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組織主管中空化 新海歸派人才翻紅


【黑麵的攝影之路】集結專業攝影師黑麵部落格精彩文章,給你最獨到的攝影教學,還有無數的美圖分享。 【維京童書報】提供童書各樣資訊,以及優質童書的精闢解說和導讀,讓您隨時掌握好書,豐富孩子的閱讀生活!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5/06 第2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組織主管中空化 新海歸派人才翻紅
Nike VS. Adidas 足球鞋掀起商業機密風暴
 
組織主管中空化 新海歸派人才翻紅
文/黃麗秋
香港商天力亞太顧問台灣區執行總監吳素鈺
繼小米科技執行長雷軍、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等網路大腕相繼來台,高調表示要協助台灣年輕人創業,甚至直接以百億、千億的銀彈攻勢搶人後;兩岸三地最大的線上旅遊網站「攜程網」也將關愛眼神投注在台灣大三、大四的學生,開出海選千餘位技術人才,可獲得高達新台幣4千6百萬元年終獎金的豐厚條件,來吸引台灣優秀的學生到對岸工作。由此可見,陸企搶人大戰已從職場轉到校園,從檯面下浮到檯面上。

為何陸企來台徵才能搔動國內職場人的心呢?香港商天力亞太顧問台灣區執行總監吳素鈺從實務經驗指出,台灣近年來承受全球經貿自由化帶來的政治、經濟環境急遽變遷的挑戰,反觀國內的職場環境卻籠罩在產業前景不明、薪資低迷的陰霾中。

「對企業而言,面對大市場的低霾,每個企業都越發需要用更好的人才,爭取更多的業績。問題是,對具備全球視野的優質人才而言,他們不會將自己的舞台限縮在台灣,而是以全球作為舞台,企業主不容易留住他們。」她說。

人才想往外跑,外企向內挖角,讓企業人才如疊疊樂般,這裡被抽一塊,那裡被抽一塊,凸顯出組織根基不穩,搖搖晃晃不知何時會崩塌的狀況。

吳素鈺分析現今企業或組織容易不見的3種員工。首先是普進入社會的新鮮人,他們成長於網路時代,頭腦聰明、資質又好,但通常希望以有趣、自由的方式追求學習成長,不喜歡過於傳統、受約束的環境,所以要找到合適且真正能夠適應產業,又有長期留任意願的人才是可遇不可求。其次是年資約3至5年的青年才俊,在學識、經驗、才華等各方面樣樣好,但他們普遍嚮往到知名外商企業擔任要職,累積國際視野與跨國經驗,不然就是希望被派駐在國外分公司,本土企業主不容易遇到,同樣是可遇不可求;再者則是經歷豐富、工作技巧純熟,但已達屆齡退休的人才,選擇離開職場。這一群人又可細分出子群是屬於績效以及體力都不如年輕人來得有競爭力與衝勁,企業或組織因變革而予以優退,也會改變組織的生態。

主管中空化教練協同培育主管吳素鈺表示,從天力的實際輔導經驗來看,由於到國外工作機會增加,員工異動頻繁,加上企業之間的併購事件不斷,也導致企業正面臨主管中空化的衝擊。也就是組織中高階主管因家庭、健康因素或選擇創業、赴國外就職等職涯規劃而離開。她指出,一個人的職涯初期都是先求穩定以培養實力,等到累積實力後,後面則靠著不斷的變動來獲得更高的薪資、掌握更多的資源,視野自然更為寬廣。以目前中國大陸的急速發展,勢必吸引很多人才前往找尋機會。但衍生出的問題就是,多數組織裡的潛力人才卻還沒有準備好接班。

「所以企業最急迫的是察覺組織裡具備潛力的人才,並且提供一套完整訓練,這完整訓練包括:領導方式、管理技巧、溝通、激勵等,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成長,好實際應用在工作上。」她說。企業可藉由內部篩選或委外專業顧問的方式來導入「教練」機制以輔佐這群接班人。讓他們在拼搏時,有人可以給予提醒與踩煞車,更在他們受挫時或失敗時,有人可以予以肯定與激勵。無形之中,也會降低企業用人失敗,造成損失的風險。

新•海歸派人才招募新選項

「企業除了察覺內部的潛力人才外,我也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有一群40歲至55歲擁有跨國企業工作的國際化經驗,也歷練過不同業務性質的單位,更具備純熟地帶領團隊的領導能力,這一批新海歸派的人才投入人力市場。」吳素鈺說明。

她表示,新海歸派願意回歸到國內就業市場,一方面可能是厭倦了國外空氣、水源污染的惡劣生活環境,另一方面則是想陪伴並照顧家中高齡的父母。「我們從一個人的職涯來看,20、30歲工作時都是全力以赴,心中多掛著一幅世界地圖,以全球為舞台,非常拼命地爭取到金錢、頭銜。但到了40、50歲歷練過後,經常會回過頭來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更多時候是希望能多陪伴家人。」吳素鈺說。

