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不小心摔壞東西、損傷東西,而且次數應該不少。對自己的無心之過,孩子其實也非常後悔和難受,甚至感到恐懼。這時候父母應該採取包容和安慰的態度,而不是批評和指責。批評和指責不但於事無補,還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疏遠。以後如果又發生同樣的事,他們可能就會想隱瞞父母,結果就不知不覺養成孩子愛說謊的壞習慣了。
當孩子犯了過失,剛好是機會教育的良機,因為這時內疚和不安會讓孩子急於求助,他們所明白的道理就更印象深刻。此時,父母應保持冷靜,不要簡單粗暴地訓斥他,也不要裝作毫不在意,應該和孩子當場講清楚道理,指出彌補過失的方法,讓孩子從過失中學到有價值的東西。
★先弄清楚孩子的立意
有時候,孩子可能是因為好意才不小心犯錯,這時候,父母的包容就更加重要。務必要做到在包容中教育孩子,真正讓孩子吸取教訓。
當孩子本意正確,但是方法錯誤的時候,父母應該先對孩子的初衷給予讚美,然後幫助孩子分析他到底錯在哪哩,教他正確的方法,如此才能讓孩子從生活中機會學習。
受到父母賞識、包容及教育的孩子,會在愉快中接受父母的建議,還會記住自己的過失,並在以後逐步改進或改正。所以就算孩子不小心損壞了家裡的物品或家具,父母也不要對孩子發火,應該給他們包容和安慰。告訴孩子:「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不過,以後必須注意哦!」
有時候孩子是出於好意卻做了壞事,造成很大的損失,這時候要控制自己的脾氣真的不容易,但是你還是要冷靜下來後再告訴孩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是你的方法錯了,結果讓父母非常傷腦筋,以後應該這樣…。」
★善待孩子的過失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孩子的成長就是不斷減少過失的過程。善待孩子的過失,其實也就是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讓他避免再犯同樣的過失或錯誤。作為父母,無論孩子所犯的過失是大是小,都應該努力以心平氣和的心境來對待,暴怒之下對應孩子不但於事無補,還會傷害孩子稚嫩的心靈,更會掩蓋了這個過失的本質,讓孩子搞不懂重點在哪兒,反倒讓孩子一錯再錯。
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如果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責罵、懲罰,不但無法讓孩子改正錯誤,反而會讓孩子更膽怯、退縮,或者產生叛逆、攻擊等不良心態。所以,包容孩子的過失,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孩子的過失,幫助孩子分析過失何在,並指出改正的辦法。如果父母能包容孩子的過失,那麼孩子也會學會包容他人。如果只是對孩子暴打一頓,不可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可能讓孩子從父母那裡學會了武力解決問題。
孩子的心嬌嫩得像一株剛露出頭的嫩芽、一朵出綻放的花蕾,要父母加倍呵護。面對孩子,父母必須用一顆博愛寬恕的心去包容他們的過失,用更恰當的方式去處理問題,正確引導他們的人生方向,他們就會踏入健康成長的光明大道。
★如何面對孩子的過失
●原則一:體諒孩子的過失
有時候連父母都會出現過失,更何況是不諳世事的孩子呢?面對孩子的過失,父母要學會控制怒氣,以平常心對待,把它看成正常現象,這些錯誤都是孩子在成長中不可避免的。
●原則二:區別對待孩子的過失
孩子的過失分為偶然性和主觀性。偶然性過失一般都是孩子無心之過,例如不小心打翻牛奶。面對這類過失,父母要原諒孩子,幫孩子分析和解決問題。
而主觀性過失,主要是指孩子由於故意或判斷失誤造成的過失。孩子犯這類過失的主要原因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他不知道這種行為是錯誤的。面對這類過失,父母一定要嚴肅認真,跟孩子講清楚過失與危害何在,督促孩子改正。
●原則三: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有的父母性子特別急,孩子犯錯時,不給孩子解釋的時間和機會,先打罵一頓再說。其實父母這種做法是很自私的,打罵孩子僅僅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怒氣、緩解自己的情緒,絲毫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有時孩子犯錯並不是出於本意,而是想幫助父母做點事,只是由於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不夠才犯錯的。例如有個小女孩本想幫父母洗碗,卻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如果父母不聽孩子解釋就打孩子,只會打擊她想幫忙的積極性,以後孩子再也不會幫父母做事了。
●原則四:教孩子學會自我教育
有時孩子無意犯了錯,還沒等到父母批評教導,自己就開始後悔、反思並自我教育了。因此,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尋找原因並加以改正,這樣孩子會對自己所犯的錯更有深刻的認識,改正過失的自覺性也會更高,以後就會少犯或不犯同類的錯誤。
~以上資料摘自《不打不罵 如何教好孩子》成墨初◎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