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為未來而教-葉丙成的 BTS 教育新思維/顛覆傳統教育,讓下一代成為「玩在世界浪頭上」的人才


【跟我學日語—高級報】每週文章介紹日本相關資訊,讓你不僅可認識日本,更可藉由閱讀文章來加深日文程度。 什麼是《DFUN》?!是Digital Fun,也是Design Fun。【DFUN設計風尚誌】,一同駕馭這股科技愛美風潮!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5/07 第89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為未來而教-葉丙成的 BTS 教育新思維/顛覆傳統教育,讓下一代成為「玩在世界浪頭上」的人才
人生是小小又大大的一條河/劉墉那些吃苦也像享樂的心靈故事
耶路撒冷的移居者/一段在衝突中探求接納,在絕望中發現希望的異鄉生活告白
這裡原本是我家/士林王家都更抗爭告白
留下我一個人/愛的剖析
閱讀筆記 水田裡的媽媽/致勞動的母親們

新書鮮讀
為未來而教-葉丙成的 BTS 教育新思維/顛覆傳統教育,讓下一代成為「玩在世界浪頭上」的人才
文、圖節錄自天下雜誌出版
圖/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最「頑皮」的電機系教授,吸引美、德、中、韓、新加坡等教育圈注目,2014年帶領學生團隊打敗哈佛、北大名校,拿下「全球教學創新」首獎。

內容簡介:

書中處處可見一位「熱血教師」的不藏私傾囊相授:BTS教學的5個步驟、翻轉起步走5要件、讓學生「非看影片不可」的4祕訣、創新教學7原則、7個重點輕鬆錄製導讀影片、輕鬆翻轉的13個步驟、「老仙角」教授的21個教學信條……這是一本觀念與實務兼具的教育趨勢專書,對關注國內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者、期待提升自我教學效能的教育工作者,以及關心國內未來教育發展的家長父母而言,在這波台灣翻轉教育風潮中,本書是深具里程碑意義的教育領域專書。

作者介紹:

葉丙成

號丙紳,任教於台大電機系。時任台大 MOOC 計畫執行長。自幼觀父葉勝年教授對生徒之關懷,輔以天生雞婆性格,漸步上熱血教師一途。其為師也,富熱情,常難忍教學一成不變。時於臉書輔導學生求學、人生之惑,後撰文部落格以惠同惑者,傳閱者眾。庚寅年某日見某生於課堂度估,當夜不能寐。翻滾至五更,幡然悟得「For the student! By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之心法。自此教學通脫不拘,大開大闔,開發各式獨特教學法。教學深具特色,多有口碑。

搶先試閱:

自序:台灣教育的奇幻翻轉旅程

故事是從2013 年 8 月 20 日的那場台大翻轉教室工作坊開始的。那原是場對台大及外校教職員設計的工作坊,目的是分享我在課堂上做翻轉教學的經驗。沒想到那場工作坊竟然有超過兩百多位的各界老師參加,遠超乎我的想像。更沒想到的是,在那後來,台灣的教育竟開始有了從來沒有過的樣貌。

在那次的翻轉教室工作坊結束後,一位特別的訪客來找我,就是均一教育平台的創辦人方新舟先生。方大哥是合勤科技以及幾家成功高科技公司的創辦人。在創業成功後,六十歲時決定要急流勇退,為台灣做有意義的事情。方大哥特別關注的,就是偏鄉教育。

在高科技業打滾大半輩子的方大哥,深刻的體認到人才對台灣未來的重要。而少子化的台灣,任何一個孩子在未來,都是最珍貴的資源。光靠都會區的孩子,是不足以滿足未來整個台灣發展的需求。因此大家不能再漠視城鄉教育的差距,必須想辦法改變現狀。而要在偏鄉師資缺乏的情況下,把孩子的教育帶上來,方大哥認為「翻轉教室」是唯一的良方。這也是為什麼他決定創立非營利的「均一教育平台」,錄製了中小學數以千計的教學影片。每年他個人都投入近千萬,無怨無悔的努力推動台灣的翻轉教育。

方大哥來找我,一是邀請我加入誠致教育基金會擔任董事,為台灣的翻轉教育出一份力。另一個目的則是希望能像前面那場工作坊一樣,跟台大一起規劃合辦一場針對台灣中小學老師的「翻轉教室工作坊」。方大哥對於台灣的付出,深深的感動了我。我深刻的了解這兩件事情對台灣教育的重要,所以也都答應了。我們開始規劃並在 2014 年 1 月 25 日於台大舉辦了第一場針對台灣中小學老師的大型翻轉教室工作坊。那次的工作坊竟有800多位老師報名,受限於場地我們只能讓250位老師參加。其中有好幾位是從金門、馬祖、綠島等地,一大早飛來台北參加。台灣老師們的熱情,是我事前無法想像的。

以這次的北區研習成功做開端,後來均一繼續在台灣的東區、中區、南區以及其他偏鄉地區,都舉辦翻轉教室工作坊。我也因此而認識了台灣好多對教育充滿熱血的神人老師們。大家也因此成為推動台灣教育翻轉的好夥伴,到處奔走演講推廣。這兩年下來,為了推廣翻轉,我在全台灣做過的演講超過兩百多場。曾經有段時間,因為到處演講,常常午餐、晚餐都是在高鐵上吃便當解決。

逆襲──從源頭開始,從下而上

什麼一個大學老師,會對中小學教育的翻轉如此投入?主要是因為我教書教了十五年,在台灣教書的這十年,我深刻的感受到台灣大學生的許多問題,其實是源自於過度重視升學的中小學教育。比如說:學生不擅發言討論、學生無法適應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等。不管大學端再怎麼努力去改變,也無法完全修補中小學教育所養成的問題。而且,面對高度全球化競爭、變化速度極快的世界,我們目前的教育是不足以應付的,不改變根本不行。因此,我覺得要改變台灣的教育,還是得從幫助中小學老師改變來著手。這樣才有機會造成台灣教育整體的改變。

但是要推動台灣中小學教育的改變,何其困難?過去二十幾年來,做過這樣嘗試的人不知凡幾,但有誰真正成功過?這次如果真的要推動改變,我們一定要用不同的模式去推動,才有機會成功。到底該怎麼做呢?