這群人對企業而言,可帶來實務的國外工作經驗,挹注組織有創新的做法。「這年紀的職場人在體力都還處在高峰,加上擁有多年的職場歷練,頗能掌握帶領團隊的技巧,是企業人才招募新的選項。」她說。至於為何在此刻,企業主在人才選用上必須改變思維,調整心態呢?吳素鈺再提出另一個觀察年輕世代對工作的態度來說明。

她指出,這代年輕人對於工作的企圖心、職涯的規劃已明顯地呈現兩極化。一邊是對自己的未來很有想法,也知道方向在哪裡,趁著大三、大四即積極取得各式認證資格、爭取企業實習機會、參加渡假打工等方式來增廣見聞,提升外語能力等;但另一邊卻是不清楚自己的志向,也不願意去做多方的嘗試,結果就是隨波逐流,畢業進入企業後埋怨只能領22K的薪資。當然,對企業主而言,前者絕對是組織積極爭取的人才。問題是,這類人才炙手可熱,相對的他們對雇主品牌、薪資報酬、企業的發展性、產業的遠景等也會多方比較更仔細盤算,所以說是可遇不可求。

回過頭來,「為了家庭、親人而回歸國內人力市場的新海歸派,經歷豐富、高度自信,企業主只要在管理制度上多一點彈性,領導上多一些尊重,會讓他們感覺到足甘心而願意與企業長長久久。」她表示。

陪他一段大叔大嬸變超級戰將

企業主又該怎麼做呢?吳素鈺指出,企業主除了追求績效導向的思維,還應該認認真真地把「關心員工」當做是一件重要的事。

尤其是針對將為組織裡重要的員工或主管,更要能全盤關照他們的身心靈生活平衡,這樣才能留才又留心。舉例來說,上述員工與主管會面臨照顧高齡的雙親,或者分擔照料臥病在床的父母親,陪伴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時候。「其實企業主有許多方法留住這樣的知識財產在公司中,首先考量是不是可以讓他們請假去處理這些家中的困難插曲;再者是不是可以讓有長久需求的員工,採用彈性的上班時間,讓他們可以有比較從容的時間來把家裡的事處理好,我相信他們會在其餘的時間上更努力地工作。又或者,企業主可不可以讓他們用兼職或外包的方式來負擔部分的工作,讓他們能自由調配時間與顧客聯繫提供服務。在國外不管是企業主或顧客都能習慣這種工作模式。當然,企業還是要有配套措施協助。例如,定期召開共同參與的會議、定期做績效追蹤、跨部門業務合作會議等。」

此外,人是情緒的動物,也是團體的動物。難免會有情緒需要抒發、宣洩,更會有人際關係的衝突、家庭關係的不協調等問題,在在都需要給予支持與協助。在專業的教練輔助之下,大多可以回到原來的工作熱情。在職場上,再出發。

吳素鈺從實務經驗裡,歸納出員工最容易在職場遇到的情緒風暴,而需要尋求諮商的3大問題包括:1.職場適應問題;2.主管溝通問題;3.職涯規劃問題;而在個人方面的3大問題則以1.工作/心理壓力;2.親子/父母照顧;3婚姻或交友等。「我們就曾碰到一個case,是由於主管一句無心的埋怨的話,讓部屬聽了遲遲難以釋懷,而必須藉助我們諮商來化解。看似不可思議,但就是會發生而影響到團隊運作而必須處理。」

她說明。所以,天力的服務包括:工作生活輔導、管理者教練、學習與發展、向外轉職諮詢、危機事件管理以及健康教練服務等。「之前不是發生了德國廉價航空副機師疑似心理問題擔心工作不保,而導致空難的悲劇,如果企業可以早點察覺就可以避免悲劇產生。我們的顧問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有著不同的培訓和文化背景,幫助企業與員工發展應對工作生活壓力的策略,以促使員工的身心健康。」

短打人才策略企業失血自傷

「企業現在面臨很大的競爭挑戰,假如對人才策略仍舊採取短打形式,只想縮減福利、壓榨員工,終究還是傷到自身的體質,人才不斷流失。所以,企業創造正向的工作環境,良善體質的組織,並且重新認識人力市場的重新組合,包含中階人才的短缺與新海歸派,進而採取軟性但是堅定組織目標的方式來領導來關懷並照顧員工,這才是長遠的經營之道。」她結論地說。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5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Nike VS. Adidas 足球鞋掀起商業機密風暴
整理撰文/潘俐婷
2014年巴西世界盃足球賽,讓全球球迷津津樂道除了梅西(Lionel Messi)、「C羅」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等球星外,他們腳下球鞋也不遑多讓。一款由Nike研發名為「Magista」足球鞋,採用Nike Flyknit技術,因其強調提升貼合度、觸球感以及抓地力,重新改寫了足球鞋的外觀與性能。

