿馬帽和色彩鮮明的刺繡之外,市場裡販賣的小金蛙雕像,肯定是全世界種類最多的——有在葉子上休息的金蛙、坐在自己後腿上的金蛙,還有相當令人費解的、緊抱手機的金蛙;也有穿摺邊裙的金蛙、擺出跳舞姿勢的金蛙,還有學FDR(羅斯福總統)用菸嘴抽菸的金蛙。

巴拿馬金蛙的顏色是小黃計程車的那種黃色,具有深褐色的斑點,是安東谷附近地區的特有物種。金蛙在巴拿馬被視為幸運的象徵;金蛙圖像曾經印在樂透彩券上。

十年多前,安東谷附近的山坡上還很容易發現金蛙。這種蛙具有毒性(有人算過,單單一隻金蛙皮膚上所含的毒物,就能殺死一千隻普通大小的老鼠),身上如此鮮豔的顏色,讓牠們在林地襯托下,顯得很突出。安東谷不遠處有條小溪,當地人暱稱為千蛙溪。人們沿著溪邊散步時,會看到非常多的金蛙在岸邊曬太陽。有一位去過很多次的爬蟲學家這麼跟我說:「荒唐!實在太荒唐了!」

後來,安東谷附近的蛙類開始消失。這個問題(當時還未視為危機)首先在西邊、靠近巴拿馬與哥斯大黎加的邊界處引起注意。一位美國研究生正好在那裡的雨林研究蛙類。她回美國一段時間,寫她的學位論文,等她回來時,竟然找不到任何蛙類;或者這麼說吧,找不到任何一種兩棲類。她不知道究竟怎麼回事,但是因為她需要蛙類來做研究,便在更東邊的地方設立新的研究地點。

剛開始,新地點的蛙類似乎還很健康,後來卻又發生同樣的事情:兩棲類不見了,疫情遍及整個雨林。到了2002年,位於安東谷西方約八十公里處的小鎮聖塔菲(Santa Fe),周圍山坡與溪裡的蛙類基本上已消失殆盡。2004年,小屍體開始出現在更靠近安東谷的小鎮埃爾科貝(El Cope)附近。到了這時候,一群生物學家(有些來自巴拿馬,有些來自美國)做出結論:金蛙正面臨嚴重的危機。他們決定試著保護殘存的金蛙,從森林裡抓來雌蛙、雄蛙各幾十隻,將牠們飼養在室內。

然而,不管害死金蛙的是什麼,動作顯然比生物學家擔心的還要快。在他們按計畫行事之前,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

大洪水中的方舟

我第一次讀到關於安東谷的蛙類,是在我們家小孩的兒童自然雜誌上,隨意翻到的。那篇文章附有巴拿馬金蛙和其他色彩鮮豔物種的全彩照片,敘述疫情蔓延的故事,以及生物學家面對這個問題如何努力解決。生物學家原本希望在安東谷建構一套新的實驗室設備,但來不及準備好。他們試圖盡快拯救動物,愈多愈好,即使沒有地方可以飼養。那他們後來怎麼辦?「當然是把牠們養在蛙旅館囉!」

「神奇的蛙旅館」其實是當地的一家民宿。民宿主人同意讓這些蛙類(在牠們的水缸裡)待在一排租來的房間裡。

「有生物學家供牠們差遣,這些蛙類十分享受這樣的頂級住宿,包括傭人及客房服務,」那篇文章寫道。他們為蛙類提供新鮮美味的三餐,「事實上,食物新鮮到會從盤子裡跳出來。」

就在我讀完〈神奇的蛙旅館〉幾個星期之後,我偶然看到另一篇與蛙類有關的文章,調性頗不一樣。這篇出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彙刊》的論文,是由兩位爬蟲學家寫的,題目為〈我們是否處於第六次大滅絕之中?從兩棲類世界的觀點來看〉。作者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魏克(David Wake),與舊金山州立大學的文登伯格(Vance Vredenburg),他們提到:「在本星球的生命史期間,曾經發生過五次嚴重的大滅絕。」據他們描述,這些滅絕事件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極大損失」。

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奧陶紀末期,大約四億五千萬年前,當時的生物主要仍局限在水裡。最具毀滅性的一次大滅絕發生在二疊紀末期,大約二億五千萬年前,幾乎使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消失殆盡。這次事件有時稱為「大滅絕之母」或「大滅亡」(the great dying)。最近、也是最有名的一次大滅絕,發生在白堊紀結束之際,除了恐龍之外,蛇頸龍、滄龍、菊石及翼龍也一併消失。

魏克與文登伯格主張,根據兩棲類的滅絕率,性質類似的災難事件目前正在進行中。他們的論文只有一張照片插圖:約莫十來隻黃腿山蛙(Rana muscosa),都是死的,全身腫脹、腹部朝天躺在石頭上。

