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從威尼斯雙年展「百科殿堂」談起


【雷驤.Pocket Watch】以畫像當底片,將城市風情片片拼湊、凝聚生活原味,生命風貌即在此刻現形!! 【美麗佳人時尚電子報】不僅告訴你最新流行服飾與美容訊息,更要讓女人看見自己,發現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典藏藝術網_首頁 典藏藝術網_今藝術
2013/08/15 592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期索引
□ 從威尼斯雙年展「百科殿堂」談起
我們的雙年展經驗,如果不是在一開始,也會是在後來任何時候,透過各種檔案才逐步建構起來。在雙年展場景之中,真正百科全書式的閱讀總是延遲發生。

□ 華格納大爆炸
在1972年由史澤曼策展之前,卡塞爾文件展只是一般靜態的視覺藝術展,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包山包海。史澤曼將當時最具顛覆的偶發藝術、福魯克薩斯派(Fluxus)等行為藝術通通放入了卡塞爾之後,為策展觀點帶來了新革命。

□ 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
一整年與藝術家蒙塔諾(Linda Montano)近身束縛在一起卻不相觸碰;一整年不做藝術及不參與任何藝術活動;十三年創作藝術但不公開展示......
《典藏新書講座》
風火林泉:
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

日 期/2013.9.27(五)
時 間/晚上7:00
主持人/與談人:南方朔(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講者:高千惠 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
 

 
本期精選

克洛依與艾什Oliver Croy and Oliver Elser|弗瑞茲387件建築模型The 387 Houses of Peter Fritz 紙板、複合媒材 尺寸依場地改變 攝影/高子衿

從威尼斯雙年展「百科殿堂」談起 top
文/游崴

檔案學、民族誌與全景觀看

158位藝術家,4,500件作品,這次「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主題展「百科殿堂」(The Encyclopedic Palace)首先展示的是驚人的數量。但我其實是讀了上一期《典藏.今藝術》的文章才真的知道這一點。在展覽現場我並不真的感受到這個數量。可能是雙年展的例行規模已讓人感覺遲鈍了,不管是100或158位藝術家、2,000或4,500件作品,都完全是巨型的展覽語境。我們看到從綠園到軍火庫,作品被完整地部署在所有角落,沒有一間純粹在技術層面上無用而空著的展間,而場外的平行展則不斷在威尼斯的小巷弄間增生據點。懾人的尺度早已是雙年展歷史的一部分,1968年藝評家阿洛威(Lawrence Alloway)對威尼斯雙年展的一篇評論中,已描述了其體制的巨大,如何創造了一種「新的規模、速度下的國際藝術溝通」(註1),即便當年阿洛威所遭遇的,仍不及今年雙年展的一半規模。

「百科殿堂」是在一個極大化的體制中,生產著一個極大化的主題。它是展覽體制自身的歷史鏡像,只因大多數的雙/三年展從來就很接近一本翻開的百科全書。也因為如此,大多數的威尼斯雙年展經驗似乎都有點類似,總是趕在極有限的時間消化不可能消化完全的作品,展場中的說明文字從即時導覽,或成為事後索引(我們並感激主辦單位的貼心,將那些文字完整收錄在那一本並不太貴的導覽手冊中)。零散的感知總不免在事後藉由重新閱讀那些文字、拍下的照片,或翻書或查網路,才逐漸被脈絡化,「確認」了當時看到什麼,或原來錯過了什麼。我們的雙年展經驗,如果不是在一開始,也會是在後來任何時候,透過各種檔案才逐步建構起來。在雙年展場景之中,真正百科全書式的閱讀總是延遲發生。

數量龐大的作品要被配置在與往年一樣規模的展場空間,不可避免有了更多的混合並置,並多少回到了一種比較傳統的聯展型式,特別是在綠園內的主題展區。除了在入口正中央的榮格(Carl Gustav Jung)《紅書》(The Red Book)有著為展覽定調的宣言意味,其餘的作品都像是並列組合在同一層次,共時地浮現,很少能以個別的秀異性戳刺我們的注意力。即便為數頗多的泛靈論與神祕主義的作品各自有著深邃的宇宙圖式,但自給自足的語境,在如此巨型體制中卻變成了一種單元化的、微縮化的宇宙圖式所組成的集合藝術。面對同時湧現在眼前的各個平行宇宙,我發現很難有辦法專注其一。

