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老工業區 變身綠能與智慧創新區


【Sense好感電子報】給您新觀念,一種實踐質感生活的方法!旅遊、設計、美食,展現品味生活的價值與憧憬!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第182期】
2013.10.03每週四出刊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遠見雜誌網站│訂閱
 

老工業區 變身綠能與智慧創新區

【作者:林讓均】

西班牙巴塞隆納市Catalonia沿海,一塊名為Poblenou的舊工業區,100多年來因當地的工業盛況而曾被喻為「西班牙的曼徹斯特」,四處林立、時刻冒著煙的大煙囪催動了巴塞隆納的經濟發展。但這個占地近200公頃、巴塞隆納最大的工業區,卻在產業凋敝後,20世紀末期一度歸於沉寂。

 

    十年前,巴塞隆納市政府啟動了「22Barcelona」的都更計畫,讓Poblenou區搖身一變成為歐洲舊城區轉型的典範,也是西班牙數位創新密度最高的熱區。這個老工業區的復活之路,始自2000年。當時,巴塞隆納市政府成立一家名為「22巴塞隆納」的專責公司,計畫讓此區成為全球科技產業聚落,同時擘建七大創新園區,朝向多元創新、新舊融合的複合城市發展,抹除以往強烈的工業性格。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林欽榮指出,22巴塞隆納之所以能夠順利轉型,市政府的整合角色至為關鍵,不僅帶頭設立非營利的開發公司,並且有效出借土地來扶植小型創新企業,形成了智慧群聚效應。

轉科技智慧,都市實驗室啟動

    22巴塞隆納的都更方向與精神,就藏在名字中。「22代表『工業區』的地目編號,而則是數位智慧的意思,加起來正表示巴塞隆納從舊時代的工業區,轉型科技智慧園區呀!」在該區設計、起造一棟媒體育成中心「MEDIA-TIC」的當地建築師安瑞克(Enric Ruiz-Geli)說。

    安瑞克表示,近代的巴塞隆納歷經三次建築地景的創新。前兩次分別是因為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2004年的全球文化論壇。地點介於奧運村、論壇區中間的22@巴塞隆納區,正代表巴塞隆納的第三次創新,「而此次創新的意義,則在於結合 Smart(智慧)與Green(綠能)!」

    首先,22區以環保綠能、科技智能的嶄新思惟來全面更新「都市服務系統」,例如廣設智能電表、微型電網、公共自行車系統、太陽能電力裝置、地區冷暖空調系統等基礎建設。22區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可以A地借車、B地還車,目前分攤約15%∼20%的公共運輸量。

    「全球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s Global)執行長海塞梅爾(Sascha Haselmayer),與巴塞隆納市政府在22區創立了Urban Lab(都市實驗室),七年來協助該區試驗各種智慧生活提案,例如車位偵測系統。

    除了鼓勵市民參與城市創新,巴塞隆納市政府也有一個「著陸計畫」,在22區闢出「創業區」積極育成人才、企業。創業區中就有七大園區,分屬資通訊、媒體、生物科技、大學、企業、科技與大學等領域。的確,22區已經是西班牙匯集媒體、科技各種創新人才的知識型聚落,創造出不污染的全新產業。

    儘管還保留若干工業遺址,但現在22區隨處看得到綠地、福利住宅與公共運輸系統,並有大學城、當代藝術館,而飯店、購物中心等服務業也紛紛進駐。成為新世代商業、運輸中心的22區,近年房地產行情往往站上巴塞隆納的頂峰。

在全球城區改造、都市更新的風潮中,巴塞隆納的22巴塞隆納區實踐出另種Old Is New(舊即是新)的新價值,值得台灣各界前往取經。

MEDIA-TIC:一棟環保、科技 又經濟的綠建築

    今年才剛落成、名為MEDIA-TIC的九層樓鋼骨建物,是巴塞隆納這城市中最被認可的綠建築,去年剛拿到美國綠建築協會LEED金獎肯定。MEDIA-TIC做為22區中的媒體育成中心,與區內的媒體科技大學合作育成人才。號稱整棟建物可以降低75%的排碳量,MEDIA-TIC是怎麼辦到的呢?首先,該建物利用區域性冷卻系統,引用三公里外的海水,送入建築物地板埋藏的迴圈中,有效降低室內溫度,可降低25%的碳排放。

