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自動分層儲存技術,可以讓SSD與傳統硬碟組成的混合架構,同時兼顧效能、容量與總體持有成本的需求 這是一個不平衡的世界,極少數富人占有絕大多數的財富、少數幾家領導品牌廠商占有整個業界絕大多數的利潤……,類似的,這種由80/20法則所描述的不平衡現象,在IT儲存應用領域也是普遍的情況——儲存設備的大部份效能,其實是由一小部份應用所消耗。這也是說:絕大多數的應用其實都不會耗去太多I/O效能,所以我們只需為那少數極耗I/O效能的關鍵應用,準備少量高效能儲存裝置即可,至於其他應用的儲存需求,則可用便宜的低價儲存設備來滿足。
混合儲存的效益——把高效能裝置用在刀口上 從儲存裝置本身的特性來看,SSD效能高,但單位容量成本也高;傳統硬碟單位容量成本低,效能也相對較差。
以80/20法則來看儲存系統的配置,採用全SSD的配置是不合理的——由於實際上只有一小部份應用會需要SSD的高效能,不分應用緊要與否、一律給予SSD資源,顯然不合成本效益;但傳統的全硬碟配置也已逐漸不敷使用,傳統硬碟雖然足以應付I/O需求不高的一般應用,但受先天架構所限,必須透過組成大規模陣列的笨拙方式,才能拼湊出關鍵應用所需的高I/O效能,為了一小部份關鍵應用的高I/O需求,往往必須耗費數十臺甚至上百臺硬碟組成陣列,即便滿足了I/O效能,但也耗費了大量空間與電力,顯然也不合乎效益。
因此為了兼顧效能與成本,同時使用SSD與傳統硬碟的混合儲存架構,才是當前IT環境最合理的做法,在儲存設備中混用小比例的SSD(一般來說占總儲存容量10∼15%即可),即足以因應一小部份關鍵應用的高I/O需求,其餘應用則透過傳統硬碟來提供儲存服務。
自動分層技術讓混合架構真正實用化 就原則來看,同時使用SSD與傳統硬碟的分層架構,是最合理與最具效益的儲存配置。但在實務上,這種混合架構將面對如何將各式各樣的資料放置到合適儲存層的困難。
理論上,我們可使用人工來進行分層儲存配置工作,由MIS預判各主機應用程式的I/O需求,然後分別配置不同層級的儲存資源,並視I/O運行狀態的變化來調整儲存資源配置。
然而這種人工調整儲存資源配置的方式,對於個人端或極小規模的應用環境或許適用,但對於企業IT環境實際上是不可行的。
首先,企業環境規模龐大,儲存系統必須服務數量眾多的主機與應用程式;其次,各主機與應用程式的I/O需求會隨時間而變化。面對數量眾多、且會隨時間變化的前端主機應用程式,為了讓儲存資源維持在最佳配置,將必須持續追蹤各主機應用程式的I/O負載變化,並針對I/O負載變化,頻繁地調整儲存配置,這將帶來非常龐大的管理作業負擔,遠超過人工作業所能負擔的程度。
因此唯有透過自動化的分層儲存與資料遷移技術,才能讓分層儲存架構真正步入實用化,由軟體來執行I/O存取負載的追蹤與統計工作,並依照預設政策或演算法,自動在各儲存層間遷移資料,從而自動讓整個儲存資源的配置達到最佳化。這也就是說,如何「自動化」,才是分層儲存的關鍵。
閱讀全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