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戲水後紅疹搔癢 留意尾幼性皮膚炎


【Sense好感電子報】給您新觀念,一種實踐質感生活的方法!旅遊、設計、美食,展現品味生活的價值與憧憬! 【一次旅行Bon Voyge電子報】邀您啟動旅行夢想,傳達旅行主題化的新概念,賦予每一次旅行新的觀點與玩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3/09/04 第382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戲水後紅疹搔癢 留意尾幼性皮膚炎
泰國首例尾幼性皮膚炎 下田15分鐘就發病
搶救急重症 台大雲林分院將升級
健康焦點 健康主題館/一塊錢防蚊 水中孑孓逃不掉
健康主題館/登革熱土本病例 上周增10例
關鍵數字/白天溫度低時 病媒蚊愛咬人
保健優概念 老人突愛摸人屁屁 失智症搗蛋
健康你我他/醫師不同調 選擇為自己負責

醫藥新知
 
戲水後紅疹搔癢 留意尾幼性皮膚炎
施秀惠/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聯合報
炎夏戲水是消暑紓壓的良方,然而,在淡水和海水水域活動時,務必留意盛行且常爆發於酷暑的過敏性皮膚病「尾幼性皮膚炎(cercarial dermatitis,CD)」,俗稱水癢(water itch)或游泳者之癢(swimmer's itch)。

1928年美國密西根地區發現首例尾幼性皮膚炎病例,如今已盛行於全世界。國內目前雖尚未有正式病例報告,但台灣海岸線長達一千餘公里,溪河湖泊眾多,民眾接觸自然水域的機會非常多,也提高罹病風險。

尾幼性皮膚炎是一種急性皮膚病,病原為血吸蟲尾動幼蟲(簡稱尾幼),這類血吸蟲不會感染人類,而是以鳥類或其他哺乳動物作為終寄主,水生螺類為唯一中間寄主。當血吸蟲的尾幼從螺體鑽出,自由游泳尋找水鳥、囓齒類動物、水牛或黃牛等終寄主時,受到人類體熱和皮膚釋出脂質吸引,便可能偶然鑽進人體。

由於人體皮膚生理限制,血吸蟲尾幼無法深入皮下組織和血管,終將死亡且被分解,但其分泌的蛋白酶與殘體將成為過敏原,導致紅疹、搔癢與疼痛等發炎反應。急性發作常出現在接觸後1至數小時,延遲性反應則需十數小時。

我們近來在石門水庫集水區進行田野調查,對象為衛生所和診所之醫護人員,目標則是溪魚傳染之彎口吸蟲性咽喉炎和尾幼性皮膚炎,發現兩件疑似尾幼性皮膚炎的病例,一位在溪水中洗滌出土竹筍,前臂出現紅疹;另一位涉水回收蛇籠與漁獲,小腿布滿紅疹。

由於訪問時患者罹病皆逾兩周,將近痊癒,僅留丘疹殘跡,無法確認。呼籲第一線醫護人員,注意皮膚病患者是否近期接觸過自然水域,或許就是尾幼性皮膚炎的病例。

尾幼性皮膚炎好發於戲水和水上競賽活動者,但工作時需接觸自然水域,如農夫、漁民和生物教師等,也是高危險群。

綜合接觸自然水域的高風險因素如下:炎熱月分及清晨時刻、長時間、淺水區、岸邊、高水溫、下風處、下游、藻類茂盛以致螺類聚集處等,掌握原則即易於趨吉避凶。如果離水後,身體外露部位出現搔癢性紅疹,立即求醫是解除痛苦的不二法門。

提醒慣用保養化妝品的民眾,血吸蟲尾幼可能因趨熱性和趨化性鑽進人體,目前已知吸引其的化學物質有膽固醇和神經醯胺(ceramide)。部分化妝保養品內含俗名賽絡美或分子釘的神經醯胺,使用者宜在下水前洗淨此類物品,以免成為尾幼目標。

 
泰國首例尾幼性皮膚炎 下田15分鐘就發病
施秀惠/聯合報
泰國首例尾幼性皮膚炎病例為水稻農夫,1988年,共58名病例,患者下田15分鐘即發病。皮膚炎侷限在接觸田水的肢體,包括手背、上臂和小腿,雙腳和腳踝陷入軟泥,與田水隔離,並未出疹。病例基於病史和典型病徵確診並治療,經採集水螺,鑑種中間寄主和傳播者為印度扁蜷。

發表病例的作者們推測,由於嚴重的洪水氾濫,淹沒稻田,引起扁蜷數量暴增,血吸蟲卵散布而導致疫病爆發。後來發現:當地人早已察覺此症,居民了解接觸某些水螺皮膚會搔癢,養殖戶遂將這些螺類投入魚池,發揮防盜效果。