如果仔細觀察台灣過去對於教育的變革,幾乎都是主管機關透過從上到下(top-down) 的方式,強力推行各種新的教學制度或方法。而為了確保短期內有成,也為了考核老師們是否真的有認真推廣,主管機關常用各種表格要求學校、老師填寫數據做為管考之用。這樣的模式,每隔幾年就在台灣不斷的出現。老師們對於這種模式,其實非常反感。一是老師被強迫,二是老師的時間全都浪費在填表上。曾有校長算過,光是為了教育部統合視導,學校一年就要填共兩百多頁的表格。真正對教育有熱血的老師們都非常痛苦,因為他們不想把生命浪費在填表格上。他們真正想做的,是把時間花在教好他們的學生!

教育要改變,就要靠老師。要改變一個老師,靠的是感動,而不是靠壓迫。壓迫,頂多只能得到表面的服從,沒辦法讓人改變他的心。要做好老師這個工作,是需要用「心」來帶孩子的。如果不能真正改變老師的內心,讓他對這個工作引以為榮、為傲、為樂,我們如何能指望老師會真正好好用心教我們的孩子呢?

常有人說,要用正面鼓勵取代責備,才能教出真正的好孩子。但是,為什麼知道教孩子要用正面鼓勵的做法,卻對老師們都是以強迫、責難的方式來面對?君不見媒體、社會常常都是拿幾個有問題的教師案例,說成像是普遍的現象,再來責難、打擊老師。恕我直言,這樣的做法是不可能讓台灣的教育有所改變的。

台灣教育需要的是幫助願意改變的老師一起改變、一起向上提升。需要的不再是去鬥爭老師、鬥垮老師。就算鬥爭鬥贏,老師被鬥垮了,那又如何?台灣教育會進步嗎?

因此這次在推廣翻轉教育的時候,我們決定要走出一條跟過去完全不同的路!我們要用 由下往上(bottom-up)的方式,透過感動老師、透過與老師共鳴、透過經營教師社群,讓老師們發自內心的真正想做改變。數據人人會寫,但教室是否真的有改變呢?只有老師是真心想要改變,他的教室才會真的開始出現不同的風貌!

於是跟著這群可愛的翻轉教師夥伴們一起,大家開始在台灣到處點火。台灣教育之前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老師們不敢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好教學。老師們總怕自己被同事、長官貼上「高調」的標籤。即使自己投入很多的心力做教學創新,卻總是不敢站出來講給大家聽。往往許多身負異秉的老師,一身功夫就隨著他們退休而失傳,實在可惜。隨著夥伴們在全台不斷點火,一場又一場感動人心的演講、工作坊、共備研習在各地不斷上演。兩年下來,我發現台灣的老師變了,大家變得敢把自己的好教學拿出來分享!大家不再怕被人說「高調」!

 
人生是小小又大大的一條河/劉墉那些吃苦也像享樂的心靈故事
文、圖節錄自聯合文學出版社
圖/聯合文學出版社提供
勵志大師劉墉最新生命告白:我常想自己能化解許多心靈的傷痛,都由於文字的傾訴和繪畫的抒發。雖然都有些淡淡的感傷,感傷最終帶來的,是對人生的領悟與豁達。不負我心,不負我生。不瘋魔,不成活。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四輯:〈紅塵〉、〈花魂〉、〈詩心〉、〈童趣〉。從兒時印情到成長生活點滴,回憶少時選擇繪畫之路到擠身暢銷作家,人生恍恍,轉眼成為人父甚至祖父,行文間一貫慧黠逗趣哲思,回盼過往,更多了對生命的豁達及自在。

劉墉每說一個故事,以圖佐文,梭織生命中的點點滴滴,跟著他走訪「紅塵」,沿途經過媽媽的四合院兒、龍山寺、�公圳、九份山城……心中一路綻放朵朵「花魂」,隨即跟著進入劉墉畫中的世界,又從畫中逛出來,來到他的童年,跟著他有笑有淚,笑中有真摰的感性,淚中有晶瑩的善美。

作者介紹:

劉墉

畫家、作家。在世界各地舉行過三十多次個展,在兩岸出版文學著作、繪畫理論、工具書及畫冊一百餘種,被譯為英、韓、泰、越等各國文字。是一個以自由的心情在生活,認真的態度在學習的人。有一顆很熱的心用來體會,一對很冷的眼用來辨別、一雙很勤的手用來分享、兩條很忙的腿用來超越。

搶先試閱:

不負我心,不負我生

有位讀者寫信給我,劈頭就問:「您說自己的處世原則是不負我心,不負我生,又講『世間本無法,法在我心』,這表示您什麼都不信,只信自己了。」

我當時一怔,覺得不無道理。但我並非剛愎自負,大不了是相信自己認知的事。而且這兩句話不一定是我發明的,所以我又上網查「不負我心,不負我生。」網上一下子跳出幾百萬條,居然沒見什麼古人的名字,只見到引述我在不同地方提到這兩句話,搞不好,「不負我心,不負我生」真是我造的了。

問題是,我從什麼時候,產生這「想法」呢?大概得從小時候說起了:

