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示範區條例審議的弔詭:朝野戰鬥或合作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6/17 第327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憲法隨便修 黨綱不可凍
聯合報社論 示範區條例審議的弔詭:朝野戰鬥或合作
經濟日報社論 大數據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聯合晚報社論 選不選:朱立倫的決定與決心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台北的天空與笑容
馬刺奪冠 紀律與默契的典範
補救數學 應從小四開始
農業加值 農企與小農共榮
借鏡新加坡「雙數學」教育
學歷綁標? 警察不僅僅是工作
把餅做大 開拓純金MIT市場
毒趴、撿屍…加強防治夜店嗑藥

聯合報黑白集
憲法隨便修 黨綱不可凍
黑白集/聯合報
民進黨將以「補正公投法」與「修憲」為今後兩年多選舉年的造勢活動。

公投法的「雙二一」,原本出自扁政府的設計,目的是「要有公投的味道,不想鬧出台獨的災禍」。修憲的「雙四三」(立委四分之三出席,四分之三同意始能成案),目的則是民進黨為保障「總統選舉相對多數制」及「立委席次減半」等條款不致輕易被修廢。至於立委選制改作「單一選區兩票制」,目的則在「此制可使外省人不易當選」。但是,如今民進黨對這些都想翻案。

若要修憲,不但在立院要「雙四三」,且須再得到過半數總選民的複決同意票始能通過。其實,早在二○○五年陳水扁主導第七次修憲提高修憲門檻至此之時,我們即曾提出警告說,未來修憲幾已成為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如今民進黨又欲用修憲來發動政潮。

然而,奇怪的是:修憲如此困難,民進黨卻想修就修,且已成立「修憲小組」,來勢洶洶;但是,民進黨的《台獨黨綱》是否應廢應凍,亦已成為兩岸矚目議題,且是民進黨一黨之內即可處理之事,然而,民進黨卻迄難進行內部討論,最近賴清德更表態說,「凍結台獨黨綱也不能解決台獨主張」。

這就讓人看清了台灣政治問題的癥結。連憲法都已修了七次,現在民進黨又倡議八次修憲;但唯獨民進黨的台獨黨綱不能廢、不能凍、不能修。而且,當憲法對上台獨黨綱,民進黨主張的是「正名制憲」,憲法是雞蛋,台獨黨綱是牆,台灣政治磨難的癥結正在於此。

民進黨自己不能化解台獨問題,卻將台獨的困擾不斷外部化。民進黨若無法將中華民國憲法「正名制憲」為台灣國憲法,那麼何不改從修正「台獨黨綱」做起?

   
聯合報社論
示範區條例審議的弔詭:朝野戰鬥或合作
社論/聯合報
立法院這次臨時會,《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能否順利審議,具有指標意義。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將臨時會定調為「一場激烈的戰鬥」,並痛批示範區條例是內容空洞,黑箱作業,肆意破壞產業體制的錯誤示範政策,必須加以大幅翻修。對此,馬英九總統向綠營喊話,大家都在一艘船上,希望同舟共濟,朝野應以和平方式、民主態度審議法案。

「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和兩岸服務貿易、貨品貿易協議等,目的是為台灣加入TPP(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及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等區域經濟整合創造條件,是馬總統第二任最重要的經濟政策,在服貿、貨貿協議已大幅延宕下,對馬政府而言,示範區條例有不得不過的壓力,也是必須力守的政策底線。

相對而言,民進黨也主張台灣應加入TPP及RCEP,和全球接軌,但示範區重點在對外開放,不免牽涉到兩岸政策及產業結構調整,民進黨若一味反對,卻提不出更具體明確的做法,亦難脫「逢中必反」、「鎖國」等質疑。因此,儘管蔡英文痛批《示範區條例》草案,但強調必須大幅翻修,未完全推翻,顯然亦投鼠忌器,不願背負讓台灣經濟停滯不前的罵名。

在朝野各有所圖、也各有所忌的情況下,《示範區條例草案》審議面臨極為弔詭的局面:雙方如採激烈戰鬥對應,對各自支持者雖有交代,但結果必然雙輸。反之,雙方如能拋開成見,坦誠合作,則未嘗不能找到雙方的政策交集,創造朝野雙贏。

事實上,從馬政府對示範區的規劃方向,和蔡英文批評的重點,可以看出雙方政策理念如在《示範區條例》作更細緻、透明化的處理,雙方差距可以大幅縮小,甚至還有不少相容之處。

