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鞏固深化時期,兩岸經濟關係也面臨需求面、供給面、政策面和基本面的多種挑戰,需注入新的動能以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需求面挑戰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歐市場因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迅速萎縮,台商原有的「三角貿易」形式難以維持,需儘快將最終市場轉向發展潛力更大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增加兩岸經貿中的一般貿易比重。
供給面挑戰
隨著台灣製造業產品競爭力的下降,及服務市場開放及制度體制銜接遇到阻礙,兩岸經濟關係的供給層面也面臨現實挑戰。
近年來,大陸產業鏈日益完整且生產能力不斷擴充,台灣在相關產業的優勢已不再明顯,特別是台灣的面板、半導體等支柱產業開始將大陸廠商視為主要競爭對手,意味著台灣製造業對大陸的產業梯次轉移接近尾聲。
服務業方面,台灣服務業對大陸相對優勢主要集中在生產性服務、行銷性服務和知識密集型服務上。但近年來台商投資大陸的現代物流企業、諮詢服務企業越來越多,對醫療、資訊、藝術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投資比重卻一直較低。
生產性服務業台商在大陸服務業投資多為中小企業,雖有經營機制較靈活、發展較快等優點,但也有規模有限、影響力不大等缺陷,往往很難形成強勁的競爭力。
政策面挑戰
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兩岸執政當局都有推動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意願並出台大量政策,取得豐碩成果。但近兩年來,由於兩岸政治互信不足,政策分歧擴大。
台灣執政黨推出一系列旨在分散對大陸經濟依賴的政策,包括吸引台商回流、嚴審赴台投資陸企、建立兩岸協定國安審查機制,以及在2014年7月底經貿國是會議共識中體現出的向「先國際、後兩岸」推動經濟整合的轉向等,都影響到兩岸經濟合作的深化。台灣在野黨對兩岸經濟合作的部分抵制也有所增強。
基本面挑戰
目前在兩岸經濟均處於結構轉型、增長減速的背景下,兩岸之間經貿增速也會受到限制。大陸經歷持續30多年的調整增長,人口結構和要素成本均發生明顯變化,經濟增長放慢成為必然趨勢。台灣當前所處的後工業化階段則決定其經濟走勢將呈現中低速增長態勢。
從台灣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看,未來也很難有高速增長:一是台灣社會多元化特點的重要後果就是缺乏凝聚社會共識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台灣任何黨派都無此能力。
二是對大陸企業的高度防範與限制破壞了市場自動平衡功能,資金出多進少妨礙經濟發展;三是產業結構轉型緩慢,資源配置不合理,人才供需不協調;四是少子化傾向名列世界前茅,長期人才供給短缺。
為推動兩岸經濟關係發展渡過「深水區」,建議:一、改善兩岸政治關係,繼續擴大政策鬆綁;二、加快兩岸產業轉型升級,積極開拓大陸內需市場;三、創新兩岸經濟合作模式,優化兩岸資源配置;四、兩岸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聯繫,共同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本文摘錄自將於5月20日出版的《2015年投資台灣藍皮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