初中一年級,學校發給每人一本小冊子,封面上印著「日行一善日記」,大概因為那時候提倡日行一善,所以規定每個孩子要記下善行。導師說得好:「你可以一天行三善,但是分開三天寫,絕不能空白一天,只要有一天沒行善,就扣分,而且是扣操行分數。」

「日行一善日記」每星期繳一次,到了那一天,只見大家抓耳搔腮,絞盡腦汁地編「善行」,記得我旁邊桌子的同學,天天寫「幫爺爺擦屁股。」不知是真是假。

我當時最常寫的是「熄滅遺火」,意思是有沒滅的火種,可能造成火災,我把它熄滅。為了不撒謊、不編織假的善行,我好幾次差點被車撞,因為當我過馬路的時候,看見未熄的菸蒂,會立刻停住步子,甚至猛地往回跑,過去把菸踩熄。

今天回想起來,我是從小就有「強迫症」,因為不但看到菸蒂,管它滅了沒有,我有非踩不可的衝動。而且好幾次在路上看到香蕉皮,當時沒管,卻愈走愈不心安,最後不得不回頭把香蕉皮撿起來。甚至上大學都一樣,有一回在地下道臺階上看到個空瓶子,沒理睬,都走到街對面了,不心安,又跑回去把空瓶子扔進垃圾桶。

我為什麼不安?是良心不安!因為我會想,如果一個孕婦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或瓶子,摔傷了,流產了,怎麼辦?我還想得更遠:說不定那孕婦懷的孩子將來能成為偉人,改變人類的歷史,這一摔,對世界的影響可大了。而我如果不及時把香蕉皮和瓶子撿起來,這罪過也大了!

後來,在談命理的書裡,居然看到類似的說法。譬如講一個人莫名其妙地好命,可能不是他自己修來的,而是他的祖先積德,那「徳」又不一定是修橋補路,而可能是在街上移開一塊石頭,在溪邊放生一隻王八。套句現在的流行語「蝴蝶效應」,就因為那麼個小動作,竟然產生連鎖反應,改變世界。如果變得好,當然是積了大德,所以即使沒報在當時,也會報在後代的子孫。

我這「不負我心,不負我生」的想法,到中年就更嚴重了。我太太一直到今天都怨,我有一陣子到了睡覺前就犯毛病,不是說自己寫了文章沒畫畫,就怨畫了畫沒寫文章,再不然怨書讀少了。聽她這麼說,我的答案很簡單:「怎不說我向聖人看齊呢?這不是曾子的『一日三省吾身』嗎?還有黃山谷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乏味……』」。可見跟我有同樣毛病的人不少,他們不靠外力逼,而靠自省,往往能有成就。

三毛顯然也犯這毛病,她有篇文章好像就叫〈不負我心〉,說她晚上心不安,正不知怎麼形容那種心境,看到我文章中的「不負我心,不負我生」,覺得「真是一言中的」。可不是嗎?她有一回打電話給我,說只為寫兩千字的東西,已經五天沒出門了,我問她「誰在催稿?」她說:「沒人催,是自己在催。」

「自己在催」比什麼都重要,想想,一個孩子,大人不催不學習,跟自己催自己學習,哪個管用?自己催,凡事希望「不負我心」,是忠於自己、忠於良心。就算過度了,成為工作狂、偏執狂,甚至有「強迫性行為(OCD)」,也比凡事被動來得好哇!

我很喜歡英文DIGNITY,可惜中文沒有完全對應的字,翻譯成「莊嚴」,太表面了!翻譯成「自尊」,又太自我了!翻譯成「被別人尊重、肯定」,又太被動了!DIGNITY既是對外的自信的表現,更是對內的自我肯定與期許。它不應該因為別人肯定才自我肯定,更不能為了得到別人肯定而刻意表現。

記得有一回,我跟太太去花店買連翹花,當時高速公路兩邊都在盛開連翹,太太笑說「路邊伸手拔一棵不就成了,足足省下三十塊美金。」我的回答是:「我的DIGNITY,遠超過這三十塊錢。」

也記得以前有位開畫廊的朋友,聊天的時候說當人問他往那個方向去的時候,他如果往西,卻不願透露,他會講「我沒往北去,也沒往南去」。

別看他淡淡的這麼一句話,卻深深留在我心,而且在文章裡再三提到。尤其是他說為什麼只要撒個小謊就成了,他卻堅持不作。是因為他人格的價值遠遠超過那句謊言。

前兩天看電視上有關梅蘭芳的報導,說日本侵華的時候,梅蘭芳想盡辦法推辭演出。又說二次大戰之後,梅蘭芳去日本找他的一個老朋友,從東京找到大阪,終於有了消息,可惜是個壞消息:那朋友已經死去多年。

梅蘭芳依然去那人家中,鞠了躬,並在桌上留下一副景泰藍的袖扣,是二戰前答應那日本友人的。

我關了電視,想梅蘭芳的演出,想《梅蘭芳》的電影,覺得都不如剛才看到的那副袖扣。我也想起掛劍的吳季劄、《詩經》裡說的「不愧於屋漏」(意思是在最沒人見到的地方,也不作虧心事。)和《論語》裡的「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不負我心,不負我生。世間本無法,法在我心!

