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有一份渴望,想成為更好的存在。大人要做的,就是點亮它。
內容簡介:
「教養」不僅是方法,更是價值觀的展現。在這本書裡,阿建老師讓我們看到教養最美好的價值所在。結合了「諮商」與「教養」,以清楚的步驟,深入淺出地說明專業諮商模式如何運用在孩子身上,包括喚起孩子的正向好奇、自我覺察、轉化情緒,並進而達到欣賞自己、喜愛學習的效果。同時,大人也藉此察覺並調整自我的情感慣性。在阿健老師深沉而充滿張力的筆下,一則則真實的教學例子,都充滿最令人震懾而欣喜的改變。
活動》》青春風暴來襲,老為孩子煩不停怎麼辦……快速獲得李崇建《心教》」
作者介紹:
李崇建
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30歲以前曾任泥水匠、工廠作業員、酒店服務生。30歲之後,任教台灣第一所體制外中學7年。40歲之後,結合親職教育、閱讀、寫作與生命教育,與甘耀明、許榮哲及張瑤華等人,共同創立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快雪時晴創意作文班,致力於推廣閱讀、寫作、文學與教育工作。目前擔任台中市曉明女中特約作家,台北貞誠文教機構、佳音英語溪湖分校、佳音英語南投分校教育顧問,新加坡耕讀園顧問,以及中、港、臺多個教育機構與公益團體顧問及長期講座。
搶先試閱:
一、躁動的青春也有寧靜
2014年明槿的媽媽來電,告知我明槿上大學的消息,我為明槿感到高興,那是她喜歡的大學及科系。
明槿今年18歲了,即將邁入新的求學階段,回首陪伴明槿成長的歲月,諸多畫面深刻地烙印在腦海,那是她認真走過青春期的印記。
我是值得被愛的嗎?
那是一個冬夜,我在寫作班和家長晤談,11點結束之後,才發現手機顯示數通未接來電,來自明槿的媽媽。
明槿和妹妹吵架了,媽媽束手無策。姊妹吵架是尋常小事,但這一次姊妹為了電腦,竟然大打出手,媽媽當時仍在加班。妹妹偷襲得手之後,逃回房間反鎖不出來,憤怒的明槿橫了心腸,鎖住家中大門,不讓媽媽下班後攔阻她。她拿著菜刀長刀剪刀,打算破門而入,想教訓令她難堪的妹妹。
我趨車到明槿家,只見明槿媽媽被反鎖大門外,既無奈又感到無助。她剛下班回家,卻不得其門而入,只能以電話和妹妹通話,隔著窗戶呼喚明槿,她只是冷冷的回應,卻不願意打開家門,專心一致地只想打開妹妹的房門。妹妹噤聲躲在房間裡面,已經僵持兩個小時了。
我拉開窗簾往內看,看見被憤怒吞噬的明槿,表情狼狽地對房門發火,拿著數把刀砍著、鋸著、鑿著、捅著,用各種手段對付房門,喇叭鎖旁已經破了一個小洞,明槿透過小洞窺探妹妹房間的狀況。
「明槿。」我拉開窗簾,隔窗呼喚她的名字。
明槿絲毫沒有改變行動,既沒有答應我,也沒有轉過頭來,更沒有停止動作。
「明槿。我是阿建。」我很緩慢地呼喚她。
明槿停止了窺探房內的動作,對著房門一陣猛鑿,表情專注地,彷彿一個精良的工匠。
「明槿。我是阿建。把刀子放下來。我不要妳這樣,這樣會傷害自己。」我說話仍然緩慢。
「我不要!」明槿維持原來的姿勢咆哮,頭並未轉過來。在憤怒的咆哮中,帶著悲傷的眼淚:「反正也沒人愛我,媽媽只愛妹妹。」
「妳們兩個都是媽媽的寶貝,媽媽怎麼會不愛妳?……」明槿媽在窗邊插話,試圖讓明槿了解實情。
我示意媽媽別說了。
因為媽媽內心一定很委屈吧!委屈的人此時解釋,只會讓另一個委屈的人衍生更多情緒。
「明槿。把刀子放下來。我不要妳傷害自己。」
我一句一句地說,但是明槿沒有再回應了,專注地搗著妹妹的房門。
時間不斷地流逝,夜漸漸地深了,明槿依舊緊鎖大門,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這一段期間,她時而在客廳裡踱步,時而對著妹妹的房門猛砍。
我和明槿媽坐在門外,感受到媽媽的無助,她不斷向我道謝,因為單親媽媽面對此種處境,真不知如何是好?
我只能安靜等待,並且斷續對明槿表達關心,要她將房門開啟。我思索的並不是讓明槿開門?這道門遲早會打開,但是明槿心靈的門該如何開啟?