「Magista」的幕後推手正是Nike的足球鞋設計總監鄧尼斯. 德柯維克(Denis Dekovic)。然而,同年9月,他與馬克.邁納(Mark Miner)、馬克.多爾斯(Marc Dolce)設計師跳槽到Nike的競爭對手Adidas,並將於今(2015)年9月接手Adidas在布魯克林所建立的創意設計中心(Creative Design Studio),研發新款運動鞋。

設計師來來去去本不足為奇,但12月Nike在俄勒岡州(Oregon)法院正式對3位前設計師提起訴訟,指稱3人在離職前就將公司的產品設計圖、未上市新品、行銷策略等機密資料洩漏給Adidas,當中包含Nike創意廚房(Nike Innovation Kitchen)的設計概念,並求償1千萬美元的賠償金。對此,3名設計師反駁Nike的不當控訴,表示他們並無做出任何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由於他們的創意空間不斷被公司扼殺,才會決定選擇離開,另謀他就,更指控Nike侵犯他們的個人隱私權、毀謗等不實言論。

Nike控訴︰員工計畫性跳槽洩密

依據美國當地媒體《奧勒崗人日報》(The Oregonian)的線上報導,在Nike所提出長達50頁的控告書中,指出3位設計師是有計畫性地跳槽到Adidas。

疑點1. 離職前私下動作頻繁

首先,在這份Nike控告書中,陳述在2014年4月時,這3人就決定創立一間屬於他們自己的工作室,最後讓這獨立品牌足以和全球市場相互競爭。但由於缺乏資金,他們最後選擇到Adidas所屬的布魯克林設計中心工作,並在同年9月一起離開Nike,就此與Adidas展開新的合作關係。

然而,在他們3人決議離職前,便開始密謀竊取Nike內部的重要機密資料,例如:數千件的專利檔案,包含未上市的新品、行銷計畫、統計數據等,利用這些作為與Adidas利益交換的籌碼。

因此,為了規避偵查,他們在2014年4月就停止使用Nike公司帳號,但仍繼續使用公司的iPhone手機與筆記型電腦來相互交談,這時邁納表示不應繼續使用公司設備,建議改用WhatsApp進行私人通訊,並且刪除所有的電子郵件與手機簡訊。根據控訴書,就在他們將離職的3天前,多爾斯還email給邁納一份未上市產品的設計圖檔案,這是公司為贊助球員所擬定的草圖,當中更包含許多公司的機密檔。最後離職前,邁納與多爾斯2人在歸還公司電腦和手機時,將裡面的所有對話內容都清除銷毀,但德柯維克卻過於自信只毀壞硬碟部分,並沒有清除內容,認為Nike難以恢復裡面的資料。Nike最後還是復原了這些資料檔,並將之作為3人不當行為的控訴證據。

疑點2. 違反「競業禁止協議」

Nike表示此3名設計師都曾簽署競業禁止協議(Non-compete Agreements),內容為防止離職員工獲取內部商業機密後,跳槽至競業公司,藉以避免危害公司利益。因此,此協議明令禁止設計師在工作期間及離職後1年內,不得與Nike直接競爭的公司有所接觸與合作。再者,員工任職期間與離職後2年內,有責任義務保護Nike所有內部資料,並禁止私自複印、移轉他人、引用以及出版等商業用途。

Nike控訴德柯維克當時身為Nike的設計總監,公司為了讓他無後顧之憂,支付5萬美元協助他全家人搬至義大利居住;然而,Nike卻指出在2014年3月時,Adidas副總裁布萊恩.弗雷斯塔(Brian Foresta,亦是Nike前執行長)就曾找過多爾斯、德柯維克2人談過日後職涯規畫,並表示未來有興趣與他們合作。同年4月,他們3人曾向Adidas提議成立設計工作室,Nike認為Adidas於布魯克林創立設計中心的計畫,根本就是抄襲公司「創意廚房」設計實驗室的構想。之後,他們在任職期間就開始擔任Adidas的設計顧問,多次接觸Adidas相關人士,也將公司內部正在規劃的運動、足球等產品資訊與未來策略都洩漏給Adidas。