 
耶路撒冷的移居者/一段在衝突中探求接納,在絕望中發現希望的異鄉生活告白
文、圖節錄自商周出版
圖/商周出版提供
吐露最真誠的異鄉人心緒……在跨文化的流動生活中,尋求融合與希望之光。

內容簡介:

成長於孟加拉的利皮卡.佩拉漢,隨其英國籍猶太人丈夫里歐搬進耶路撒冷──一個蘊含豐富文化、備受爭議的神聖之地。面臨新環境的衝擊,兩人婚姻一度岌岌可危。陷入矛盾難解「以巴衝突」中的佩拉漢,從個人經驗出發,在婚姻生活的軸線上,進而觀看周遭,體認當地人們的對立與仇恨、矛盾與誤解;記錄下文化之衝突,生活之齟齬。失根的靈魂試圖找到歸屬,在內心世界與外在環境交互激盪中,儘管模糊,仍試圖在這座繁複的城市裡勾勒出和解與希望之圖像。

作者介紹:

利皮卡.佩拉漢

生長於孟加拉國與印度邊界,過去二十年來她曾住在英國、摩洛哥、約旦與以色列等國家。她自二十出頭便加入BBC國際頻道,並曾在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北非、中東等地進行採訪。二○○五年佩拉漢舉家遷往以色列,她在當地拍攝紀錄片並獲獎不斷,當中包括在二○一○贏得聲名卓著的地中海國際紀錄片影展的評審團特別獎。她目前往來於倫敦與耶路撒冷兩地之間。

搶先試閱:

菲妲與塔瑪

那天是週五下午,菲妲正在做令人垂涎三尺的著名敘利亞奧勒岡麵糰,她從田野摘了些新鮮麝香草加進去。站在屋外迴廊的我就能聞見山谷裡野生香草的氣味。這間公寓有著一公尺厚的外牆跟一座巨大雜亂的花園,花園裡有座架高平臺,可以眺望廣闊蒼翠的的山谷與梯田。當我站在那兒傾身向前倚著鐵欄杆,有個一頭金色長髮的女子過來站在我身旁。她抽著菸,穿著一身明亮而迷幻、標準嬉皮風格花色的衣服。我們幾週前便已在一間名為「德溫(Dewan)」的熱門左翼西耶路撒冷酒吧打過照面,當時菲妲邀請她的朋友參加一位巴勒斯坦DJ舉辦的現場音樂活動。然而,這是我頭一次在白天看見她。

「丘陵斜坡上那些梯田是誰建的?幾何構圖也未免太完美了!」我開口問道,並沒有特別針對菲妲或塔瑪發問。

「當然是巴勒斯坦人啊。」塔瑪說,她菸一根接著一根,隔著煙霧她看上去比我還老。但我知道其實她比我還小上幾歲。

「傳統上地主大多是基督徒,他們住在山頂,至於穆斯林農夫則住在山谷間。」塔瑪繼續說道,雙眼仍望著在我們面前展開的壯闊美景。「他們世世代代種植能鎖住水分、繁殖力強、又能適應梯田環境的蔬果,一直到我們這一代出現為止。歐洲猶太人不懂如何耕作梯田,而在房價上漲前住進艾因喀拉姆的阿拉伯猶太人也不是農民。阿拉伯猶太人大多是商人或裁縫,因為他們不准持有土地。他們懂得如何賺錢,知道怎麼處理黃金跟銀行業務,但就是不懂播種。在當代猶太文化裡,農業相對而言是個新玩意兒。」

我定睛一看,看見許多舊石塊,這些過去整齊地一階階排在梯田邊緣作為分界的石塊,如今已四處脫落。扁桃果園的遺跡仍清晰可見,果園邊的石塊倒是仍牢牢固定在地面上。

「沒有人去採收那些扁桃。每一年果實都在樹上腐爛,然後又再度開花。我們跟那些住在丘陵上的猶太移民都不知道該如何採收、曬乾,然後摘取裡頭的扁桃仁。」塔瑪說道,午後陽光照在她臉龐與搖曳的髮絲上。我靜靜地打量她,欣賞著她的古銅膚色與一頭金色長髮,她從我的雙眼中讀出了些什麼。

「我一頭金髮配上一雙藍眼,我不屬於這裡,對吧?妳是在想這件事嗎?」塔瑪以律師銳利的眼神直盯著我看,彷彿正試圖掘出我隱而不揚的質疑。

「這世上沒有人能永遠獨占一片土地。重點在於尊重,只要不去破壞房子、歷史遺跡、清真寺、教堂等種種先人遺產,只要不去褻瀆這些山坡上的回憶,我覺得妳跟我都有權待在這裡。」我邊說邊想起孟加拉國某間廢棄的「印度」房子,院裡種了一株歷史悠久的神羅勒,如今該處住了一個穆斯林家庭,他們依然受益於這株神羅勒的藥性,利用它的葉子來防止風寒。「只要不蓄意抹去歷史,並且在某些方面盡力保存先人記憶跟習俗,那就不需要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

然而接著我眼前閃過一系列電影般的回憶畫面,我想起猶太建國後各種無意義的破壞行徑。在我與里歐同行的多次富有「教育性」的週末巴勒斯坦歷史之旅中,我看過被拆毀的房屋、被褻瀆的墓地、被損毀的陵墓、被棄置的穆斯林與基督徒歷史遺跡。猶太國是專為猶太人創立的。應許之地是許給猶太人的。我再次看著平臺上的塔瑪,看著她身後種滿橄欖、扁桃、麝香草的蒼翠丘陵。我心頭湧上無比欽佩,因為她勇於質疑自己是否有權活在這片土地之上。

塔瑪擔任菲妲的律師,出庭替她在自己的國家裡爭取公民權。所有巴勒斯坦人處境都很艱難,但菲妲一家狀況格外尷尬。她父親來自以色列北部的烏姆阿法姆村落,但是在一九四八年以色列與中東國家交戰,也就是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之際,她父親與父母逃到科威特(Kuwait)避難。直到一九六七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以色列併吞了西岸地區,才重回以色列,但由於她父親在戰時逃往「敵區」,以色列拒發護照給他。