首先,「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的最大難題,就是推動自由貿易所涉及進口貨品全面零關稅和服務業市場開放,實務上不適合在地理特區進行局部試驗;所以,主事機關對實體示範區的規劃,重點放在活化現有經濟特區,並先從「六海一空」的自由貿易港區及屏東農業生技園區開始試行,賦予若干租稅優惠以及人員進、通關便利等鬆綁措施,未來再進一步擴大至加工出口區、科學工業園區、各地產業園區,並開放縣市政府可選定區域申請成為示範區,讓該政策可以獲得地方政府支持。另一方面,對不適合在實體區發展的服務業,則不限地域,只要符合條件即可申請成為「第二類示範事業」,但在實施初期,僅限於國際醫療、教育創新等少數行業。

然而,因為政院版《示範區條例》草案設計採取最大彈性方式,以致被蔡英文批評可無限制延伸、遍地開花、缺乏目標及重點、肆意破壞體制等,並主張代之以發展策略性產業及重點式的策略型產業園區政策。

嚴格來說,《示範區條例》中實體區內「第一類示範事業」及不限地域的「第二類示範事業」,其實和民進黨主張的「策略性產業」是類似概念,只要將範圍界定清楚,雙方差距相當有限。另外,若有必要重點式推動「策略型產業園區」,亦可透過朝野協商訂出規範,和目前政策亦不相衝突。

其次,《示範區條例》草案涉及敏感的兩岸政策開放,甚至被部分人士刻意拿來和服貿、貨貿協議並列,被扭曲為推動「一中市場」三部曲,故而增加其通過難度。惟國發會已澄清,在《服貿協議》未通過前,不會開放陸資在示範區投資服貿協議相關產業;此外,針對具爭議的管制類大陸農工產品免稅進入示範區加工再出口的適用範圍,如果能再加以合理限縮,就可化解「開後門條款」的指控。

再者,針對土地徵收、環評、野生動物保育等爭議事項,國發會已協調各部會修正相關爭議性條文,可避免變相圈地、規避環評等黑箱作業的批評。

如果《示範區條例》相關政策盡可能透明化,原則性規範作更細緻處理,爭議性條文作必要調整,朝野其實是可以整合出足以兼顧彼此需求、有更多牛肉的綜合版本。關鍵就在,雙方秉持的心態究竟是戰鬥或合作,這是個弔詭問題,大家很快就可以看到答案了!

   
經濟日報社論
大數據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社論/經濟日報
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應邀來台做專題演講,並就大數據未來的發展和教育部長蔣偉寧及新北市長朱立倫進行對談。他指出,過去20年,資料數量成長100倍,且2000年以後多是數位資料,讓資料蒐集、處理、分析比過去容易,影響所及,已逐漸改變全球各國政府的政策及各行業的經營走向。

根據調查顯示,美國零售業因擅用大數據,不僅毛利有效提升,生產力也有顯著的進步。舉例而言,美國最大零售店Walmart針對消費者在網路上所提到的特定產品給予折扣,並將該資訊傳遞到需要的顧客;也透過Facebook洞察消費者習慣嗜好,推薦最適當的產品給潛在顧客;並利用集體創作的模式,借助消費者在網路上的力量去接觸到更廣大的消費族群。尤其其自行開發社交購物搜尋引擎,在社群網路裡做關鍵字分析,尋找人氣商品來為自家的網購目錄排名,並利用具有語意學習能力程式來幫助每月超過4,500萬的網購者尋找想要的商品,因而提高10%~15%網路購物成交率。

不僅是商業,在製造業方面,藉由大數據的分析與運用,也有不錯的成果。奇異電器(GE)位於亞特蘭大的能源監測和診斷中心,蒐集全球50多個國家上千台燃氣輪機的資料,藉由軟體蒐集並管理其流程的連續資料,線上儲存長達十年。而透過比較歷史資料和當前設備的狀況,可以發現設備老化跡象的趨勢和模式,提前數周預測機器故障和停機時間,在問題發生之前進行檢測、診斷和預測,避免故障及減少停機時間,每年能節約和減少的成本達7,500萬美元。

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曾下令調查分析巨量資料效益,報告結果5月出爐,研究顯示,大數據的變革為美國幾乎每一經濟部門和社會各層面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機會,擅用大數據不僅可促進經濟成長,透過分析疾病、感染和早產兒照護等方面的應用,甚至可以拯救生命。