此例說明田野調查的重要性,長期累積的民間智慧雖可領先科學研究,但仍須後者解答「所以然」。

病例報告亦有烏龍事件,2006年7月,炎熱異常,英國戶外與環境教育中心園區爆發此症,治療醫師發表病例報告,聲稱英國首例。倫敦大學吸蟲專家引經據典反駁,早於全球首例發生的1920年代,英國隨即證實相同病例。

 
搶救急重症 台大雲林分院將升級
記者劉明岩/斗六報導/聯合報
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昨天視察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時強調,「會努力在年底前」,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提升為雲林急重症責任醫院,屆時雲林急重症病患不用一定得千里迢迢轉診到鄰近縣市醫院。

邱文達昨天應立委李應元、劉建國邀請,率部內主管到雲林視察醫療及長照業務,並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與縣內各大醫院院長、長照團體、民代座談。

主持會議的李應元說,台大、成大、長庚、彰基及中國醫藥大學等醫學中心,均在雲林縣設有分院,但目前緊急醫療能力,都只有中度級,目前缺乏腦中風、急性冠心症與重大外傷救治能力,雲林急重症病患都要轉診到鄰近的彰化、嘉義或台中,往往延誤就醫,更造成病患及家屬的不便。

「同卡不同命」,李應元說,雲林人同樣繳健保費持健保卡,卻讓雲林人深感生命沒有價值。劉建國也表示經他爭取下,當時衛生署即同意將台大醫院雲林醫院提升為急重症責任醫院。

此外,包括成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林瑞模等人認為,最重要的是醫療資源整合,不一定各醫院都要投資經費與人力,應建立各自特色。

雲林醫療資源匱乏除了設備外,醫護人員不願下到偏鄉,更是一大問題,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王崇禮當場播出去年召募醫護人員的影片,並以「黃昏的故鄉」做配樂,讓與會人士深深感動,也感受到雲林人的悲情。

此次水災,雲林受創嚴重,劉建國要求衛生福利部補助災民3個月健保費及免部分負擔,邱文達表示會研議處理,至於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及若瑟醫院設施受損部分,邱文達表示會給予補助。

 
健康焦點
 
健康主題館/一塊錢防蚊 水中孑孓逃不掉
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聯合報
連日暴雨淹水,登革熱疫情蠢蠢欲動。為防止疫情擴散,有專家建議民眾可以用一塊錢防蚊。

高雄市七賢國小日前發表「春眠不孓曉,處處蚊子咬」科展作品,實驗結果發現,在300c.c.的水中放入4枚一塊錢硬幣,就能殺死斑蚊幼蟲。

七賢國小也發現,硬幣成分中的鋁、鎳、鉛,還有非金屬的碳,對幼蟲生存的影響各不相同;銅的影響最大,其他成分影響較小,碳在初期可抑制孑孓成長,但最後還是會結蛹。

這項實驗結果,昨天獲台大家醫科住院醫師林建兌大力讚揚,他在一場預防登革熱的衛教講座中,分享「一塊錢硬幣防蚊法」,建議民眾可在家中積水容器丟入一塊錢防蚊。

林建兌表示,1元與50元硬幣含銅量高,在水中會釋出銅離子消滅孑孓;相對其他方法而言,一塊錢是成本較低廉的防蚊方法。七賢國小這項實驗,也讓高雄市衛生局未來將進行銅離子與斑蚊幼蟲的生物實驗,讓登革熱防治增添利器。

其實,在衛生局展開實驗前,義大利已經有學者從實驗室與田野進行類似研究。一篇刊載在《昆蟲醫學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的論文,科學家以電纜中的金屬銅進行三種不同劑量實驗,結果顯示,銅離子濃度小於500ppb(10億分之一)時,對於斑蚊幼蟲的死亡率影響不大,一旦濃度超過1000 ppb時,就可完全抑制孑孓發育,甚至讓孑孓死亡。

實驗室結果在田野中同樣適用,可減少90%的斑蚊幼蟲數量;這項實驗證明,銅離子不僅可以抑制孑孓發育,也對成蚊體重有所影響。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研檢中心科長鄧華真表示,這項實驗必須認真看待,除了銅離子可能有防蚊效果外,疾管署已經證實鐵鏽對於防蚊沒有太大幫助,另外,殺幼蚊劑或許比一塊錢效果更好。

「或許直接把積水倒掉更乾脆。」鄧華真表示,無論一塊錢是否能夠防蚊,其實直接把積水倒掉,絕對比丟硬幣更有效。

 
健康主題館/登革熱土本病例 上周增10例
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聯合報
連日暴雨,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上周全台新增10例土本病例,包括屏東縣6例、高雄市1例、台北市3例,其中台北市病例日前已對外公布,另外新增7例境外移入案例。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高雄市上周新增病例出現在三民區,該區以往在8、9月時,就已出現不少群聚感染,本周會嚴密監測該區疫情發展,以防新一波傳染。

