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拜訪了一位新聞界前輩。一談到網路新聞時,老先生開了話匣子,抱怨連連,像是錯字太多、不夠深入、缺乏查證等,他認為新一代的工作者連基礎都做不好,未來該怎麼發展。但我舉了個在新聞網站工作朋友的例子,在不到一年間,含訪談、報導、即時新聞等一共發了兩千條,這數字讓老前輩嚇了一跳,在印刷時代,這數字要好幾年才能辦得到。
回到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職場,那時沒有電腦、更沒網路。職場分工明細,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運作可以說十分緩慢。工作習慣與態度,都在世代間的往來教習中口述言傳。但90年代起,有了電腦,個人開始擁有了獨立工作的機會;後來有了網際網路與Web,蒐集資訊與發布內容的速度頓時加快。職場上最老一代與次一代之間有著能力的差異,而再往下一世代又有速度上的差別。
技術帶來的改變也會影響態度,在Web上只要打完字、按下一鍵後即可發布;有錯字或者事實上的錯誤,日後都能夠修改。但在高速大量的內容產製下,往往字發表的那時間起,錯誤就一直存在。老前輩拿出了鐵筆、蠟紙說:「過去從寫字時就不能寫錯,你們現在打字這麼快,就只能在發稿前多讀幾遍,有不明白的地方多打通電話問一問……」
科技自然地擴大了人的疏失,但在世代交替時,除了感嘆之外,或許還是有些不變的態度,必須被傳承下去。幾十年來我們都知道技術快速發展,但似乎鮮少思考,有哪些做事的方法必須被留下來。
回到家後,朋友傳給我國發會在推動的「網路智慧新台灣白皮書」,希望我對�頭的電子書與電子雜誌部分給些建言。一打開發現只有一張圖加上不知所云的一段文字。不禁感嘆,政府總算願意透過數位科技與大眾對話,但怎麼馬上就犯了不謹慎的毛病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