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朋友小芳,和她的男友,眼看就快要分手了,竟然,還倆人跑去日本的名古屋玩四天!
「妳都要分手了,還和他一起去旅遊幹嘛?」朋友問。
「唔……。」小芳說不出原因。
「你沒聽過……那個殺人犯也是這樣和女友去日本旅遊嗎?」另一個朋友說。
朋友紛紛制止這個烏鴉嘴亂講話。
「唔……,」小芳說:「他…他在旅遊的時候,心情特別愉快。」
朋友們訝異著聽著小芳說。
「也對我特別好!」
這時候,有一個朋友發言了。
「哈!那麼,你們應該多去旅遊一點,感情就會愈來愈好囉!」
「唔,」她說:「可是回來以後,沒過幾天,他又會開始嫌東嫌西、罵東罵西、摔東摔西,又會開始說我是一個很差勁的女朋友!」
朋友們靜默。
「旅遊的時候的他,是一個不一樣的他。」她幽幽的下了結論。
好特別,你碰過這種人嗎?
後來深入了解,才發現,小芳的男友的原生家庭,父母吵架不斷,只有在旅遊的時候,會「暫時和好」,全家一起平和的旅遊,但旅遊happy幾天後,回到家,又是吵吵鬧鬧了。
「你們又不可能永遠都在旅遊!」一位朋友說:「總是要回到家的吧!」
「妳說對了,我其實不想和他去旅遊,我好希望能夠『反過來』,他平時對我好一點,不要等到旅遊才對我好!」小芳說。
一個家庭,只有旅遊的時候才快樂,那,寧可反過來,是日常的時候快樂,不需要旅遊。
但,因為小時候,父母吵架不斷,才去旅遊,所以養成了「旅遊就不吵架」的習慣,一直藉旅遊來緩和情緒--不過,一個人不可能一直在旅遊,而且,旅遊也不是萬靈丹,終究是要面對。
你也是「旅遊才快樂」族嗎?
小心!如果你是,或你的朋友是,那,趕快清醒,趕快清醒,別繼續太過冀望旅遊可以改變你們的關係。
—
現代人,戀愛對象愈來愈不穩定,結婚愈來愈晚,離婚率愈來愈高。
你努力工作10年、20年……就算只是「小資」,也不希望你努力累積的小財產,落到任何你不希望的人的手上!
一毛錢都不准!
就抱著這麼一個理念,好課城請來已經有多本在信託相關著作的「信託一姐」劉憶娥老師,來為大家深度討論信託在使用上的奧妙。
信託這個字,大家不陌生,因為最近台灣的媒體炒作蔡依林信託20億,男友「別肖想」,因為,就算蔡依林結了婚又離婚,老公無法分到這筆信託的任何部份。
信託的妙用,不只這個,多年來,坊間已經有很多「實例」──
尤其在香港,信託流行於香港人,主要因為香港沿襲英國的金融制度,對信託較為重視。譬如香港知名藝人梅艷芳不幸於40歲因罹癌過世前,她知道,她的母親可能會亂花錢,因此將遺產全部托予信託基金,每月提供7萬元給母親,另外還支助哥哥和妹妹的兒女讀書至大學畢業等等。這招顯然有效,因為不到五年後,梅艷芳的母親果然試圖向法院提出訴訟,一次取得所有遺產,但,多次上訴都敗訴。
信託很完整的執行了梅艷芳的遺志。
另外一個知名案例,香港藝人沈殿霞,去世之前,特別設立4億元信託,擔心涉世未深的女兒被男友騙走財產。後來果然也發生女兒交往外籍男友而後分手,在信託的保護下,沈殿霞的遺產穩定且安全的供應著女兒的生活至今。
反觀台灣這邊,每一個人,包括小資女、中產階級、白領,辛苦打拚10、20、30年,最後總是天真的深深相信「最好的狀況」,也就是,你的親人總是知道怎麼使用你的錢,甚至會去依你的想法使用你的錢──殊不知,中間的漏洞甚多。
只要一個不小心,你的錢,就會落在你最不希望的人的手上。
到底,信託在現今的新世代的愛情觀、家庭觀的底下,代表什麼「新意義」?
一般人,就算只有幾百萬、一兩千萬,還可以如何「活用」信託?
信託的下一步,還可以怎麼靈活運用?
歡迎報名這一堂課,「信託一姐」劉憶娥老師盼能和一群有智慧的小資上班族一起深入研討信託的更進階妙用,限額5~8人,歡迎點擊這裡儘快報名。
(圖片來源: Ernie lin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