如果強調集合的、並置的、共時性的、全景式觀看的經驗是本屆策展人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給我們的主題展基調,那麼可以觀察到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家館卻朝向了另一種近乎悖反的模式—除了越來越多藝術家個展之外,展覽本身也傾向於將國家館建築轉化為一個大型裝置作品,藉以鞏固作品語境的歷時感。建築內部隔間不再只具展示經濟上的意義,它們本身就是推動敘事進行的修辭設計,這一點在俄羅斯館、以色列館、希臘館、法國館等特別明顯—它們都是個展,也是單一的作品,並相似地採取了三部曲的格式。為了有效召喚敘事,單向的參觀動線即使不是限定也至少是潛規則。作品空間劇場化,全景式地看已變得不可能了,觀者的身體從一開始就被拉進場面調度(mise-en-scene),起點往往從場外漫長的隊伍就開始。在這種傾向上,最遠的一端是幾個異常空盪的國家館,例如塞普勒斯與立陶宛館的「oO」,觀者得繞了大半個體育館的空間,才慢慢意識到已經身在作品之中;而羅馬尼亞館則以偶發的身體表演重溯該館歷屆內容,最後演出者從後門出去,留下場中仍有些摸不著頭緒的觀者。

在主題展的全景式觀看之中,最引人注意的變成了那些佔據最大面積的集合作品,費胥利與懷斯(Peter Fischli & David Weiss)超過200多件陶土塑型,或是克洛依與艾什(Oliver Croy & Oliver Elser)收羅來的、由素人弗瑞茲(Peter Fritz)製作的387件建築模型。而平面影像也變成佔地甚廣的集合藝術,如地下漫畫家克隆(Robert Crumb)一字排開的207頁史詩《創世紀》(Genesis),或大竹伸朗(Shinro Ohtake)的60多本剪貼本。後者超高密度文化殘片拼貼,是整個展覽中最具份量的展出之一,但就像大多數的藝術家之書(artist book),大竹伸朗折疊進書頁中的次文化宇宙,只能是玻璃櫃裡的第一手文物,它們其實是無法翻閱的;克隆的《創世紀》則被相反地拆解為一整排裝裱畫作,但在展場中卻也很難真的被閱讀,只能全景式地看。不管是哪一種狀況,它們都被重新格式化為雕塑物,在剝奪掉傳統的可讀性之外,再以數量、密度與物質化的堆積來定義自身。

「百科殿堂」中微縮化的單元宇宙、巨量化的集合物件,一定程度繼承了現代藝術的檔案手法。回溯1930年代後半,杜象(Marcel Duchamp)曾製作了約三百件不同形式的《手提箱裡的盒子》(Boite-en-valise, 1935-1940),小巧的箱內收納的是其作品的縮小模型。杜象將美術館的概念壓縮為一個可以帶著走的手提箱,原意在戲擬藝術體制的典藏功能,但無法避免地,他的手提箱在日後不斷被美術館員認真地放進一個更大的玻璃櫃中,做為其藝術生涯重要檔案。此後,檔案型式在福魯克薩斯(Fluxus)及河原溫(On Kawara)、卡普羅(Allan Kaprow)及小野洋子(Yoko Ono)等藝術家手中被操作成歷時事件的紀錄,但仍未脫藝術家的個人創造物。真正對藝術家主體性產生改變的,是晚近開始出現的檔案藝術(archival art)—即藝術家作為收集者、檔案員、歷史研究者(甚至策展人),並直接定義自身收藏為作品: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圖集》(Atlas)與達波文(Hanne Darboven)的《文化史》(Cultural History)可能是這類型作品最著名兩個例子。而在歐美當代藝術中,以主題展模式來探討收集、累積、保管與歸檔等議題的策展則約自1990年代中期興起。(註2)最早的例子應是1997年的「深庫房」(Deep Storage),近年來較關鍵者為2008年恩威佐(Okwui Enwezor)的「檔案熱」(Archive Fever)。「百科殿堂」可視為這條脈絡下的又一實踐,但又注了一些新的向度。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八月號•251期。

 
CROSSOVER

2013年台北藝術節《華格納大爆炸》平面主視覺。(台北藝術節提供)

華格納大爆炸 top
文/耿一偉(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我想說的是,所有這一切都跟我的一次經歷有關:史澤曼(Harald Szeemann)的展覽『總體藝術的趨勢』(Der Hang zum Gesamtkunstwerk),我相信我做過的任何計畫,都可以追溯到這次的早期經歷。我認為他的展覽接近烏托邦思想。我看了這個展覽將近40次。我每天下午都會回到蘇黎士美術館,有時甚至為此翹課,這就是像背誦一篇很長的劇本,我對這個展覽非常癡迷。」同樣來自瑞士的當代策展紅人歐布希特(Hans-Ulrich Obrist)曾如此說道。