我明白為何兒童雜誌選擇刊登活蛙的照片,而不是死蛙。我也明白讓兩棲類叫客房服務的念頭,是出自如「彼得兔」童話般的俏皮。然而身為新聞工作者,依我看來,該雜誌似乎掩蓋了真正的重點。

大約五億年前,自從具有脊椎骨的第一隻動物出現以來,任何只發生過五次的事件,絕對有資格稱得上極其罕見。此等第六次事件目前正在發生,幾乎就在我們眼前,這樣的主張實在是嚇得我難以接受。這次事件規模更大、更悲慘、更嚴重得多,想必更值得一探究竟。如果魏克與文登伯格是對的,那麼如今活著的我們,不僅正在見證生命史上最罕見的事件之一,同時也正在引發這場事件。

「一種如雜草般的物種,」他們指出:「已在不經意間獲得能力,得以直接影響本身的命運,以及地球上其餘大多數物種的命運。」讀完魏克與文登伯格的文章,幾天之後,我便訂了去巴拿馬的機票。

安東谷兩棲類保育中心(EVACC)位在一條泥土道路旁,離賣小金蛙雕像的露天市場不遠。保育中心的規模和郊區的農莊差不多,占據一座冷冷清清的小動物園後方角落,就在懶洋洋的樹懶籠子後面。整棟建築物裡滿滿都是水缸——牆邊有整排的水缸,房間中央堆滿更多水缸,像是圖書館書架上的書。

較高的水缸住的是狐猴樹蛙(lemur tree frog)之類的蛙種,牠們原本生活在林冠上;較低的水缸是給大頭葉蛙(big-headed robber frog)之類的蛙種住的,牠們原本棲息在林地表層。角囊蛙(horned marsupial frog)會將蛙卵裝在育兒袋裡,牠們的水缸旁邊是盔甲頭蛙(casque-headed frog)的水缸,盔甲頭蛙會將蛙卵扛在背上。還有幾十個水缸,專門用來養巴拿馬金蛙,學名為澤氏斑蟾(Atelopus zeteki)。

金蛙有一種與眾不同、漫不經心的步態,讓牠們看起來有點像是喝醉酒的人想要走一直線。牠們的四肢又細又長,黃色的尖嘴鼻、極陰鬱的眼睛,彷彿正透過雙眼小心翼翼提防這世界。雖然聽起來有點示弱,但我還是想說,牠們看起來很聰明。在野外,雌蛙會在流動的淺水裡產卵;這時候,雄蛙便在苔石頂端捍衛牠們的家園。在安東谷兩棲類保育中心,每個金蛙水缸都有自己的流水,由專屬的小水管供水,這樣牠們便能夠在宛如溪水(原本是牠們的家)的模擬環境下繁殖。在其中一條人造溪裡,我看到一串小珍珠般的卵。旁邊的白板上,有人很興奮的寫著,其中一隻金蛙「deposito huevos!!」(下蛋了!)

安東谷兩棲類保育中心大致位於金蛙的活動範圍內,卻故意與外界完全隔離。任何未經徹底消毒的東西,都不能進入這棟建築物,包括蛙類在內(為了獲准進入,這些蛙類必須先經過漂白水處理)。來參觀的人都要穿上特殊的鞋子,不能帶進任何袋子或背包、或在野外用過的器材。所有放進水缸裡的水,都要過濾及特別處理。此地的封閉特性,令人感覺像是一艘潛水艇,或者「大洪水中的方舟」可能更貼切。

安東谷兩棲類保育中心的負責人是巴拿馬人,姓格里菲斯(Edgardo Griffith),個子很高、肩膀寬闊,有張圓臉與開朗的笑容。他的兩邊耳朵都戴著銀色耳環,左小腿上有個大大的蟾蜍骷顱刺青。格里菲斯大約三十多歲,他成年後的歲月幾乎全奉獻給安東谷的兩棲類。他的妻子是美國人,來巴拿馬擔任和平部隊志工,結果也被他拉拔成「蛙人」。當小屍體開始出現在安東谷的時候,格里菲斯是第一個注意到的人,住進蛙旅館的幾百隻兩棲類當中,很多都是他親自抓來的。(等建築物一蓋好,這些動物便給遷往安東谷兩棲類保育中心。)

如果保育中心是方舟,格里菲斯便是它的諾亞,只不過,他所肩負的是長期任務,因為他投入這個工作已經比四十天還要久太多太多。格里菲斯告訴我,他的工作有個關鍵之處,就是要熟悉每一隻蛙類。「牠們每一隻對我來說,都和大象一樣具有同等的價值,」他說。

我第一次去參觀保育中心時,格里菲斯將那些目前在野外已經絕跡的品種代表指給我看。除了黃金蛙之外,還包括2005年才首度獲得鑑定的雷伯氏飾邊樹蛙(Rabb's fringe-limbed tree frog,巴拿馬樹蛙)。我去參觀當時,保育中心只剩下一隻雷伯氏飾邊樹蛙,顯然連拯救「諾亞的最後一對」的機會都沒有了。