我明白菲妲與塔瑪之間的關係伴隨著依賴、責任與歉疚。菲妲需要塔瑪以獲得居留文件,好繼續生活在她的出生地。而塔瑪活在這片被以色列強占的巴勒斯坦大地上,住在阿拉伯棄村一棟荒廢的阿拉伯舊屋裡,她需要靠菲妲來減輕罪惡感。

「因為菲妲,我才有正當理由住在這間被『占領』的阿拉伯房子。」塔瑪證實了我的推測。「要是沒有她,我就不會住在這裡。看看這房子,跟猶太人蓋的新房子比起來既通風又涼爽。巴勒斯坦人懂得如何在耶路撒冷建造冬暖夏涼的房屋。這些厚實的牆壁能避免熱量散出。只要開上幾小時暖氣,熱氣會被困在牆內好幾天。我幹嘛要住在那些猶太移民蓋的脆弱紅頂歐式新房?他們根本沒有在這種氣候下生活的經驗。但我身為猶太人權律師,怎麼可以理直氣壯地住在一棟巴勒斯坦人被掠奪的房產裡?好在有菲妲,她能繼續保存她族人殘留的一切回憶,同時也能減輕我的罪惡感。」

塔瑪的聲音聽來很激動,就我看來,那是因為她不但正試圖理解自己方才所言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她也在試圖理解自己。

我們靜默不語好長一段時間,三人就站在那兒試圖爬梳各自對歷史、根源、放逐、權益等種種議題的解讀,藉此構成各自的人生觀。我自己也嚐過無家可歸的痛楚,但自我離開孟加拉後,便將其包裹在我替自己創造的浪漫表象裡。我不願住在孟加拉人群集之處,我想要展翅而飛吸收外來文化。雖然心頭偶爾會泛起一股自憐,但身為少數族群就像是處於一種特殊地位,意味著我無須遵循社會現況,可以盡情表現自己,人們雖會覺得我有些怪異,但只會將其歸咎於我的異國背景。自離開故鄉孟加拉之後,我在許多國家生活過,多數時候我都很享受這樣獨特的地位。

我並不羨慕這兩位對我而言十分重要的新朋友的生活。此刻在這美麗的露臺上,她們分站我兩側。一位從小以難民身分在自己的國家成長,憎恨著占地為王的猶太移民;另一位則是清楚意識到這裡雖名為家鄉,但她其實是個移民。世上多數人總把青春純真視為理所當然,殊不知塔瑪對自我身分的認知已迫使她提前成長。塔瑪才剛滿三十歲,每天日以繼夜地工作,電話響個不停,她不分日夜隨時願與客戶交談。她永遠隨傳隨到。她們兩人都成熟得太快,套一句巴勒斯坦詩人穆里.巴爾古提的話,「還來不及成年,童年便自他們手中隕落。」

 
這裡原本是我家/士林王家都更抗爭告白
文、圖節錄自心靈工坊
圖/心靈工坊提供
當家園以都市更新的名義被強迫拆遷當官員說:「都更有這麼多優惠,你們為什麼不參加?」城市的金權遊戲,正在吞噬你我

內容簡介:

士林文林苑王家事件,是台北都市更新爭議中的代表性案件。「建商沒有徵求我們同意,就把我家劃入都更範圍。」2012年3月28日,市府派來的怪手拆毀王家那一刻,家人和聲援者還在屋內。作者王端霙抱著祖先遺照與牌位悲憤走出屋外,目睹祖厝變瓦礫。沉澱三年後,她以王家女兒的視角,寫下小市民被迫成為抗爭者的故事。本書記錄了王家與政府、建商間的鬥智、官司、膠著壓力,也寫下與聲援者之間的溫暖交流。

作者介紹:

王瑞霙

士林王家人。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所畢業後,任職室內設計師與大學兼任講師。原生家庭的祖厝捲入都更風波,她的父親、叔叔、姑姑、堂弟、表弟等因此被告上法院;二ま一二年祖厝遭市政府強拆後,她放棄原來平實的生活,重回老家與家族成員走上守家的抗爭之路。抗爭過程中更進一步感受到家族與這塊土地的記憶和深厚情感。站在前線,她既承受了政府對待公民的粗暴手段,也體會到社會給予王家人的支持力量。事件落幕,她決定要為這三年來走過的路留下記錄。

搶先試閱:

第二章:摧毀

第二節:我家變成瓦礫:聲援者蜂擁而至

我不知道房子何時會被拆掉,所以隨時注意聯盟與堂弟、堂妹的臉書。前一個星期,堂妹在臉說上說房子後面來了兩台怪手,一台對著我們家,一台對著嬸婆家,感覺隨時準備要來拆屋,而且三月十九日台北市政府已對外放話要準備拆王家。這段等待的日子對我們王家來說十分煎熬,尤其是住在那裡的三叔叔(王爸)一家四口,每天過得很不安。

有一天,我看到堂弟在臉說上留言:「早上起來發現自己還自己的床上而不是在警察局裡,感到很慶幸。」我很心疼他們,埋怨政府為何要讓我們受這種痛苦。

聯盟與學生,以及台南藝術大學的林暉鈞教授,三月二十一日到市長家裡抗議陳情,卻被警察趕走。二十二日中午,三叔叔上飛碟電台接受鄭村棋訪問,說明我們家的強拆危急。二十五日晚間,苦勞網在嬸婆家採訪三叔叔與嬸婆。二十六日早上,我們邀請專家學者在家門口開記者會說明,廖本全老師語重心長說:王家若拆了,就跟政府在大埔毁良田一樣,勸台北市長郝龍斌勿當建商打手來搶人民的家園。我堂弟的發言更令人心酸,他說:「我們只是一般沒有靠山的小市民,建商可以花錢買大篇幅的報紙廣告發聲,而我們沒有錢啊……只能靠這一些朋友幫忙。」我們期待電視媒體會幫我們發聲,讓大眾知道這事件,但中午的電視新聞只出現一串非常不起眼的跑馬燈,輕描淡寫帶過士林王家的事,而且主流媒體的報導立場完全偏向政府與建商,令人失望,唯獨非主流的媒體才有完整詳盡的報導。我開始不再相信主流媒體的片面報導。