一個半小時之後,明槿踱步到廚房,將後窗開啟了,似乎要讓窗戶通風。
我解讀明槿的行為,應該是想要結束此局面,又不知道該如何讓自己下台?才不會覺得自己認輸了,因此不經意地將後窗開啟,透露了她想要和解的訊息。
明槿媽媽好不容易從後窗進入,一旦危機解除了,所有的複雜情緒如排山倒海而來。媽媽對著明槿吼著:「妳殺我好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妳殺呀!我們一起死吧!」
這不是事實,這只是明槿媽媽委屈、難過與憤怒之後的發洩。
小孩與大人都是人,都同樣需要給予愛,需要時間沈澱與轉化一切。
明槿手上的刀子仍然緊握,也奮力的吼回來:「反正妳也不愛我!反正也沒有人愛我。」
媽媽開啟了大門,讓我進入家裡。我站在明槿面前,這個女孩委屈的流著淚,倔強地杵在當下,滿臉的憤怒、傷心與無助糾結在一起。
「好了,沒事了。」我立在明槿面前,輕輕地安慰她。
「妳這樣不好,會傷害自己,我不要妳傷害自己。」我重述了一次剛剛的說話。
「反正也沒人愛我。」明槿帶著憤怒,帶著呼救的渴求,聲嘶力竭的吐出這幾個字。
「我知道妳很生氣,也知道妳的委屈。」我專注地望著明槿,緩緩地告訴她:「我知道妳有時感受不到媽媽的愛。」
明槿僵硬地站立著,嚴肅的表情瞬間鬆了下來,眼淚與鼻水如氾濫的河流,密佈在無助的臉龐上。
「妳記得嗎?上一次妳向媽媽要3千元,我曾經告訴妳,『愛』與『期待』不同,妳的期待失落了,並不代表妳不被愛。如果妳感受不到媽媽的愛,妳可以感受我給妳的愛嗎?」我很穩定,很緩慢的說著這些話。
明槿這時放下手中的刀子了,新的眼淚大量湧現,彷彿訴說著一個委屈已久的故事。
「我很愛妳呀!這是我曾經告訴過妳的,我今天只是再提醒妳而已。如果妳可以感受我的愛,起碼妳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人愛妳呀!」
明槿突然抱著我,放聲大哭起來。
我知道明槿用了很大的力氣,想去證明、尋找一份愛,我抱著她的身軀,感覺到她身體的顫抖,衣服在寒冷的冬夜為汗水濕透了……。
我知道渴求愛的心靈,經常透過外在的事件,去證明自己是否值得被愛?我看見的目標,不是解決眼前的問題,而是如何從心靈給予力量。
即使頭腦知道自己被愛著,心靈時時湧出的各種情緒,也會不斷於內在騷擾著,不斷以各種圖像與事件衝擊、質疑著愛的本質。我常告訴自己,我不需要多做些什麼,不需要為孩子的外顯行為起舞,我們只是穩定的在這裡,讓孩子感受到一份安定的力量,我認為這樣就夠了。
「去睡吧!已經1點半了,明天還要上課呢!」
我沒有再跟明槿多談事件,只是要她答應我,不能傷害自己與他人,並且送上深深的關心,才離開明槿的家。
雖然已經深夜了,但是我很欣慰事件和平的解決了。我知道做為一個陪伴的大人,只是讓孩子相信自己不會被放棄,讓孩子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其他就交給天意與時間吧!
孩子的回饋
2012年春天,家父發生嚴重的車禍,肋骨斷了三根,身體嚴重虛弱。我在除夕夜清晨,將父親送進台中榮總,經檢查才知道父親脾臟破裂了,需要立即動手術。
冬季的北風在醫院外呼呼地吼著,父親躺在急診室外的臨時病床,嘴角不時滲出血來,身體斷斷續續發燒,葡萄糖與血液同時輸入父親體內。我守候在父親身旁,等待醫院通知病床,也等待醫生決定開刀的時間,那真是個特別的除夕。
明槿知道我在醫院,趁著除夕北上祖父母家,全家人順道來榮總探望我。
我遠遠便看見明槿的身影,一別以往青澀的模樣,顯得淡定且大方。她的微笑始終掛在臉上,眼神透露出溫暖的關心,離開前她伸開雙臂,給我一個關懷的擁抱。明槿在我的耳邊,輕輕對我說:「要加油喔!」
望著明槿離去的身影,我的心中充滿複雜的感受……
時間匆匆過去了,明槿上了高中之後,我和她見面的機會,逐漸變少了,如今聽到媽媽來電,告知我她進入大學,那些陪伴明槿成長的記憶,我們曾經歷的成長畫面,仍舊如一幕幕電影在我腦海播放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