雷伯氏飾邊樹蛙身長約十公分,褐綠色帶有黃色斑點,腳特別大,令牠看起來像個笨拙的青少年。雷伯氏飾邊樹蛙住在安東谷上方的森林,牠們將卵產在樹洞裡。雄蛙照顧蝌蚪的方式很不尋常,甚至可說是獨一無二,牠們會讓小蝌蚪吃牠們背上脫落的皮膚。格里菲斯說,他認為一開始為了兩棲類保育中心匆匆忙忙採集時,可能還有很多漏網的兩棲類因而從此絕跡;很難說到底有多少,因為大部分可能連科學界都不知道。格里菲斯告訴我:「很可惜,我們失去了那些兩棲類;甚至早在我們知道牠們存在之前,就失去了。」

「連安東谷的老百姓都注意到了,」格里菲斯說:「他們問我,『蛙類是怎麼回事?我們再也聽不到牠們的叫聲。』」

曾經是地球上最厲害的求生者之一

幾十年前,當蛙類數量銳減的首批報導開始廣為流傳時,該領域中某些最有見識的人,反而最表懷疑。畢竟,兩棲類堪稱地球上最厲害的求生者之一。大約四億年前,現代蛙類的祖先從水裡爬出來,到了二億五千萬年前,最早的兩棲類(amphibians這個字源自希臘文,意為「兩個生命」)已經演化出來,後來演變成現代的兩棲類(分為三目,一目包括蛙類與蟾蜍,一目包括蠑螈,另一目是奇特的無肢動物,稱為蚓螈)。也就是說,兩棲類的存在不僅比哺乳類或鳥類還要久,甚至早在有恐龍之前,兩棲類就已經在那裡了。

大多數的兩棲類,仍然與當初牠們冒出來的水域緊密相依。(古代埃及人認為,蛙類是每年尼羅河氾濫期間,藉由陸地與水的結合而產生的。)牠們的卵沒有殼,必須保持濕潤才能發育。有很多蛙類在溪裡產卵,就像巴拿馬金蛙一樣。有的蛙類將卵產在暫時性水塘裡,有的產在地底下,有的產在牠們用泡沫築成的巢裡。除了那些將蛙卵扛在背上、裝在育兒袋裡的蛙類,還有將蛙卵如繃帶般包在腿上的蛙類。以前有兩種稱為胃育蛙(gastric-brooding frog)的蛙類,會將蛙卵吞進胃裡,然後再將小幼蛙從嘴巴「生」出來。直到不久前,這兩種蛙類都絕跡了。

兩棲類出現當時,地球上所有的陸地全都是一整塊大陸,稱為盤古大陸(Pangaea)。自從盤古大陸分裂以來,兩棲類已經適應每塊大陸的環境,除了南極洲。全世界已經鑑定出七千多種品種,發現於赤道雨林的數目最多,難得也有能在沙漠中生存的兩棲類,例如澳洲的沙丘蛙(sandhill frog),還有能在北極圈生存的兩棲類,例如木蛙(wood frog)。好幾種常見的北美蛙類,包括春雨蛙(spring peepers),在冬天凍結成「蛙冰棒」都還能存活。牠們源遠流長的演化歷史意味著,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即使一群兩棲類看起來相當類似,但就基因來說,牠們彼此間的差異,很可能像蝙蝠與馬的差異那麼大。

魏克(讓我飛去巴拿馬的論文作者之一)起初也不相信兩棲類正在消失中。時間拉回1980年代中期,魏克的學生去美國加州東部的內華達山脈採集蛙類,開始空手而回。魏克記得,在他自己的學生時期,1960年代,內華達山脈很難不看見蛙類。「走過草地時,一不小心就會踩到牠們,」魏克告訴我:「牠們簡直無所不在。」魏克以為他的學生找錯地點,或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找。後來,一位具有多年採集經驗的博士後研究員告訴魏克,他也找不到任何兩棲類。「我說,『好吧,我跟你一起去,我們去一些以前確實有過蟾蜍的地方,』」魏克回憶說:「然後我就帶他去那個地方,竟然只找到兩隻蟾蜍。」

情況變得如此令人費解,部分原因是地理形勢;蛙類似乎不僅從人口眾多及受侵擾的地區消失而已,相對較原始的地區也一樣,例如內華達山脈與中美洲山區。1980年代晚期,一位美國爬蟲學家前往哥斯大黎加北部的蒙特維多(Monteverde)雲霧森林保護區研究金蟾蜍的繁殖習性。她在野外花了兩季的時間觀察,在曾經有一大堆金蟾蜍扭動交配的地方,竟然只看到一隻雄蟾蜍。(金蟾蜍其實是鮮橘色的,目前列為已絕種。牠和巴拿馬金蛙只有非常遠的遠親關係,由於巴拿馬金蛙的眼睛後方有一對腺體,因此基本上也算是蟾蜍。)