市府說要幫建商代拆王家,卻告知強拆日期,我們像防小偷似的,天天處於戒備狀態,聯盟不斷在臉書上幫我們發布訊息。二十七日,接獲聯盟發出確認的訊息說晚上八點到隔日凌晨,市府可能會來拆屋,我與我家人晚餐後就匆匆開車回到士林老家,想要陪伴叔叔一起面對,一路上趕緊聯絡其他家人以及關心這事件的朋友們,希望他們有空可以來看看我們。

到了現場,已有聲援者和大批媒體在此聚集守候,人群中看不見三叔叔,他原本與堂弟去參加了一個談話性節目的錄影,但堂弟因收到消息所以先回來駐守。這裡來了很多大學教授,如黃瑞茂教授、石寄生教授等等,學生、民眾和聲援團體約三百多人;現場有幾個便衣刑警在監視我們,氣氛很詭異。

進入戒備狀態

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我們進入了戒備狀態。房子一樓到二樓的公共樓梯,窗外掛滿抗議布條和繩索,二樓則有朋友正在製做防禦工具,用木條將門頂住;牆面噴上郝龍斌「好好拆」的塗鴉,頂樓更是站滿了聲援的朋友,紅色油漆寫的抗議旗子,飄揚在空中常壯烈。一個好好的家,只是因為不願意參加都更,不得不走到這種地步,我想叔叔一定很難過。從頂樓望向後方建商工地,他們在在靠近文林橋的方向隔了一道圍籬,有如在戰場上敵軍的後方,工地內外搭著像作戰指揮部的棚子,我們看不見圍籬後方藏了什麼可怕的東西。

不久後林淑芬立委也來到現場關心我們,三叔叔回來後正與律師團對談,還有一群朋友在討論如何防禦警察的突擊行動與因應對策,大家臉上掛著笑容但精神已異常緊繃。

大家一直等待,直到凌晨兩點還未見警察現身,人群與記者並未散去,我們猜想警方可能要等到半夜部分人群自動離去後,再來拖走其他的人吧。

這時我們開始分配工作。王家有兩戶,即十四號的王爸家,和十八號的嬸婆家;我們安排人員在屋內和戶外留守,有些記者也跟著進屋。父親陪同叔叔、嬸嬸守在一樓,我和堂弟妹則守在二樓,大家井然有序走進屋內,經過一樓樓梯間,看著卜派已用鐵鍊把自己牢牢綑在樓梯欄杆。一樓和二樓屋內都塞滿人,大家就位之後便關上所有大門。

我們這邊有六道防禦空間。第一道是最外層的戶外與小院子之間,屋外有一位學生帶著口罩用鐵鍊把身體綁著門把,大門內同樣是用層層鐵鍊拴住。第二道是小院子空間,第三道是小院子與一樓客廳入口之間的落地窗,大家合力把大型沙發、茶几等家具堆砌在屋內落地窗前,做成一道阻牆,並用大型家具堵住所有對外窗戶,關上樓梯間的大門。第四道是樓梯間,在這狹小的空間裡大家手勾著手並排坐在樓梯上。第五道是二樓空間,三間房間與室內小走道都坐滿了人,我與堂妹在她的房間用衣櫃與矮櫃擋住房門,堂弟和幾位記者守在他房間。堂弟的房間窗戶朝著正面,可以看到留守在外的聲援者,而堂妹房間的窗戶則面向鄰棟民宅,另一間小房間朝屋子後方,可以看到建商工地。第六道防禦是頂樓空間,有幾位聲援者在冷風中守護在那裡。

在這漫長等待中,一群我不認識的陌生人開始討論著兩戶王家的防禦優弱點,他們說嬸婆家三面空地易攻難守,而我們這邊比較好守;他們猜測警方會先從嬸婆家下手,攻破了再集中警力分兩路圍攻我們家,一路從頂樓往下進攻樓梯間,另一路從大門口進入,但他們必須先清除屋外前方的人群。

在場有許多第一次參加抗爭的朋友,每個人的表情都很不安,比較有經驗的朋友為了安撫大家不安的心,開始帶著我們手勾著手,提醒我們遇到警察抬人時,身體要放軟,增加警方抬走人的難度。我們雙手握拳把大拇指藏在拳頭裡,因為警察會扳開大拇指,手一痛就會鬆開,他就可以輕鬆把人拖走。大家互相提醒說,警察可能會把大家拖到車上載走丟包,所以包包不要離身,被載走後可以再一起回到現場幫忙。這個場景讓人感觸良多,我們以作戰的心情面對恐怖的對象,而這對象竟然是所謂的「人民保母警察大人」。

清晨四點多,我們聽到外面傳來數台摩托車的聲音,像飆車族一樣在外圍呼嘯而過,夜裡聽來格外刺耳。他們的行徑像狩獵的狼,在前街與後街以王家圍為中心一直打轉,外圍的朋友打電通知,說這是一群警察騎摩托車在觀察我們。才沒多久,警察終於出現了,消防灑水車也到現場,準備灑水驅離群眾。守在外圍的朋友開始不停喊口號:「強拆違憲!和平守護!」屋內的朋友教我們一起唱都更受害者戰歌,趕走當下的恐懼。

都更的受害者,勇敢站出來,為了我們的家園,不怕任何犧牲!反迫遷,爭平等!我的同志們,為了我們的家園,誓死戰鬥到底!

