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快閃」,較多的是逃避心理

 
每週 二 出刊.2014.06.24
 
本 期 目 錄 簡介/舊報明細
張老師月刊438期
「快閃」,較多的是逃避心理
「回憶細節」最能忘卻傷痛
《培養孩子6個生涯成功的禮物》
【不宜錯過的】
時尚【-4℃涼感POLO】↘399
比它牌省百元!【吸排+除臭】清爽一整天!
當期簡介 

張老師月刊438期

*本篇文章由《張老師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當期文章 

「快閃」,較多的是逃避心理

文字=李偉鳳 攝影=李昌元

對企業環境或職務內容的認知和感受不佳時,「快閃」似乎是年輕上班族最直覺的選項。

快閃就可以解決問題?
快閃可能有幾種原因,比如對工作內容不滿意,或是有其他重心,對工作無法全心投注。另一種是瞭解該產業環境後發現不符志向,當機立斷地離開,不互相耽誤。

比較令人擔心的一類,是在接到有挑戰性的任務時卻退縮了,或是不願意面對。

怎麼說?當一項任務的動機、操作方法和目標被清楚界定,但接到任務的人卻做不來或表現不如預期(其實這種狀況很常發生)。重點是,他對自己表現不如預期的反應是什麼?有的人會逃避,甚至用各種方式掩蓋自己的不足,或是把情緒轉嫁到其他地方。對個人而言,這種模式很可能反覆上演。要知道,不管到任何地方都可能遇到相同的困境,如果一味逃避,就沒辦法在職場上長久立足。

因為不相信自己做得到,克服困難的動力便不會產生,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讓當事者原地踏步或快閃。

員工快閃,對企業絕對是負擔,而員工本身也得考量,不斷快閃也是消耗自己的能量:第一,損失年終。雖然可能領完年終才快閃,但是接續的下一份工作的年終就會打折扣。第二,找工作期間沒有收入,消耗時間和金錢成本。這些都是快閃族必須承擔、面對的。

在決定快閃與否前,我個人有幾點想要提醒:
一個是我相信開卷有益,很少有一塊土壤裡面完全沒有任何養分。甚至在沙漠裡,都可能找到方法開花結果;反過來說,企業對於不穩定的職場經歷也會心存戒心,尤其對於非新鮮人來說,影響尤大。

另一點,是否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暫時沒有,就好好待下來。若是常覺得公司對不起自己,就像本來無一物,「到處」惹塵埃,會讓自己很辛苦。

有沒有完善的職涯規劃或根本沒有規劃,其實還在其次,關鍵在於當自己獲得一份工作後,真的要去思考、掌握的,是如何面對這份工作,如何對得起自己;有沒有勇氣和信心在這個領域裡面追求到一個程度。通常我們都在傳承與學習中去獲得、吸收這份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如果沒有久任,很難擁有足夠駕馭的能力、突出的表現。

不過,有一點一定要注意的,如果發現公司違法,就一定要快閃。

職場上的教導,隱微卻又具體
一個職務所需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很難一蹴可幾,企業必須投入時間訓練和交接,因此,快閃對企業來說很消耗能量。

年輕朋友可能會在意公司有沒有提供學習資源,覺得沒學到東西便漸漸喪失動力。不過,要知道企業徵人,不外乎是有新職務或舊職務出缺,是有需求才聘僱新人,所以不會對人置之不理、讓人很悶。雖然職場上看起來沒有老師可以向你一一介紹,一步步帶你入門,但企業絕對不會緊閉學習的大門。

職場上的學習和學校填鴨式教育不同,而且現在的學校教育,也開始講求實務、溶入和參與、共同創作;在職場上,有時候必須主動觀察、積極請益,自行整理脈絡和開拓學習的管道。