大約同一時期,在哥斯大黎加中部,生物學家發現好幾種當地蛙類的數量銳減。罕見及非常特殊的蛙種消失了,連較常見的蛙種也一樣。在厄瓜多爾,火斑蟾(Jambato toad)是不時出現在後院的常客,幾年之間便失去蹤影。在澳洲東北部,活躍寬指蟾(southern day frog)曾經是該地區最常見的蛙種之一,卻再也找不到半隻。

從昆士蘭到加州一路奪走蛙類小命的神祕殺手,第一條線索或許有點諷刺,竟然來自動物園。位於美國華府的國家動物園,過去已成功飼養原產於南美洲蘇利南的藍箭毒蛙(blue poison-dart frog),繁殖了好幾代。後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動物園水缸裡飼養的蛙類開始相繼死去。動物園裡有一位獸醫病理學家,從死蛙身上採集一些樣本,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來檢查。他發現動物的皮膚上面有一種奇怪的微生物,最後他鑑定出那是一種真菌,屬於壺菌類(chytrid)。

壺菌幾乎無所不在,樹頂與地底深處都找得到它們。然而,以前從來沒有人看過這種特殊的物種,事實上,它稀奇到必須建立一個屬(genus)來容納它,學名為蛙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簡寫成Bd。希臘文batrachos,意為「蛙」。

那位獸醫病理學家將華府動物園受感染青蛙身上的樣本,送去給緬因大學的一位真菌學家。真菌學家將這些真菌進行培養,然後又送回一些給華府動物園。健康的藍箭毒蛙一接觸到實驗室培養的蛙壺菌,便開始生病。不到三星期,牠們就死掉了。後續研究顯示,蛙壺菌會妨礙蛙類經由皮膚獲取重要電解質的能力。實際上,這會導致牠們心臟衰竭。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
文、圖節錄自大塊文化
圖/大塊文化提供
歡迎來到社會物理學的時代,這本書將改變你對未來的看法。我們在網路世界撒下的「數位麵包屑」,原來是一步步引領我們走向更美好生活的線索!

內容簡介:

本書提倡的新科學「社會物理學」,利用電子裝置進行大規模實地實驗室,和研究團隊逐秒測量群組、公司和社區可能長達數年的時間,蒐集、分析數以十億計的大數據,仔細觀察社會以了解意念流的動態。在這樣的「社會觀察鏡」下,人類和猩猩群與蜂群的共通點,比你願意承認的更多。

作者介紹:

艾力克斯•山迪•潘特蘭

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動力學實驗室(MIT Human Dynamics Laboratory)主任,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業計劃(MIT Media Lab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主持人,世界經濟論壇大數據與個人資料倡議(World Economic Forum Big Data and Personal Data initiatives)共同發起人,也是日產汽車、摩托羅拉行動(Motorola Mobility)和多間新創企業的顧問委員會創始成員。

搶先試閱:

從意念到行動

利用大數據了解人類社會如何演化

新點子從何而來?它們如何轉化為行動?我們可以如何創造樂於合作、富生產力和創造力的社會結構?這些可能是每個社會最關鍵的問題,眼下更是特別重要,因為我們正面臨全球競爭、環境難題和政府失能等挑戰。

近幾百年來,西方文化大行其道,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拜繼承自啟蒙時期思想家如亞當•斯密(Adam Smith)和約翰•洛克(John Locke)的典範所賜,他們的學術框架為這些關鍵問題提供了答案。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多元社會,藉由競爭和協商來決定商品分配和政府政策。我們的開放式公民社會在競爭中戰勝了較傾向由上而下的集權社會,如今幾乎所有國家都在試驗某種形式的自由市場和政治選舉。

但是,近幾年來,結合人與電腦的網絡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們大幅提升了參與程度、加快改變的速度。隨著網際網路使我們的生活日益密切連結,事件的發展速度似乎愈來愈快。我們淹沒在資訊的洪流中,甚至不知道該注意什麼、該忽略什麼。

我們的世界因此有時似乎瀕臨失控,社群媒體如推特(Twitter)上的貼文可能引發股市崩盤,甚至是推翻政府的抗爭。雖然數位網絡的應用已經改變了經濟、企業、政府和政治的運作,我們仍未完全了解這些結合人與機器的新網絡的本質。我們的社會忽然間已變成一種人與科技的結合體,其能力與弱點異於以往任何一個社會。

遺憾的是,我們並不真正知道該怎麼做。我們理解和管理世界的方式,是在一個較從容、連結程度較低的時代形成的。我們目前的社會觀念誕生於18世紀末的啟蒙時期,並於20世紀上半葉演變成當前的模樣。當年世事變遷較為緩慢,真正推動世界演變的,往往只是一小群商人、從政者或富裕家族。因此,當我們思考如何管理社會時,我們會談論「市場」和「政治階級」等抽象概念;事物在這些框架中緩慢演變,所有人掌握的資訊基本相同,人們因此有時間理性行動。

