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留住光陰的故事──老屋變身樂活宅


【明周娛樂•時尚報】包含藝人動態、名人時尚等精彩內容,一次滿足你的「娛樂、時尚、人文、生活」品味! 【文學點心屋】歡迎父母、老師鼓勵小朋友投稿,不管作文練習或心情日記都歡迎,讓小朋友有創作的成就感!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5/01/28 第48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台灣光華雜誌以雙語報導台灣鄉土情懷,掌握台灣也放眼國際。包括資訊新知、藝術文化、生態環境、社會經濟、休閒旅遊等,清新的編排,寫實的報導,抒解生活的壓力,增加自我進修的實力,隨書看台灣,是國際友人瞭解台灣的最新資訊,是外籍人士瞭解台灣的主要刊物。
留住光陰的故事──老屋變身樂活宅
【文•陳歆怡 圖•莊坤儒】
原為齒科診所的百年老屋,在家族後輩的手中悠悠轉醒,延續家族記憶也開啟新的交流。
江佶洋(右圖中)在工作室的牆壁上大玩光的美學(左圖),希望更多人認識光對空間的魔力。
一群建築與景觀系師生靠著雙手及回收建材,將陽明山上一處閒置老屋改造為開放的藝文基地。(圖為URS27M郊山友台)
「住在台北市,能在自家享有一方藍天,多麼奢侈!」這是趙印祥的理念。他就是被傳統街屋的天井吸引,激發改造靈感。
趙印祥發揮設計巧思,將老屋變身樂活好宅;他相信,租屋族不必等買屋,就能實踐美好居家生活。

近年來,老屋再生的風潮方興未艾,在寸土寸金的台北,更有一群有理想的年輕人,選擇落腳在老舊的西區,透過親自動手修繕老屋,並且加以創意運用,不僅實現安居、樂業的夢想,也宣誓另一種美好生活與永續城市的主張。

去(2014)年10月,台北市都市更新處主辦的第3屆「老屋新生大獎」頒獎典禮上,以「瓦豆.光田」改造案獲得金獎的江佶洋,抱著外公的老照片上台致辭:「這是我第一次拿金牌,阿公以前都說,我不會讀冊沒關係,好好做代誌就好。多謝阿公保庇!」

1976年次、現任瓦豆創意總監的江佶洋說,這處重生為工作室的老屋,原本是他的外公、民新齒科醫師李錫麟的執業空間,外公去世後一度閒置荒蕪,改造的初衷除了是打造理想的工作環境外,更希望傳述外公的故事,保留家族記憶。

新舊對話
走訪位於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的「瓦豆.光田」,彷彿來到時空交錯的奇幻空間,從陡斜的木梯登上二樓工作室,陽光從大片開窗灑入從屋脊算起挑高5米6的空間,空氣裡有股香杉木的清香,入口處高掛著古董級的齒科招牌,宛如多寶格的藥櫃化身為展示櫥窗,擺放著牙醫師外公的肖像、看診器具與老花眼鏡。明亮的迎窗區域除了劃為工作區,還闢了一處可以閱讀、聊天的沙發區,屋內老傢俱幾乎都是老醫師留傳下來的。

然而,「復舊」絕非這棟百年老屋的唯一旋律。轉向房屋內部,可見現代感十足的開放式廚房與中島,透露年輕人認真享樂的個性,側邊一整片紅色黑板牆,塗滿訪客的簽名與塗鴉,藉一盞可轉動的關節燈變換表情,渲染出熱情而雅痞的氣息。

更特別的是,斜屋頂下方的閣樓以網點鐵件構成,由一座酷炫的透明玻璃樓梯連接地面,樓梯中段還有一個玻璃平台,創造出三層次的平面,彼此貫穿透視,彷彿立體的小劇場。

老屋新生大獎評審之一、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李清志給了這樣的評語:「整個空間有如牙醫師外公的博物館一般,卻沒有博物館的嚴肅與緊張,老房子的結構被保留下來,加上巧妙的燈光設計,似乎老房子裡的老靈魂又回來了!」

揮灑光的魔法
江佶洋曾任職於雲門舞集,作品常結合舞台表演及公共藝術,這次擁有自己的空間,當然不忘施展「光的魔法」,他的守則是,用最少的光源,創造最豐富的表情。

他舉例,一般廚房總藏在陰暗角落,且只靠一盞吸頂燈照明,如此一來,光線容易被自己的頭、手擋住而投下陰影,做菜時根本無法看清楚。

反觀「瓦豆.光田」的廚房區,精心設計三種層次的光源,當眾人圍著中島開會時,就開啟以屋樑廢木改造、埋有線形LED燈管的吊燈,不僅明亮,也藉由光的線條,界定出內外場域;當有人想下廚,吊燈可保持關閉,只開啟流理臺牆上層板下方的燈,讓人方便在流理台做事,也不干擾其他人的視線;最後是兩盞向側邊投射的壁燈,當其他光源都關閉時,它能溫柔送出一小束光,投射在牆面遺留的竹節狀老式排水管上,營造趣味。