我年輕時遇到一位主管常說:「你們都是公司培養出來的人。」當初我不以為然地想:「你培養我什麼?」後來才發現一個品牌的形象經營,是過去所有前輩打拚出來的。培養或許不是主管直接灌頂,但是當自己接下公司的其中一棒,就代表了是公司跟品牌的一分子,這會獲得業務對象的信任與接納,換句話說,得到的是一個機會;因此,這些年來,反倒覺得老東家對自己的培養,從拿到名片的一刻便已經開始。

別把工作過度期待和理想化
我們常聽到,職場上要跟「對的人」,如果跟到一位幾近完美的、為團隊承擔很多的主管,的確可以向他學習。但也有一種情況是,主管和幹部、組員的能力是互補的,因為他需要你,你就有機會做出成績。如果你每天都在想:「誰是對的人?這單位沒有對的人、沒有人可以帶我」,就可能隨時都會想要離開而錯過很多學習機會。

另外,大部分人都有一種理想:領高薪,同時可以遊山玩水。

興趣和工作是不是需要完全結合?同樣的風景每天看,還會不會是風景?

舉例來說,我住在河邊大廈的高樓層,房子有一大片透明窗,視野極佳,原本以為高樓層沒蚊子、視野好又安靜。住久了便發現,蚊子沒比較少,大面積窗戶在颱風時容易進水,而且會蓄熱,但是掛上厚窗簾隔熱,便看不見風景了。此外,高樓層使用輕隔間,隔音效果不佳──當時深深企盼的夢想,數年後,夢想變成夢魘。

工作何嘗不是如此?每一種選擇和美好的外相,背後都有它必須要承擔的責任和壓力。
心理資訊文章 

「回憶細節」最能忘卻傷痛

文=連芯 攝影=李昌元

每個人都有情緒地雷,那些令自己困窘、憤怒、悲傷的記憶,不僅難消去,也常常不請自來。美國伊利諾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如果能在負向記憶來襲時稍稍運用技巧,情緒便能紓緩。

一般人面對負向記憶時,最常用的情緒調節策略是「壓抑」和「重新評價」。「壓抑」是指「刻意忽略」或「避免回想」,就短期切斷情緒而言相當有效,但對長期消化該經驗,卻沒有正向助益。

「重新評價」則是轉念看待經驗,長期的效果雖好,但需要高度的認知功能與意志力,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做到。

伊利諾大學的學者則針對「轉移記憶焦點」此新策略進行實驗,發現當激發負向回憶時,若能將焦點從情緒(難過、憤怒),轉向事件細節(當時有誰在場,旁邊的人在做什麼等),情緒較能有效紓解,不需「壓抑」地逃避、切斷記憶,是簡單也有效的情緒調節方式。
書籍介紹 

《培養孩子6個生涯成功的禮物》

書籍簡介
生涯之路並非一定要正經八百,一切盤算清楚再上路,
但總要走得好玩、有趣又能達到目標,

作者歸納出一個公式:
學習+專業+人際+品格+抗壓+規劃=成功
協助青少年深耕六大能力,邁向成功!

人生充滿了機會之門,有如愛麗絲夢遊仙境,
要不要敲這扇門?你是否準備好了?

42年來輔導了七千多位個案的「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張德聰博士,
將諸般磨練視為人生的厚禮,身體力行,突破困境,
本書呈現他輔導、培育學子的心得,
以及對於社會趨勢、生涯發展的觀察、分析與建議,
邀請父母、老師及所有關心青少年的人,
一步一腳印,陪伴孩子走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作者簡介
【關於張德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曾任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原中國輔導學會)理事長及秘書長、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秘書長、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張老師月刊社社長、救國團臺北「張老師」總幹事、國立空中大學教務長、輔導處長、教學媒體處處長、生活科學系主任、臺北學習指導中心主任。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SFBT)專業訓練師;知名企業(中鋼、台電、臺銀、南亞、華碩等)受邀講師。現任救國團主任暨「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理事長、政大心理研究所及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副教授。