然而,在今天高度連結的光速世界,這些假設備受考驗,正逐漸失效。今天的虛擬群體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形成,而且往往是由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人所構成,每天貢獻內容和評論的還可能是不同的數百萬人。金融交易仰賴實體交易大廳,政治協商仰賴一小群人在煙霧瀰漫的密室中討價還價、直到達成協議,像這樣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為了了解這個新世界,我們必須擴展自己熟悉的經濟和政治觀念,顧及這些數以百萬計的人彼此學習、互相交流觀點所產生的影響。我們不能再認為自己不過是審慎思考後做出決定的個體;我們必須考慮影響個人決定和促成經濟泡沫、政治革命和網路經濟的有力社群效應。

亞當•斯密本人明白,引導市場「無形之手」的並非只是競爭,還有我們的社會結構。在他的著作《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斯密認為人性的交換欲望並非僅限於商品,還包括思想、援助和出於同情的恩惠。他還認為,這些社會交換引導資本體制創造出造福社會的問題解決方案。不過,在斯密那個年代,資產階級幾乎都住在一個城市裡,彼此認識,受到必須當好公民的社會壓力約束。一旦少了這種有力的社會聯繫所產生的責任感,資本體制往往變得貪婪,政治則變得惡毒。在我們這個超高速連結的新世界,多數社會聯繫十分薄弱,無形之手常常失靈。

本書的目的,是提出一套社會物理學,擴展經濟和政治思想,不僅考慮競爭力量,還顧及觀念、資訊、社會壓力和社會地位的交流,以求較完整地解釋人類的行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不僅必須解釋社群互動如何影響個人的目標和決定,更重要的是,必須解釋這些社群效應如何產生亞當•斯密所謂的無形之手。我們必須明白社群互動和競爭力量如何產生作用,才有望確保我們這個超高速連結的網絡社會保持穩定和公平。

什麼是社會物理學?

社會物理學是一門量化社會科學,描述資訊和意念流與人類行為之間確實的數學關係。社會物理學幫助我們了解意念如何經由社會性學習機制在人際間流動,以及這種意念流如何決定企業、城市和社會形成規範,影響其生產力和創造性產出。它使我們得以預測小群體、企業部門,以至整個城市的生產力。它也能幫助我們調整交流網絡,可靠地提升決策品質和生產力。

社會物理學產生的關鍵見解,全都與人際間的意念流有關。這種意念流當然可見於電話或社群媒體通訊的形態,但也可藉由評估人們相聚的時間長短、是否去同樣的地方和擁有類似的經歷來觀察。我們在後續章節將會看到,意念流對了解社會極其重要,不僅是因為及時的資訊對維持系統高效運轉至關緊要,更重要的是因為行為轉變和創新,正是靠新意念的傳播和組合來推動。

聚焦於意念流,正是我選擇將本書英文書名取為「社會物理學」的原因。傳統物理學的目的是了解能量的流動如何轉化為運動之變化,社會物理學則是嘗試了解意念和資訊的流動如何轉化為行為之變化。

關於社會物理學的應用,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有一群金融交易的當沖客,藉由某個社群網站分享交易情報,有時他們很少人能賺到可觀的利潤,這對他們自己和他們的經紀人都不好,後者會因為他們放棄交易而失去生意。為了改善當沖客的交易成績,經紀人試用標準方案,例如設法提升這些當沖客的知識和技術。這些傳統方法確實有些效果,有一群當沖客的成績進步了約2%。

其中一家經紀公司允許我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實驗室介入,利用我們模擬社群網絡意念流的數學模型,試用一種社會物理學方案。我們分析該社群網站上交易者之間數以百萬計的具體訊息,發現他們彼此之間的影響太強,以致出現「羊群現象」──交易者彼此過度模仿,所有人因此傾向採用相同的交易策略。

社會物理學的數學分析顯示,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改變社群網絡、降低新交易策略在網絡中的傳播速度。我們推動這些變革後,交易者的投資報酬率平均增加一倍,遠勝於標準經濟方案的效果。

標準的管理指南並不會教你降低網絡中的意念傳播速度,前述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我們用數學模型分析了大量數據,所以能夠設計確切的介入方式,並且準確預測結果。那些方程式源自社會物理學的數學,我將在第2章加以解釋。

這是一門實踐科學

「社會物理學」這個名字歷史悠久,它最初出現在19世紀初,當時人們參考牛頓物理學,將社會比喻為一部巨大的機器。但是,社會就是不大像機器。人們對社會物理學的第二波興趣出現於20世紀中期,當時學者發現許多社會指標有一定的統計規律,例如符合齊夫分布(Zipf distribution)和重力定律描述的形態。在此同時,社會科學界改進了有關社會互動基本機制的理論。在最近一波「社會物理」(sociophysics)的熱潮中,我們發現了人類活動和通訊中的統計規律,以及它們與經濟指標的有趣相關性。因為這些新類型的數據,社會科學理論的量化程度大大提升。