    而這棟被媒體形容是會呼吸的建築,外型古怪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有三面外牆搭著綠白色、塗有鐵弗龍的布幕,並運用ETFE材質,讓這些特殊布幕,能夠過濾紫外線,透光度達到95%,且能阻擋80%的熱度。靠著這種可調節光線、熱度的外牆布幕,可再減40%碳排放。走進室內,設計MEDIA-TIC的建築師安瑞克指著四周,表示建物中裝滿了感測器,哪裡有人、哪裡夠暗,哪裡才亮燈。

    況且,這棟建築裡外塗了螢光綠,天黑時可以發出自然螢光,所以光是照明巧思,就能少10%碳排放。「自然螢光的靈感來自水母,我們盡量向大自然學習!」安瑞克說,有些外牆布幕還藏有感測器,可以在中間充灌垂直式雲霧,用來隔熱檔光,而這當然是向雲借鏡。

    安瑞克說,這棟兩萬平方公尺的建物,造價2400萬歐元,每平方公尺也不過1200歐元(約一坪新台幣16.2萬元),其實跟一般房子的造價差不多!

 

…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More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www.gvm.com.tw

遠見紙本訂戶請按此立即升級VIP

歐洲老城
用綠做都更

商辦大樓
變身綠色新魅力

【作者:林讓均】


今年3月,歐盟提出「歐盟2020」(Europe 2020)計畫!揭示未來十年歐盟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策略,確立以後的經濟成長將是智能(smart)、永續(sustainable)且具包容力的(inclusive)。

    其中,最具體的許諾之一,就是歐盟27個國家將比照1990年的基礎,2020年前減少20%的排碳量。而占全球排碳量21%、能耗量達40%的建築物,當然被列在「綠化」優先名單中。但怎麼綠化,才能避免見樹不見林?老城密集的歐盟國家,選擇透過大規模的城區改造與都市更新,同步示範綠建築規格,並促使產業轉型。

    今年6月底,《遠見》與遠雄建設、交大建築研究團隊、工研院與資策會等單位走訪歐洲五個國家,包括英國、荷蘭、德國、瑞士與西班牙,見證若干歐洲老城區的變臉工程。

    不論走到哪裡、不論如何改造,綠能與智能始終是兩大關鍵字。想參考歐洲建築的綠色智能,得先瞭解他們「被動」(passive)的智慧。 走進瑞士最大的購物中心Sihlcity,除了驚豔於園區中已被改造成文創餐廳的造紙廠遺跡,消費者一定還會對他們的空調原理大感驚奇。

    原來,坐落於阿爾卑斯山腳下的Sihlcity抽取當地特有、長年維持14℃的溫泉地下水來調節建築物溫度,冬天供暖、夏天則降溫,不再需要太多電力進行外加式的加溫與製冷。這河水的一進一出之間,就幫Sihlcity省下近三成能源。

    往北走到英國,全球最大生態社區BedZED的房子甚至沒有冷氣、壁爐,全靠屋頂風帽與空間設計來帶動冷熱循環,使房子在不額外使用能源的情況下冬暖夏涼。

被動建築夯,生態城三意涵

    這一棟棟「被動屋」概念的綠建築,是推動環保的先遣部隊,但歐盟的企圖心不僅於此。「歐盟國家早展開以『生態城市』(eco-city)為主題的城市實驗!」前營建署長、現為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副教授林欽榮說,2002∼2005年歐盟就發起一個基金,從北歐的芬蘭到南歐的西班牙,跨緯度來支持生態城市的發展,「綠建築只是一個開始,而後會逐步擴展到社區,乃至於整個城市!」

    之所以以「城市」為單位,是因為21世紀是「都市的世紀」,聯合國指出,到了2050年全球將有高達75%的都市人口,屆時將面臨嚴重的資源短缺。「在這股不可逆的潮流下,只能透過都市更新來因應環境變遷,而歐洲絕對稱得上全球都更典範!」

    林欽榮說,近十年歐盟以「生態城市」為核心概念的都更計畫,至少有三個意涵:首先,當然是為了因應環境變遷;第二是在城市的改造中,也得到社會正義與政經平衡;第三則是藉機發展新技術、創新產業。這三個意涵好像三個支柱一般,撐起城市更新、更大的格局。