台北市已經累積5例確定病例,病例發生區和活動區,經調查,包括大安區、南港區、信義區和中正區。莊人祥研判,由於台北市都會區人口活動交流頻繁,加上近來大雨過後容器容易積水,造成病媒蚊密度攀升。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日前新增3例北市個案,都是第一型病毒。登革熱輕微症狀是發燒,很容易被誤以為是感冒而吃退燒藥,通常要等到出疹子才會診斷出來。

劉定萍說,由於曾經得過登革熱後,再次感染登革熱,容易成為致死率高的登革出血熱或休克症候群,民眾一定要小心。

莊人祥呼籲,民眾應主動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廢棄容器包括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也要經常巡視屋頂陽台、大樓地下室,排除積水,以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減少登革病毒傳播。

生物避蚊法

●飼養劍水蚤

●飼養台灣鬥魚、大肚魚、孔雀魚

●盆栽盛水容器覆蓋泥土吸水

●盆栽盛水容器種植水草吸水

●直接清除積水

資料來源/鄧華真

製表/黃文彥 ■聯合報

 
關鍵數字/白天溫度低時 病媒蚊愛咬人
整理記者林思宇/聯合報
台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特徵都是身體黑色,腳上有白斑。

埃及斑蚊喜歡棲息於室內人工容器或積水處;白線斑蚊比較喜歡棲息室外。叮咬人的高峰期是白天溫度較低時,分別是日出後1至2小時及日落前2至3小時。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健康版為您解讀健康關鍵數字,本專欄每周三、六見刊)

 
保健優概念
 
老人突愛摸人屁屁 失智症搗蛋
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聯合報
如果老人家突然愛摸別人屁屁、或突然時時要求媳婦給碗飯吃,不要以為是俗稱「老人轉性」(舉止丕變之意),家屬應該要注意「失智症」是否悄悄找上年長者。

每年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新竹縣7日上午9點起將在縣府前廣場舉辦活動,提醒大家重視失智症問題,新竹縣政府、縣議會、鄉鎮市公所昨天和天主教寧園安養院邀照顧人談經驗,說出遭遇一連串事,讓大家瞭解「失智症」來搗蛋現象。

寧園安養院院長謝國雄說,岳父母都已80多高齡,岳母老懷疑83歲岳父有小三、搞外遇,還描述「小三」樣貌、老公外遇情形,後來才知是失智症出現的「幻想」。

中壢華勳國小退休校長鄭金榜說,母親種菜、做家事,勤勞堅毅,年老時,突然向丈夫「力爭」分子女給的零用錢,訪客來了更無法區分親疏,都簡化稱「同庄的人」來看我。

縣議長陳見賢說,類似這種現象,千萬別誤以為是「老人轉性」而忽略。他就知一位長輩,穾然愛摸護士屁屁,最後查出是失智症初期症狀。湖口鄉長張春鳳也說,友人媽媽常懷疑媳婦不給她飯吃、怕餓,甚至讓媳婦時時準備飯菜,方便「隨傳隨到」。

縣長邱鏡淳等人表示,失智症找不到原因,會出現記憶減退、言語表達出問題,幻想及懷疑,只能多關心,及早發現、治療。

 
健康你我他/醫師不同調 選擇為自己負責
宋郁/新北市泰山/聯合報
5月,因腿臀疼痛導致跛行,X光檢查骨頭無恙,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施予短波及電療,當下症狀緩解,但回家仍然痛不可遏。

對復健科失去信心,到神經內科檢查,醫師建議復健拉腰。於是我開始熱敷、電療加拉腰復健,但儘管一周復健六天,病況起起伏伏。連續做了二個半月,還無法正常走路,醫師將我轉介至大醫院,做了MRI,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

8月,開刀前,我到另一復健診所求診,該醫師不看MRI,便在我尾椎注射玻尿酸。注射後雖漸入佳境,但4天後故態復萌。一周後回診,醫師打算在我小腿注射葡萄糖。我問:「這對椎間盤突出有幫助嗎?」醫師不悅:「我說是尾椎的問題,我認為跟梨狀肌症候群很接近。」

我急得哭了出來:「5月就以梨狀肌症候群治療,一點用都沒有,我上網查詢,通常是運動員比較會有這種情形。」

醫師說:「你們病人查資料能懂什麼,妳給我一個月,我很有自信。」於是我挨了針,花了昂貴的費用。注射後,原本不痛的背卻僵硬起來。

後來還是到神經外科動手術,4個月多月的痛苦劫難才告終。這些經歷讓我學到,在別人身上有效的醫療,不見得對自己也有效。每個人症狀不同,醫師非萬能,綜合參考不同醫師意見,然後為自己的醫療選擇負責。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