但是,這些努力均未能闡明促成社會變化和產生那些統計規律的機制。相關理論和數學表述仍然零散,很難應用在實際問題上。我們必須超越僅僅描述社會現象的層次,設法建立社會結構的因果理論。這方面的進展是邁向大衛•瑪爾(David Marr)所稱的行為計算理論:以數學方式解釋社會的種種反應,闡明這些反應如何解決(或無助於解決)人類的問題。這種行為計算理論集中關注人類行為的產生過程,正是建立較好的社會體系所需要的。這種理論可將社會互動機制和我們新近獲得的巨量行為資料聯繫起來,以求設計出更好的社會體系。

本書提出這項實踐理論的基本概念,內容以我近來發表於世界重要科學期刊的系列論文為基礎。這項理論由連串數學模型構成,它們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可用淺白的文字解釋,可相當準確說明本書闡述的數十個真實事例。這些例子包括財務決策(包括泡沫等現象)、「引爆點」式的連串行為變化、發動數以百萬計的人協助搜尋、節省能源、出門投票,以及社會影響如何塑造政治觀點、購買行為和健康選擇。

實踐理論的最終考驗,當然是它能否用來塑造結果。它足以成為社會改造的指導理論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將說明人們已如何利用這項新理論創造更好的公司、城市和社會制度。這個新的社會物理學框架可以為小群體、企業、城市,以至整個社會提供量化分析結果,應用幅度之廣在社會科學中近乎獨一無二。目前已有多個商業領域,在日常運作中應用社會物理學框架,在金融投資、健康監測、行銷、改善企業生產力和增加創造性產出等方面服務數千萬人。

不過,社會物理學的重要性,終究並非僅限於它能提供準確、有用的量化預測。如果社會物理學只是複雜的數學,其應用將僅限於受過特別訓練的專家。我認為它最終能產生多大的影響,也取決於它是否為各界(如政府和產業領袖、學者和一般公民)提供一種語言,超越市場和階級、資本和生產之類的舊詞彙。「市場」、「政治階級」和「社會運動」等詞彙塑造了我們的世界觀,這些詞彙當然是有用的,但它們也反映過度簡化的思維,因此會限制我們清晰、有效思考的能力。本書將提出一套新概念,相信有助我們較準確地討論世界與規劃未來。

大數據

社會物理學的引擎是大數據,也就是最近變得無處不在、全面反映人類生活各方面的數位資料。社會物理學的作用,有賴分析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留下的「數位麵包屑」(digital bread crumbs),如通話紀錄、信用卡交易、GPS定位紀錄等,藉此辨識、分析人類經歷和思想交流的形態。這些資料記錄我們每個人選擇做些什麼,反映日常生活的實況。這與臉書(Facebook)的貼文大不相同,臉書貼文是人們選擇告訴別人的訊息,按照當下的標準編輯,其中能夠較準確反映我們的真實情況的,是我們將時間花在哪裡與買了什麼,而不是我們說自己做了什麼。

分析這些數位麵包屑中的形態的流程稱為「現實探勘」(reality mining),這對我們了解相關個體是怎樣的人大有幫助。我的學生和我已經發現,我們可藉由現實探勘來判斷相關人士是否很可能將罹患糖尿病,或他們是不是那種會償還貸款的人。藉由分析大量人口的相關形態,我們發現以前看似隨機「不可抗力」的許多事物,如股市崩盤、革命和泡沫等,如今是可以解釋的。《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因此將我們研究出來的現實探勘,列為10項將改變世界的技術之一──詳情請參考附錄1〈現實探勘〉。

社會物理學使用的科學方法異於多數社會科學,因為它主要仰賴「實地實驗室」(living laboratory)。什麼是實地實驗室?想像一下,我們將整個社區置於一個成像室(imaging chamber)中,記錄和呈現社區成員的行為、通訊和社交互動的所有面向。社區成員照常生活,我們則持續記錄一切,時間可能長達數年,這便是一個實地實驗室。

近十年來,我的學生和我已發展出建立和應用這種實地實驗室的能力,逐秒測量整個社會有機體,包含群組、公司和整個社區等,時間可能長達數年。方法很簡單,我們蒐集來自手機感測器、社群媒體貼文和信用卡交易等源頭的數位麵包屑,藉此測量相關群體。

為此,我已開發出一些法律和軟體工具,保護實驗參與者的權利和隱私,確保他們完全明白我們如何處理他們的資料,以及他們可以隨時選擇退出實驗。我在本書也將說明,我設計的方案對協助改善世界各地的隱私保護措施產生了重要作用──有關這些法律和軟體工具的詳情,請參考附錄1和附錄2〈開放式個人資料儲存〉。