做為獨立策展人的始祖,當過1999、2001連續兩屆「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與兩百多個展覽策展人的策展巨人史澤曼(1933-2005),他對華格納(Richard Wagner)總體藝術的偏愛,如同他後來接受歐布希特訪問時,提及年輕時劇場經歷說的:「我開始從集體工作轉移到什麼都我自己來,這是一種單人風格的劇場,反映了我想實現總體藝術的野心。」

從「靜態」到「動態」的策展轉向

不過,在對1983年的展覽「總體藝術的趨勢」進行討論前,一點準備工作是需要的。首先我們得回顧一下,史澤曼那石破天驚的第五屆「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Kassel)「質問真實—今日的圖像世界」(Befragung der Realitat – Bildwelten heute)。我們都知道,在1972年由史澤曼策展之前,卡塞爾文件展只是一般靜態的視覺藝術展,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包山包海。史澤曼將當時最具顛覆的偶發藝術、福魯克薩斯派(Fluxus)等行為藝術通通放入了卡塞爾之後,為策展觀點帶來了新革命。不但獨立策展人的地位被確認,一種策展人將策展概念做為主導動機(leitmotiv),走出單一美術館空間並廣納各種藝術類型的巨型展覽(Grosausstellung),也開始受到重視。

史澤曼以動態的「百日事件」,取代了之前創始人柏德(Arnold Bode)靜態的「百日博物館」。照他的說法,卡塞爾文件展不應是「一堆事物的靜態集合」,而應該是「一個規畫藝術事件的地點,一個藝術家與觀眾互動的空間,一個不斷變化活動中的動態敘事過程。」更重要的,是史澤曼將日常生活的廣告、工藝品、民間宗教與精神病患的繪畫都納到文件展中,讓藝術向社會發聲,並將整個世界納到文件展來,再用策展來轉化世界。

在史澤曼所策畫的卡塞爾文件展裡,至少有兩個重點是與華格納的總體藝術觀念相關,一是不同藝術類型間的開放對話與碰撞,二是藝術不能孤芳自賞,必須「透過介入公共生活的實踐,才有可能展露自身。」(語出自華格納《未來藝術作品》) 以我收藏的「總體藝術的趨勢」於1983年底在柏林巡迴的展覽手冊來看,史澤曼已徹底地將策展態度轉化成形式了。這份展覽名單從18世紀初到1950年代,包括華格納、舞台設計師阿皮亞(A. Appia)、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杜象(Marcel Duchamp)、高第(Antoni Gaudi)、畫家馬列維奇(K. S. Malevich)、人智學家史坦納(Rudolf Steiner)、音樂家薩提(Erik Satie)、包浩斯劇場創始人史萊莫(Oskar Schlemmer)、建築師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舞蹈家拉邦(R. Laban)、殘酷劇場的亞陶(A. Artaud)、行為藝術家波伊斯(Joseph Beuys)與電影導演希貝柏格(Hans-Jurgen Syberberg)等60多位代表性人物,展出了建築、裝置、舞台設計、雕塑、繪畫、音樂、詩歌、文獻、攝影、行為藝術與電影等各種類型。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八月號•251期。

 
優惠推薦
 
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 top

作者: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 ;謝德慶
譯者:龔卓軍

謝德慶預見了我們的時代,他讓時間成為他的媒材。
-- Hans-Ulrich Obrist


一整年孤獨禁閉、無任何交流溝通; 一整年一天二十四小時,每個小時準點在打卡鐘上打卡; 一整年在沒有庇護、遮罩的街頭上生活; 一整年與藝術家蒙塔諾(Linda Montano)近身束縛在一起卻不相觸碰; 一整年不做藝術及不參與任何藝術活動; 十三年創作藝術但不公開展示 read more

     
訊息公告
訂閱Sense好感電子報送幸福感甜點特刊,享受甜滋滋!
【Sense好感電子報】關注旅遊、設計、美食,給你一種有態度的生活 Guide,一種實踐質感生活的方法。現在訂報有機會獲得 Sense「幸福感甜點」乙本!

為履歷加分,青年學子微實習
「年輕人缺的只是一個舞台、一個機會。」本著這個初衷,10年前,台灣微軟即率先推出實習計畫,每年提供100個名額,讓躲在象牙塔裡的大學生走出校園,面對未來。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