也因為大數據的運用可大幅提升各行業生產力,經濟效益顯著,各國政府皆積極投入。

例如新加坡資通訊發展局和高等學院合作,預計至2017年培養2,500名大數據分析專家;日本國土交通省與觀光廳利用GPS蒐集大數據,以開發更多應用;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則在物流、觀光、醫療、汽車四個領域推動大數據的示範型計畫;中國大陸2014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將大數據產業列入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中。

綜觀趨勢發展與各國政府產業投入的行動可以了解,大數據運用已然成為各行各業轉型的契機,台灣實有必要急起直追。

以下是幾點建議:

首先,在大數據的發展上,應從垂直應用領域出發,逐步累積數占全部就業人口約10%,如何透過大數據運用的科技化,進一步協助其國際化。

其次,以成功專案做為觸媒進行擴散,使各領域業者都能擅用大數據。以資訊硬體製造業為例,年產值達新台幣4兆,但面臨市場擠壓獲利下降。若能結合市場與供應鏈資訊分析,即時偵測市場需求波動能力,相信可以進一步掌控風險,提升獲利能力。

此外,台灣天然災害複合多元、人口稠密,災害脆弱度極高,可藉由推動開放政府、open data等方式,提升氣象、災防領域的數據分析,完備防災、減災準備。

不過,誠如馬英九總統13日接見麥爾荀伯格時表示:『台灣科技產業轉型尚未完成,在大數據的投資力道仍嫌不足。』如何加快速度,並投入必要的資源,絕對是現階段提升產業發展必須思考的議題。

   
聯合晚報社論
選不選:朱立倫的決定與決心
社論/聯合晚報
朱立倫到底要不要選新北市長,儼然已成了年底七合一選戰最後一個重量級議題。朱立倫對宣布時機一延再延,媒體對其參選與否則是一猜再猜。這個話題好像還會延續下去,但除了社會大眾關心他「選不選」或者「選什麼」,朱立倫本人應該很清楚,像他這樣眾所矚目的政治明星,一出手會帶給民眾什麼感受,也因此,展示決心不宜再拖。

毫無疑問,在國民黨陣營裡,朱立倫是最接近2016總統大選的政治人物之一。外界對朱立倫的動向多所揣測,不僅僅只是好奇或者八卦,而是朱立倫的決定,不但會影響國民黨的政治生態和權力布局,更可能影響台灣未來六年到八年的政經走向。

只不過,朱立倫和國民黨對相關的問題,長期以來千篇一律跳針式的回答:「專心市政」,「有心人士刻意做文章」,頗令人失望。凡對政治稍具敏感度的人,便能揣想到,朱立倫之所以惜字如金,就是因為無法在「連任新北市長」與「直攻2016總統選舉」之間做取捨。而朱立倫的考量,到底是真的無法做出最後決定,還是已經做出決定但密而不宣?外界只能猜猜猜。

當然,「連不連任新北市長」,與「選不選總統」連動,這樣一個重大決定,必須審慎評估方可為之。但距離七合一選舉只剩半年,假如迄今都還無法決定連不連任,豈非陷整個國民黨於無所適從的境地?又假如已經決定而只是在找「適當時機」宣布,凸顯政治操作優於一切,難道不怕被譏為腦中只有「下次選舉」的政客?

無論藍綠,想爭取總統大位者,往往一意塑造「萬民擁戴」、「黃袍加身」的政治氛圍;其結果,明明全國民眾都知道的事情,只有政治人物自己宣稱不知道。這種手段若操作過頭,當心會在民眾心裡留下「過分聰明」的印象。無論朱立倫選不選總統,或者連不連任新北市長,最重要的不只是他的「決定」,而是「決心」:能否為自己決定負責的決心,以及讓台灣或者新北市的明天更好的決心。眾人關心朱立倫的「決定」之時,朱本人更該明快展示「決心」才對。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台北的天空與笑容
游其昌/聯合報
一個朋友的孩子,不滿廿歲,對現在台灣環境充滿失望與不平,吵著要到國外拚鬥流浪;一群十二年國教的白鼠家長,看著一再挫折的孩子赴考奔波,自己又幫不了忙,焦急得淚水直流。一場畢業卅年的同學會上,中年男女的共同話題是,台灣未來會怎樣?