這些數以十億計的通話紀錄、信用卡交易和GPS定位紀錄,為科學家提供了一種新鏡片,使我們得以十分仔細地觀察社會。當年,荷蘭的鏡片工匠製造出首批實用的鏡片,研究者因此得以做出首批顯微鏡和望遠鏡;我的研究實驗室和我則開發出蒐集整個社群的數位麵包屑的工具,我們因此得以製造出首批實用的「社會觀察鏡」(socioscopes)。這些新工具使我們得以看見生活的種種複雜面向,這是社會科學進步的希望所在。一如顯微鏡和望遠鏡徹底革新了生物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實地實驗室中的社會觀察鏡將徹底革新人類行為的研究。

 
閱讀筆記
散文/心如明鏡台
《最大的寧靜》書影。 圖/新經典文化提供
讀李娟的《最大的寧靜》(新經典文化出版)

「……他們已經適應了這個新的阿拉伯世界,反倒是我難以接受這樣的改變。」

──威福瑞.塞西格(Wilfred Thesiger, 1910-2003)

讀著李娟書稿的時候,我卻沒來由地想起塞西格的情境與他說的話,也許我應該稍微解釋一下這個連結的緣由……

1977年,威福瑞.塞西格重返阿曼,這時他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探險家,然而他熟悉的沙漠世界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塞西格曾經在1945年到1950年間,深入阿拉伯半島南部沙漠,那是連著名的沙漠探險家「阿拉伯的勞倫斯」也認為無法穿越的「空白之地」(Rub' al Khali,或者西方說的The Empty Quarter);但他卻穿越了兩次,其中一次還通過了一個連續十六天沒有水源的行程。塞西格旅行用的全部是貝都人(Bedu)千古以來不變的方法:人力與獸力;他騎駱駝的哩程超過二萬五千公里,也沒有任何補給,所有的食物、飲水都在路上和駱駝背上,他和沙漠遊牧民族貝都人生活在一起,過的也完全是相同的生活。他對阿拉伯民族與生活方式不但充滿敬意,也體會深刻,感情自然也是深沉誠摯的。

我在介紹塞西格的著作進中文世界時,曾經引用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的詩句來描述他的旅行風格,或許我也可以在這裡再一次引述:

你的麵包你的鹽我曾吃過,

你的美酒你的水我也飲過;

你的死亡我陪你度過,

而你的生活也一如我。

但有什麼事物我不曾分享?

舒適、勞苦,還是盼望──

或有任何悲歡我不曾知詳,

真情真愛遠在他方?

I have eaten your bread and salt.

I have drunk your water and wine.

The deaths ye died I have watched beside,

And the lives ye led were mine.

Was there aught that I did not share

In vigil or toil or ease,—

One joy or woe that I did not know,

Dear hearts across the seas?

這首詩來自吉卜林第一本詩集《雜歌集》(Departmental Ditties, 1886)中的〈序詩〉,顯然是題獻給和他一樣出身印度的英國裔讀者的;那種對特殊文化的身分認同,被我借來表現塞西格對異族夥伴的情感認同,塞西格甚至說「種族間的歧異事實上更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但吉卜林的〈序詩〉裡其實還有一小段,我當年沒有引用,它是關於寫作使命的,現在我把它翻譯引在下面:

I have written the tale of our life

For a sheltered people's mirth,

In jesting guise – but ye are wise,

And ye know what the jest is worth.

如今我寫下我們的生活,

有幸身屬一個帝國;

裝瘋且賣傻──但聰明如你,

當知狂言寓意多。

吉卜林常常是一位被低估甚或被誤解的作家,因為他的出身使他成為英國「世界帝國夢」的代言人,而一些他的詩句如「白人的負擔」或「哦,東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兩者永不相遇」後來更被指為「政治不正確」的代表,但今天我們已有更寬容的理解,替吉卜林「平反」也許也正是時候。事實上吉卜林一直是個身處邊緣「遙望中原」的作家,他對「邊緣生活」的理解、對主流與非主流的交鋒相融,其實有更深刻的理解。但解釋吉卜林並不是我今日的工作,我引這首詩只是要說明塞西格如何無縫融入貝都人的沙漠遊牧生活,並且見證那塊荒瘠土地的精神以及阿拉伯人的偉大之處,也留下無比珍貴的文學作品。只是「裝瘋賣傻」(in jesting guise)並非塞西格的文學風格,我當時沒有引用,現在如果要用它來描述李娟的文字,竟然不謀而合了。

但1977年塞西格重返離開二十七年的阿曼,五○年代阿拉伯半島發現石油,跨國石油的機動車與工程師踏遍古老大地,杳無人煙的沙漠建起了高樓和煉油廠,騎駱駝遊牧的貝都人「定居」在水泥屋裡,傳統生活形態已經消失了。塞西格與昔日共遊的貝都夥伴相逢,昔日的少年已經兩鬢飛霜,子女成群;老友們在水泥屋前的帳篷裡款待他,宰了一隻駱駝,辦了盛大的宴席,賓主歡宴時,電視台的攝影機就在一旁轟轟轉動;塞西格彷彿一位困惑醒來的浦島太郎,他認識的世界已經消逝了,他再也忍不住地說:「……他們已經適應了這個新的阿拉伯世界,反倒是我難以接受這樣的改變。」