進駐數個月來,江佶洋感覺老屋就像一個有機體,會呼吸,也需要日常的保養維護,才能永續長存。未來,他還打算在工作室舉辦藝文講座,與更多人分享老屋再生的美好。

理想居家,從當下實踐
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在自家老屋揮灑創意,然而,只要有心,即使是租屋族,也能啟動老屋再生的契機,趙印祥就是先鋒者之一。

趙印祥的單人住所位於大稻埕迪化街與西安街之間的一棟閩式街屋,建築外觀顯得歷經風霜,鄰棟甚至半坍成廢墟,但一進入他位在2樓的住處,卻有如來到一間有紐約時尚風格的公寓,紅磚牆搭配精巧的傢俱與燈飾,天井的門窗掩映著綠意,氣氛既前衛又典雅。

趙印祥是產品設計師,大學念建築與哲學,兩年半前從台中移居台北,發覺市中心租屋昂貴才轉往邊陲尋覓。他回憶初踏入這幢老屋時,只覺得14坪大的空間因為一道內牆顯得侷促,窗戶為了安裝冷氣而被封死,天花板及牆壁都塗上白漆,看來就像市區任何一處平價套房一樣乏味。

然而,當他看見屋後連接的半戶外迴廊及天井,不禁怦然心動,當下決定簽約。

傾聽老屋的聲音
回首老屋改造歷程,趙印祥的要訣是:「傾聽老屋的聲音,空間自然會告訴你該如何做。」

他的第一步是讓空間回復原有調性,包括剔除內牆的粉光層露出紅磚,並把平頂天花板拆除,讓原有的檜木椽樑樓板重見天日。接著,他把封住的窗戶打開,讓光流洩進屋內,靈感也隨之浮現:窗邊該有張舒服的座椅,旁邊有一整面書牆;因為熱愛烹飪,與書牆相對的是開放式廚房,中央則擺放一張大餐桌兼書桌。

至於最愛的天井,則是在迴廊鋪上木地板,創造內外的連通感,又由於天井一樓已成為鐵皮罩頂的倉庫,他大膽地將計就計,在天井一、二層交界處架設鐵網後鋪上卵石,並以綠竹裝飾,效果就像多了一個可觀賞的庭園。

趙印祥最得意的作品則是餐桌上方一盞華麗吊燈,「經常有朋友詢問在哪買的?其實設計發想純屬意外!」趙印祥解釋,他把平頂天花板拆除後,赫然發現有根屋樑可能因受損而移除,以H型鋼替代,「看到這種新舊混搭的衝突感,當下好high,我決定充分利用。」他的做法是把工廠用的天車架在H型鋼軌道上,再連結自己設計的吊燈,氣勢十足。

雖然屋內一點一滴都是自己細心打造,趙印祥卻說,承租時心裡就預期只住3∼5年,「未來打算成家生子,需要另覓新家。」不過,他非常正面看待以租代買,他的信念是,租來的房子,本來就可以改造成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跟房東只需抱持善意並多溝通。他期待有更多人認識在老舊街區享有美好生活的可能,「或許,有更多年輕人願意住進來,老街才能真正活化。」

微型都更,改變城市
這幾年台北城在都更風潮下,許多典雅的舊街區被破壞,取而代之的是突兀又巨大的新大樓,不少人擔心,台北會逐漸失去城市的記憶與人文的魅力,淪為一座沒有特色的城市。

可喜的是,從台北市近年的老屋新生大獎案例來看,入圍作品的類型與用途愈來愈豐富多元,從食堂、咖啡館、藝廊到老旅社、工作室、私人住宅都有。參與者也有許多是年輕世代,他們從生活感與在地性出發,為老屋注入承先啟後的開創意義。

李清志認為,「老屋新生」可以被視為城市進化的文化指標,當城市居民懂得珍惜老建築、舊空間,並且以創意予以重新利用,代表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品味已經進化到另一個境界。

與老屋「重修舊好」,不僅帶給老屋新生命,更是人們生活與心靈的再生。期待更多老屋與人的精彩邂逅!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5年01月號)

  • 回首老屋改造歷程,趙印祥的要訣是:「傾聽老屋的聲音,空間自然會告訴你該如何做」。
    Jau's main takeaway from his renovation process was to listen to the old building. "The space will tell you what to do"
    ◎ takeway 重點、值得學習的要點
    The main takeaway of this research tells us something we've already known.
  • 不少人擔心,台北會逐漸失去城市的記憶與人文的魅力,淪為一座沒有特色的城市。
    Many people worry that these upgrades are robbing the city of its history and charm, and will leave it just another bland and nondescript metropolis.
    ◎ Rob of 剝奪
    The scandalous rumor robbed the budding legislator of her professional standing.
  • 台灣光華電子雜誌全面發行
    最新、最快的改變,讓閱讀的範圍不再受限!
    全球同步閱讀光華!
    閱讀趨勢新潮流,你一定得試試!
    ──台灣光華電子雜誌體驗熱賣中!
    http://store.taiwan-panorama.com/ch/emagazine.ph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