    相較之下,此刻也瘋都市更新的台灣,談得更多的卻是容積獎勵、硬體升級與外觀拉皮,缺少區域整體的長期規劃。

顧社會正義,都更列福利宅

    那麼,歐洲的都更案,到底長什麼樣子?先來看看皇家碼頭(Imperial Wharf),一座位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占地32公頃的水岸住宅社區。這個建案所在地曾經是一個瓦斯廠區,參觀前,訪客得先繞過好幾個破舊廠房、油槽及煙囪,以前根本沒有人想來住。但此刻,罕見地在市區保留10英畝奢華綠地的此項建案,卻正以生態社區的樣貌翻轉原本舊工業區的蒼白調性。

    「除了把工業荒地變住宅綠地,這個建案還富有社會意義!」負責該案的建築總監Graham Coule指出,近十年前,該區由市政府出面整合、變更地目,並委由建商開發為自由買賣的水岸住宅區,但條件是得保留50%的戶數做為平價公寓,讓一般人可用不同的優惠組合來買或租屋。

    因此,儘管水岸對面那排豪宅的房價一坪超過新台幣293萬,但較低收入的人仍可以平凡價位,與富豪鄰居們一起進駐這個擁有水岸公園、酒吧、旅館與大學宿舍的複合型社區。提供30%∼50%的平價住宅給中低收入戶或主要的營建工人,是歐洲都更案中常見的社福措施。

    「綠建築、高科技的環境基本上是比較貴的,但一旦提供福利住宅,弱勢族群就能參與、找到更多就業機會!」林欽榮說,這就是都市改造過程中的社會平衡。

產業轉型,老德國媒體港重生

    場景來到德國北萊茵州首府杜塞道夫(Dusseldorf)的媒體港(Media Port),這裡說的是百年老港重生的故事。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這裡本是專門載運鋼鐵、煤礦與工業物資的內陸轉運港,水路交通的頻繁造就了沿岸的繁華。但1960年代港口隨著工業沒落後,也開始了30年的產業轉型。

    現在,站在杜塞道夫市府辦公大樓「城市之門」望向港灣,雖不復見當年熙來攘往的商船,媒體港也不再有內陸運輸功能,但引人懷舊的船桅、貨車軌道與倉庫等碼頭景觀,仍大致保存著。


 …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More

 

【作者:林讓均】


你每天上班的大樓,夠節能減碳嗎?反正帳單公司付,大樓的能耗與排碳量往往被輕忽。

    世界著名的百年企業西門子,近年來致力於節能減碳的技術研發,其樓宇科技事業部指出,在所有種類的建築物中,其實辦公大樓最該節能減碳、努力空間也最大,「全球辦公樓宇至少還能節省52%的能源!」換句話說,大部分的商辦大樓白白浪費了一半以上的能源,卻不自知!

    不過,許多歐洲企業響應歐盟在2020年前削減20%排碳量的目標,另一方面要節能省「錢」,已紛紛翻新辦公大樓。

1.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總部
◎ 綠點子:通風井+中央空調.機翼外型建築.雙層立面玻璃

    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曾經在二次大戰後肩負振興德國經濟的責任,近年則推出優惠利率積極扶植再生能源產業。1960年代興建的幾棟辦公大樓,就在近年開始以「綠建築」規格翻新。其中一棟位於建築群西側、今年4月才剛完成翻新的15層挑高大樓,擁有機翼狀的流線造型,一旁還有個法蘭克福植物園。

    繽紛亮眼的西大樓,其實「綠」在骨子裡。由於窗戶採雙層立面玻璃,因此只要開窗就能在周邊形成冷熱循環,雙層玻璃間的溫度通常維持在10℃∼25℃。西南向的風可以順著機翼形大樓往東北方吹,形成一個壓力環,透過雙層玻璃帶動每層樓的氣流循環。

    KFW專案經理Axel Hinterthan指出,一旦裝設在雙層玻璃間的感測器偵測到冬天低於10℃、夏天高於25℃,中央空調就會被打開。由位於植物園旁的通風井吸入新鮮空氣,通過位於地下室的空調盤管、熱交換機,或加熱、或製冷之後,再送到貫穿大樓的通風井中,將處理過後的冷熱氣體送進各樓層地板,以進行空調。

    中央空調的整套動力系統由太陽能驅動。如果這樣還不夠力,才會輪到傳統的鍋爐、冷氣系統上場,而埋藏在各樓板間的水管也會有熱、冷水流動,以調整室內溫度。這棟比一般辦公大樓節能50%以上的綠建築,擁有4萬平方公尺的基地,卻只蓋了2萬7000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建蔽率只約70%,保留30%綠地,讓綠地上的活氧確保大樓空調品質。