讀李娟的冬牧場記述,我很難不想到這是一場「預知死亡記事」。這些紀錄是珍貴的,因為這裡所記錄的哈薩克族人生活是立即要消逝了(新的遊牧法令已經不再容許你隨意「遊牧」,你的冬窩子牧場已經是鐵絲網圈起來,分區輪牧的;休牧還有補償金,很多牧民應是樂得安居一地,不再辛苦移動吧),除了我們今天讀到的李娟趣味橫生的紀錄,很快的,不但我們再也見不到那塊土地上的獨特生活,李娟可能有一天也會像塞西格一樣感嘆:「他們已經適應了這個新的阿勒泰世界,反倒是我難以接受這樣的改變……」

李娟的《最大的寧靜》一書,按照她自己的說法,「她要跟著遷徙的羊群進入烏倫古河南面廣闊的荒野深處,觀察並記錄牧民最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這不是李娟第一次寫這塊漠北極荒之地的文學作品了,去年我就有機會讀到她另外在台灣出版的三本散文集《羊道:游牧春記事》、《羊道:游牧初夏記事》和《羊道:游牧盛夏記事》,看來《最大的寧靜》這本書,應該是一系列寫作計畫的一部分。

差別可能就在「冬天」這個最殘酷的季節,儘管作者一貫的筆調是寫得一派輕鬆幽默,但細讀起來其實仍然可以感到那種自然的寒酷以及生活的艱難;雖然在這裡「現代生活」已經悄悄潛入傳統的遊牧生活(牧人並不都是騎著馬趕牲口到冬窩子牧場的,故事裡的主人根本是雇了汽車拉行李),但你仍然可以認出這些是千年持續、如假包換的古老生活形態。

李娟住在新疆北端阿勒泰地區,1999年開始寫作,用一種張家長李家短的隨意筆調,寫的就是身邊的荒疆和生活風情;獨特的題材和新鮮的寫作方式,一出現就令人驚喜,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論者常常說她的作品「渾然天成」,但我向來不相信「渾然天成」這件事,彷彿這種寫作風格毫不費力,作者是從石頭裡直接就迸了出來。我寧願相信「渾然天成」(一種簡單淺白不多綴飾的語言風格)多半出自於某種「自覺」,一種刻意捨去過度裝飾的清醒選擇,也就是那種「把頭髮細細梳得好像沒梳一樣」的美學意識。

這種平鋪直敘的文字也許是有一定道理和效果的,別忘了李娟的目的在於呈現一種「真實」,修飾過度與「感受真實」是牴觸的,如果不是文字如此直白,我們怎麼會立刻不自覺進入了她所描繪的「那個世界」,而且不疑有他,好像事情本當如此?

李娟的書寫儘管記錄的是一個艱困殘酷的自然環境與奮鬥生存的人群,文字卻刻意不顯露出那種艱苦,她反而把它寫得如此若無其事,每個人都是自然地活著,他們吵架、抱怨、勞動、趕羊、吃飯、喝茶,不特別高尚,也不特別卑劣,就是有血有肉的人們,按著祖先們和那塊土地的生活方式簡單活著:「春天,牧人們追逐著融化的雪線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驅逐著漸次南下。不停地出發,不停地告別。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種,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這綿延千里的家園,這些大地最隱密微小的褶皺,這每一處最狹小脆弱的棲身之地……青春啊、財富啊、愛情啊、希望啊,全部都默默無聲。」

李娟不是「渾然天成」,她身處特殊極端的生存之地,因而有了獨特的體會;那種體會有點像是塞西格帶著天地不仁的感嘆:「烏雲聚集,雨下了,人活了;烏雲不雨而散,人和牲畜就都死了。」面對無情大地,你只能直接陳述,所有的裝飾和多愁善感,彷彿都是多餘的。

謝謝李娟從偏遠之地帶給我們全新的文學,那還不止是文學,文字裡面還藏了一片荒涼又充滿生存奮鬥的大地,更包含了在那裡實實在在活著的一群人(且不說還有羊、馬和駱駝);李娟固然有點把自己寫成了一個笨手笨腳的傻大姊,但聰明如你,當知裝瘋賣傻,往往藏著真正的意義和真正的藝術……

 
芝加哥貧民窟變身科技重鎮
芝加哥北岸(River North)過去曾是惡名遠揚的紅燈區,破舊不堪的倉庫隨處可見。如今,遍佈時尚感十足的大樓和酒店,而美國幾大炙手可熱的辦公樓群也開始到此安家落戶。

書店裡的小小藝術品
「藝術」是什麼?是梵谷的向日葵、還是達文西筆下的蒙娜麗莎?其實,只要能讓人感受到「美」和「幸福」的東西,就是一種藝術。對我來說,書店裡就蘊含著許多這種「小小藝術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