守在一樓小院子的幾位原住民朋友,一邊觀察後方工地的動靜,一邊唱起小米酒之歌。

我看到守在小院子的年邁父親,靠著牆打瞌睡。他平日習慣晚上九點就寢,如今卻被逼要站著休息,還要慮身旁聲援者的安危,我感到心疼。

我們前方開始有警方部署,後方透過工地圍牆下方的縫隙看見許多人的影子在晃動,表示對方要開始行動了。

 
留下我一個人/愛的剖析
文、圖節錄自自由之丘
圖/自由之丘提供
我寄予你一記飛吻。如果你愛我,我將會康復。

內容簡介:

一名罹患肺結核的女子,獨自搭乘火車前往療養院。她心中珍藏著一份愛情,是她可以痊癒的希望。幾天後,她收到男子的一封信,開頭寫著:「我要結婚了……我們友誼常存……」,於是她寫下一封封不會寄出的信。

作者介紹:

瑪賽兒.梭維若

1900年生於法國北部靠近比利時邊界沙勒維爾(Charlerille)城,在取得文學教師資格後,還未開始教師生涯就染上肺結核,一輩子只留下一部作品,34歲時病菌帶走了她的生命。

搶先試閱:

找不回的愛的證明

1930年11月7日

「你看這不就是一個愛的證明?」火車的節奏不斷加強這個句子。好冷;我試著睡一下,蜷縮在角落裡。──怎麼會這麼冷!──這列火車為什麼出發了?做傻事時會有的焦慮緊壓著喉嚨;我離開一份脆弱的幸福,再度回到療養院;真傻。這幾個禮拜我有過些許歡愉,有喜就有悲,我應會得到不少痛苦。

「你看這不就是一個愛的證明?」我重新看著前一天晚上向我訴說這個句子,那張痛苦的臉。我從交疊的影像中看到同一張臉,緊依著我的臉,眼裡含著盈盈淚水,對我說:「嫁給我,然您終究會變心……」我希望能重新上演這一幕,好來親吻這張臉,並說:「我不會變心」。但世事無法重新來過,而這個句子,我也不該將它說出,因為我不懂得在適當時機說話,亦不懂得使用適合語氣。我太容易激動,為了不讓自己失去理智,我便強悍起來。要怎麼做才能讓別人感受到情感所引發的震撼,就在其確切發生的當下?讓我們在這句堅定又甜蜜的話語中睡去:「你看這不就是一個愛的證明?」我寄予你一記飛吻。如果你愛我,我將會康復。

等我病好後,你將看到一切都會很好。我喜歡稱你為「你」,反正你不在這裡。我不習慣這麼做,這好像是禁止的:能這麼做真棒。你認為會有這麼一天,我可以稱你為「你」嗎?等我病好後,你再也不會覺得我的脾氣不好。我是生病的人。你跟我說病人都會儘量對身旁的人更溫柔些;你還對我舉例說明。我不喜歡在說教的你;你讓我想打哈欠,而且,你若對我有所指責,這是因為你沒那麼愛我了:你拿我跟別人比較。病人都很溫柔,可是我,我卻累垮了;我所有氣力都消耗在要不停對那些聽不懂的人說:「謝謝!」然而你,你要一聲「謝謝」做什麼?你無法了解,因為你不能夠體會。我問過你,如果你,一連八天就好,都沒有睡,你會是怎樣心情。你回答說這不可能發生在你身上,但這應不好受。顯然你無法了解。此外,我知道:當我們在鄉下時,你並不快樂;你比較想留在巴黎,你的女性友人在那兒。你於是急著離開,覺得我很煩。你看,這又是件非我所願的事情:我以為請你來會讓你高興。在巴黎,你會更加體貼……而你也會覺得我比較體貼:她在那裡。而且你不喜歡病人。我想,你應會贊成把病人通通關起來消滅掉。你自己應來生場病。

「你看這不就是一個愛的證明?」這句話有什麼好相信的?我知道你不再愛我了。你刻意到可笑地迴避對我說:「我愛您!」你不會對我做任何承諾。可是對於獨自遠行的我而言,如果可以安心地在你的愛裡得到慰藉,將是何等美好。我需要這份愛:我希望當我痊癒歸來時,還能再找到它。確定有一個人還在繼續愛他、等他,其餘一切對這個人都只是過往雲煙且擧無輕重,這對一個病人是多大的幸福:他會感到他原先告別的生活注意到他的缺席;他無法想像一個新的未來;跟過去的驟然決裂使他虛弱又痛苦,他對「接下來」所要求的,就是能更美好地延續之前已有的。