《培養孩子6個生涯成功的禮物》
〈三人行,必有我師〉(摘錄)
張德聰

生命中的恩師
我很感恩一些老師,他們都是我的生涯貴人。小學五、六年級要補習,考初中,我爸爸那時生意失敗,家裡很窮,哪裡有錢補習?放學我就自動把書包收好,準備回家,那位老師叫住我,我說:「我沒有錢補習。」老師說:「你爸爸會跟我算。」我就這樣白白補了兩年,等我考上初中,問爸爸:「你有沒有跟老師算?」爸爸說:「老師沒有跟我提。」像這樣的老師是我一輩子感恩的,他很尊重學生,施恩予人也沒有說什麼,就是去關心家裡沒有錢的孩子。

我初中有一位老師是臺大中文所的博士,他很會教,引發了我對國文的興趣,那時國文一學年下來,我記得寫得都對啊,可是他給我打99分。我問老師:「老師,我不是100分嗎?」老師說:「國文沒有100分的,這只是代表你會,我們要謙虛一點。」讓我一輩子學習即使都答對了,也不是100分,凡事都有改善的餘地。

高中我當班長,對學校有些不滿,訓導主任提過好幾次,要把我開除或退學,但是導師會議經常否決他的提議,竟然還選我當畢業典禮模範生,這位訓導主任很有雅量,接受了導師們的決議。後來,我到救國團當「張老師」,有次潘振球主任要我代他對全省高中訓導主任工作講話,我的訓導主任正好坐在下面,我很感謝他,他說:「你不要辜負我對你的苦心喔!」

大學時,也有很多老師值得感恩,一位東京帝國大學的醫學博士教我們「語言心理學專題研究」,雖然只有一學分,他常常花三、四個小時和我們討論,讓我們眼界大開,拿心理學的好書給我們看。以前年輕不懂事,我們還去他家把他的好酒喝完了,但是他毫不在意。他說:「當老師,就是願意花時間跟學生在一起,陪伴學生成長。」這句話也影響我很大。

我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是吳武典老師,他尊重、包容,我的論文要完成時,他花了很多時間修改,令我感動,老師的用心影響我後來指導學生論文,也一定要在最後關頭用心付出。

我博士班的論文指導教授劉焜輝老師,是出了名嚴格,很多同學都很怕他,我在他身上學習到他對學生的尊重。我跟班上同學討論,希望上完一門課程可以寫成一本書,他很高興,鼓勵、支持我們,也和我們討論,後來那本書賣了好幾萬本。與劉老師討論論文時,我常超出預定的進度計畫,他就說:「我們去喝咖啡。」同學都很羨慕,說老師怎麼對你那麼好,他說:「對有準備的人,我們當然要尊重;對還沒準備好的人,一定要叮嚀他。」

我永遠記得這些老師照顧學生的典範。
活動快訊 

【不宜錯過的】

【不宜錯過的】
享讀一夏

全館75折;訂購繪本書5本以上優惠7折(非團購)
親臨門市購書折扣後滿1,500元送一本停版書,
購書折扣後未滿1,000元,若需郵寄,需付郵資80元。
個人親臨門市訂購月刊,新訂戶優惠1,560元,續訂戶優惠1,499元
活動時間:103年6月1日∼6月30日
聯絡電話:(02)2369-7959轉220謝小姐
門市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25號B1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八點半∼下午六點(中午不休息)

※請上讀家心聞網 http://www.lppc.com.tw
※張老師文化FB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lppc.com.tw
前期文章 全部歷史文章
出刊日期 出刊主題
2014-06-17 不留白,就是加分打工族
2014-06-10 適性,職涯的基石
2014-06-03 黃明鎮:珍惜敗部復活的三十秒
2014-05-27 相愛的理由
主編推薦  
建商不能說的祕密
最美味的下酒菜缺它不可!
夏日保養最容易忽略的部位
找工作和找男友的5個原則
我要訂閱這份報紙 我要取消這份報紙 訂報說明
.本電子報內容由 張老師月刊 提供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中心
廣告刊登消費者保護兒童網路安全關於PChome徵人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c PChome Onli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