另外,根據全球球鞋網站《Sole Collector》報導也透露,Nike從復原3人的信件中,發現德柯維克私自對外出售他自己以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為靈感所設計的「月球漫步鞋」(Moonwalker)系列作品,還預計在2015年與2017年推出發行。Nike認為因公司保有其智慧所有權,控訴他竊取公司的商業機密,也違反當初他與公司簽署的開發設計合約條款,擅自與Adidas以及其他投資人合作,來藉此發展「月球漫步鞋」的相關計畫。Nike表示這3人選擇在2014年9月一同離職,其目的是為了展開2015年9月Adidas的創意設計中心計畫,一旦之前與Nike所簽訂的禁止競爭協議期限已到,即能夠與Adidas正式建立合作關係。

疑點3. 購買粉絲數製造假高人氣

此外,由時尚網站《The Fashion Law》對於Nike控告書的相關報導,表示還有一項質疑3人造假的不名譽指控,內容為Nike經由數位鑑識,指出即使3人曾負責過Nike相關籃球、慢跑鞋以及足球鞋等重要鞋款設計工作,但明顯地他們還需要吸引到更多資者的注意。於是在2014年5月,他們和Adidas人士有初步的交談過後,這3人在自己的Twitter以及Instagram社交媒體上開始花錢購買粉絲人數,Nike表示當中就有85%的假粉絲數比例,3人藉此企圖在設計圈內創造出自己的高人氣、提高知名度。Nike還指出,Adidas向3人承諾一旦Nike發現他們不忠、欺騙的行為,Adidas願意負擔被起訴的相關費用。

員工反控:公司侵犯隱私扼殺創意

面對外界質疑德柯維克、邁納與多爾斯毅然從Nike跳槽到競業對手Adidas的原因,以及Nike的多項控訴,根據全球財經新聞網站《Quartz》報導,這3位設計師宣稱:「當初決定離職的主因是無法忍受Nike的企業文化,扼殺了創作設計的空間,讓我們難以自由展現出創造力。因此,我們希望1年競業禁止條款期滿後,可以透過Adidas的創意設計中心,盡情發揮我們全新的設計理念。另外,我們承認在離開公司前,有和Adidas交談過,也承認辭職後有將一些以往的作品當作範例給Adidas看過。然而,對於Nike的諸多指控,我們並沒有竊取、洩漏或是出售任何公司商業機密給其他人。此外,我們在任職期間也沒有做出損害公司利益的不當行為。」

並且,3人表示他們在Nike工作時,盡心盡力地付出他們的時間、熱情與努力,甚至超過自己原本的期許,常常工作第一,家庭其次。他們自始至終都對公司保持忠誠,絲毫無欺瞞行為,正因為尊敬Nike所有人,他們表示永遠不會做出傷害公司的事情。針對Nike控訴德柯維克私自對外出售「月球漫步鞋」的產品設計。德柯維克反駁說明,在2012年簽訂「競業禁止協議」之前,他已經和好友麥可.傑克森開始規劃這項鞋款的設計,且合約期間並無企圖出售、發行這項設計給任何人。

另一方面,《路透社》也報導了Adidas的回應,表示他們不會去抄襲Nike的設計,也對於3人過去的計畫、工作經驗不感興趣,公司未來將持續專注於運動用品產業的發展,而這才是公司最重要的目標。因此,他們計劃建立一間全新的工作空間,希望這3人未來能為公司帶來更創新的產品設計。

嚴守商業機密 離職漂亮轉身

3位鞋款設計師從全球運動品牌龍頭Nike跳槽到競爭對手Adidas,原本單純的離職演變成一連串洩密風波,雙方告上法庭撕破臉。依據俄勒岡州當地《波特蘭商業日報》(Portland Business Journal)媒體報導,Nike向俄勒岡州法院呈遞訴狀書,並查驗了27項電子設備,然而,法院研判有關被告不當竊密行為,Nike仍無掌握到任何可起訴的證據。另一方面,3位設計師也否認Nike的指控,並控訴公司侵犯隱私權,Nike則認為具這些設備資訊的所有權。目前該案未判決定奪,後續仍持續發展中,而3名前設計師的跳槽事件,現階段雖還未看出其威脅性,但未來相信對Nike市占率將有所影響。

值得省思的是,就公司的立場而言,辛苦培育多年的員工,離職後為競爭對手工作,且是否洩漏公司商業機密,自然為敏感的話題。尤其處於競爭激烈的時代,為保障公司智慧財產權、降低成本損失的風險,管理員工遵守保密及競業禁止條款,即為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例如:Nike就耗費150萬美元建立一套商業機密保護系統,教育員工確保商業資訊不外洩,公司才能保有產業領先創新的地位。除此之外,公司也必須建立完善的檢舉制度,經由外部單位加以調查內部的不法行為,因為使用過的任何設備都會留下記錄,而這些證據將成為日後控訴的關鍵點。

至於以員工個人立場來看,基於職場道德與尊重公司智慧財產權,無論在職時或離職後,嚴守商業機密才是王道,也能讓自己漂亮地轉身離開,迎接下一個職涯階段。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5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