2. 德國郵政DHL總部
◎ 綠點子:雙層立面玻璃.引萊茵河水做空調.樓板輻射冷熱系統

    位於舊西德首都波昂(Bonn)的德國郵政DHL總部大樓,是一棟162.5公尺高、41層樓的透明鋼骨大樓,就座落在萊茵河西岸。

    知名建築師Helmut Jahn設計了此棟科技感十足的大樓,讓兩瓣月彎狀塔樓合抱為一體,並採用巨幅挑高六公尺的玻璃帷幕攏成外觀構面。每個使用者都能從電梯、空中花園或從辦公室中,飽覽萊茵河景與周圍蓊鬱綠野。

    「玻璃」真的是這棟大樓最大的特色。除了大量引自然天光,降低照明需求,最重要的是,距離1.5公尺、防火材質的雙層立面玻璃之間,可帶動空氣冷熱替換,每九層樓是一個空氣垂直循環的單位。

    關閉雙層玻璃的暖房效果,使得DHL大樓冬天時就好像是一支超大保溫瓶。「不過冬天一旦氣溫低於3℃,還是得使用額外的暖氣系統,」接著,DHL工管顧問Uwe Moog指指天花板與樓板,原來裡面藏了許多密密麻麻、迴紋針狀的管線,總長達210公里。

    每層樓板的混擬土中都埋有管線,夏天可引100公尺外的萊茵河水,來幫大樓自然冷卻;冬天則藉著燒垃圾產生的熱能來補充熱水。這組樓板間的輻射冷熱水系統,可讓人類以最舒服的節奏,慢慢幫大樓調節溫度。

    引水入樓的綠點子,讓DHL大樓夏天自然涼,只有大老闆的辦公室與會議室需要額外加裝小型冷氣。儘管每平方公尺的單位造價達2000歐元(約合新台幣8.2萬元),但以雙層玻璃、樓板輻射冷熱系統為主的空調設計,能讓DHL大樓省下35%能源,深具長期經濟效益。

3. 英國Central Saint Giles
◎ 綠點子:陶瓷外牆.綠色屋頂. 回收建材

迥異於前兩者以「空調」為綠色商辦主題,位於英國倫敦西區的Central Saint Giles商辦大樓,主打特色則是摩登感十足的彩色陶板外牆,以及區域再造。

    建在舊國防用地上、今年5月才剛完的Central Saint Giles,造價高達1.8億英鎊,不單單只是商辦用途,還肩負了區域再造的功能。因此,這個建案充滿複合性格,除了4萬5000平方公尺的商辦空間,整個樓區還含納將近110戶私人住宅,以及購物空間、餐館、咖啡廳等公共空間。

    有著地標氣勢的Central Saint Giles,不只翻轉土地利用,也為倫敦西區帶頭示範了最新的綠建築規格。從2001年起建開始,這建案就大量採用環保建材,其中最創新的永續建材,則莫過於有著大片紅色、綠色與橘色等鮮亮色彩的陶板外牆。這些中空陶板夏天可以隔熱、冬天保溫,毛細孔還有保濕特性,可有效節省空調耗能。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More

遠見紙本訂戶請按此立即升級VIP

 

 

【4.4折起】訂閱《遠見》贈膳魔師不�鋼保溫保冷壺

遠見為您的幸福加溫
訂閱《遠見》雜誌二年24期+膳魔師不�鋼真空保溫保冷壺
訂閱《遠見》雜誌一年12期+膳魔師不�鋼真空保溫保冷壺
溫暖價2,280元起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More

【3.6折起】訂閱《遠見》贈旅狐耀格多功電腦後背包

讀遠見.能量不斷電
訂閱《遠見》雜誌二年24期+旅狐耀格多功電腦後背包
訂閱《遠見》雜誌一年124期+旅狐耀格多功電腦後背包
超值價1,980元起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More



吃了「莓」問題 揭露8大強效莓果
莓果的多種營養價值是幫助身體傷口癒合,或是自我修復的重要營養素,加上類黃酮化合物又具有抗氧化功能,因此在日常飲食中適量補充莓果就能延緩老化,保持青春!

銀髮族的需求
瑞典的百貨業,在上班時間改陳列適合銀髮族的商品;公車司機也在尖峰上班時間過後,改由不會緊急煞車、態度溫柔的女性駕駛員,貼心照顧銀髮族的需求。那台灣呢?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