我希望能將昨晚的回憶如護身符般留在心裡。讓我們閉上眼睛,讓幻影回來。就像人在作夢時一樣:身體保持不動。

我愛你。

我所愛的你的缺點

我在想著你。你有著我不喜歡的牙齒及喉嚨低笑聲。你的眼睛會微微眯起,像是要貫穿對談者的心理,讓他知道你把他看得很清楚。你的嘴唇在像是黑掉了的牙齒上微微翹起,你整顆頭會自己往前移;你就是這副模樣,當你在發表一樣你新發現的偉大理論,或是當你找到方法,把人家原來美好的想法,引導成庸俗的情感;你就像一個不願任人擺布的小生意人。你這副德性讓我好是尷尬:你在自曝其短。但是別人不可以發現這個小毛病,甚至加以批評:我將會非常兇悍。你有時會在你自認陌生的領域裡,做一些奇怪的評論。你用「這很簡單」這四個字,來貶損一幅畫、一部音樂作品、一首詩。你似乎想藉此重新站穩陣腳,因為剛才被比自己偉大的事物給比了下去;你是如此害怕自己會去附庸風雅,而否定你所感受到的美好。這些我都知道而且我不喜歡。但若有人對你的品味及聰明才智存疑,我會如同自己被污辱般地嚴厲回應。你有點自負,你會偷偷用滿意的眼神在鏡子裡瞄自己一眼,你經過一個女人的時候會將身子挺直,用偽裝的冷漠打量她;她要是看你一眼,應該會覺得你不錯;如果有人跟你談起一個女人,你會打斷他的話問:「她漂亮嗎?」我覺得你很好玩,害我很想擺出嘲弄的微笑。但是別人不可以說你「花心」;你的缺點是屬於我的。它們是我在不斷檢查你的時候,一點一點找到的。你有這些令我不舒服的小毛病,但我不要你改變。我有幾次邊笑邊說起這些,我不想惹惱你,也不想給你建言。我只是要你知道我所知道的;而且,與其你試圖表現成不是你原本的樣子,我寧願你向我揭露所有你不好看的地方。我會喜歡它們,因為它們是我的。其他人不會認得它們,而就是這一點將我們結合於世俗之外。沒有什麼比弱點與缺點更吸引人了:我們就是經由它們進入所愛之人的靈魂──一直被掩蓋在想和別人一樣的欲望下的靈魂。就好比一張臉,別人看到的只是一張臉;但是自己卻精準地知道,鼻子會在什麼時候不再繼續完美線條,而是悄悄斷掉,勾勒出平凡的鼻子;我們自己知道,皮膚上的痣近看其實是腫大且帶著黑點。我們發現眼裡的斑點有時會使眼神渙散;還有變成嘴唇特徵,那多出來的一毫釐。這些細微的不協調,我們想親吻它們勝於那些完美,因為它們是可憐的,而也是它們使這張臉不是別人的臉。

 
閱讀筆記
水田裡的媽媽/致勞動的母親們
聯合報/李欣倫
《水田裡的媽媽.上》書影。 圖/南方家園提供

推薦書:楊渡《水田裡的媽媽》(南方家園出版)

此書由兩條軸線構成:一者是父親病危、全家商議是否開刀,因而聚首細數父親「風神」的過往;一者則是顧盼家族往昔,聚焦於想脫離貧困農村、生命大落又大起的父親,以及頂替父親坐牢、從農婦轉為鐵工廠「頭家娘」的母親,這讀來令人淚流的家族記憶,正映照著台灣的近代史:土地改革的五○年代、本土產業興發的六○年代、「家工廠」林立的七○年代、經濟狂飆而人們瘋狂作著發財夢的八○年代、追求自我認同的九○年代。每章皆以父親的老病起始,意味深長對照著不同時空的個人史哀豔(離鄉、入城淘金、向高利貸借款、黑道討債、躲債跑路;奮力一搏重新站起、成功後的蓋厝買名車),以及不同時代的大事紀(農村三合院、女工、田僑仔、大家樂),「此時」父親的衰損映襯「彼時」個人史/大歷史的興衰和轉變,藉由老病與青春、臥床與奔忙相互交錯的敘事線,暗喻了永恆的古老智慧;也是最末章名所揭示的「真像一場眠夢」。

在這場追夢、夢碎又再築夢的如夢人生裡,最觸動我的還是書名所召喚出的畫面:「水田裡的媽媽」不僅具象了農業時代終日勞動的母親,更指替父親頂罪、暗夜遭通緝而躲避於水田裡的苦難的母親。此一於水田中浮現泥濘面容的母親,正是作者創作的原點。

楊渡筆下的母親看似溫柔實則勇悍,三年內努力攢錢還清三、四百萬債務,在父親動念「娶細姨」時,奪刀要脅父親,橫眉怒目同時奮力守護四個孩子,硬是不讓酒家女進門;從只知農事的婦人「轉型」成鐵工廠人人信服的「頭家娘」,她的個人史想必也多少複寫了彼時多少台灣女人的艱苦與辛酸,如她穿戴齊整、牽著稚子去賭場尋覓丈夫的身影,恐怕是許多母親的集體記憶,又如當她替父親入獄,同房女犯直言「這監獄裡有一半是票據法進來的」;「為男人犯的罪在受苦」的苦命女子,而這些女子的身影同樣映照著「轉型」的台灣,在經濟奇蹟然後是「錢淹腳目」的輝煌史背後,究竟有多少女子曾暗夜逃亡、獨自哭泣,又隱藏了多少賣地、高利貸、跳票、躲債等流離失所的悲慘故事,正如作者所謂「一個零點零幾的農工經濟的增減,都可能是無數家族的流浪遷徙,輾轉飄泊,無數孩子命運的上升,或者沉淪。」這些包容男人在外奮鬥與成敗的母親們,也恰是作者所謂的七○年代「台灣中小企業成功的奧祕」。

楊渡以素樸的文字回眸家族曾經流離、曾經風火的歲月,由此折射出他稱之「十倍速發展」的台灣社會背後的小民苦樂,在高速轉型的時代,幸而有那些站在水田裡、站在追夢男人背後的母親們,那些始終勤奮勞動的,母親們。

 
六顆花生米的養生哲學
蔡萬霖、辜振甫這兩位都是見證臺灣奇蹟的老前輩,而和他們同個世代的黃烈火先生,是和泰汽車、味全企業的創辦人,他晚年的「六顆花生米」養生哲學,值得分享。

霧霾:發展與環保 撕裂之痛
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身處社會的那個階層,近年來他們都同樣承受著「霧霾」帶來的傷害。他們希望能通過兩會代表來表達意見和建議,並最終推動中國政府、企業行動起來改變現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