負面訊息與失望情緒充斥著台北天空,也造就了兩個奇特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出線。柯文哲堅持要以無黨參選,逼著民進黨創造在野聯盟機制,放棄自己同志,讓黨友掛帥;連勝文的勝出,根本就是藍營支持者對馬英九執政不滿的反射。在政黨初選中,台北市民給了這些不長進的政黨領袖好看,所以會出現怪異的「政治素人」神話,幻想會有新的政治人物出現,能打破現在要死不活的政治醬缸,創造新台北。

然而神話終究是神話,政治世家出身的連勝文,最懂得結合老北市政壇的藍軍力量,以綿密的組織動員經營選戰;柯文哲雖然初入政壇,但當年就是凱達格蘭學校刻意栽培的菁英,在扁核心幕僚支持下,頗有扁團隊「光復台北」的姿態。撥開包裝的面紗,兩人選戰竟是藍綠市府兩舊陣營集結的對決,「政治素人」走下雲端,在地面戰的角力上,離不開政黨包袱,也還看不到新台北的願景與創造。

雖然是地方選舉,首都市長畢竟是首都市長,是一個國家未來走向的指標,不論是資源運用,政策主張或是願景建立,都不是素人能建構的,靠的還是專業團隊。於是乎,有歐晉德對上張景森的布局,象徵建設力的保證,有連營「東西翻轉,上天下地」的想像,有柯營重建台北文化的口號,就是還聽不到真能激勵台北人的方向,這就是關鍵問題所在,沒人能撫慰當下的焦慮,如何相信他們會帶領台北有光明的未來呢?

很多人回顧以往,會覺得對不起老市長黃大洲,因為今天台北市的改造多半是他任內奠基的,不過,「快樂希望」的扁市長在任期中,確實也很打拚地改變了台北官僚文化,但他們都在連任之路上落選了,為什麼?因為台北人一向不重過去只看未來,政治盤算超過一切,於是有所謂藍大於綠的省籍命定論,讓柯文哲要「除綠化」參選,號稱「超越藍綠」,這種「偽無黨」戰術,真能唬過台北市民,創造歷史嗎?

其實台北市民要的不多,王芷蕾的老歌「台北的天空」,到今天聽起來還讓人動容,就是跨越時空呼應了台北人的心願,「有我年輕笑容,還有我們共享休息的角落」,要的只不過是個「安心的家」,有希望、有驕傲,還有孩子們可盼望的未來。台北市民對政黨投下否定票,就要看連柯兩人誰端得出真希望來,這時刻,台北最不缺的就是批判與嘆氣,期待新世紀政治人物的創意,能還我台北晴朗天空與笑容。

   
馬刺奪冠 紀律與默契的典範
程官駿/助理研究員(新北市)/聯合報
二○一四年NBA總冠軍出爐,強調團隊合作與戰術走位的馬刺隊,擊敗了尋求三連霸的熱火隊。在欣賞球員個人表現的同時,今年馬刺隊的奪冠,也代表傳統思維的團隊籃球仍有其功效,對台灣籃球帶來些許啟發。

首先,相較於熱火隊成績特別凸出的三位明星級球員,馬刺隊除了已成名的三位明星級球員外,也有其他年輕的綠葉球員發揮,形成倚靠老將的經驗與年輕球員的爆發力而成的世代交替,搭配較為熟練的戰術技巧和團隊防守,打出佳績。

其次,總教練具有豐富的戰術涵養與至高無上的權威,讓全隊上緊發條之際也不敢因球員個人表現或情緒而破壞整體合作。在NBA過度商業化的情況下,時常看到明星球員與教練或其他球員衝突的情況,但在馬刺隊,明星球員只要在球場犯錯,照被嚴格的總教練波波維奇在場邊吼罵。全隊集中注意力,透過總教練的調度與隊友間的搭配,方能克敵致勝。

最後,嚴謹的團隊紀律與默契,才是馬刺隊拿下總冠軍的最重要因素。波波維奇成功將每個球員的天分和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將別隊不重視或未注意的球員成功融入馬刺隊的系統之中,發揮最大效用。

   
補救數學 應從小四開始
高怡宣/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聯合報
消防隊有兩種,第一種是火災發生時,英勇救火,甚至於犧牲生命,也勇往直前,這是四十年前物質缺乏的年代,消防隊給我的印象。

隨著時代的進步,消防隊除了救火,也開始注重如何預防火災,所以才有各種的消防檢查。畢竟預防重於治療(救火),預防才能減少災難。

這次國中會考告訴我們,數學待加強的學生人數占三分之一,也就是約九萬人。

同樣地,數學的補救教學也有兩種。第一種是救火式的補救教學,在高中端實施,要求學生在第八、九節課,或者在周六、日補課,效果應該會很差。

第二種是防火式的補救教學,在國小四到六年級實施。

我在四十年前讀小學時,台灣經濟尚未起飛,也沒科學園區,理工科的大學畢業生必須到各行各業找工作。幸運的是我在五年級的導師是大學數學系畢業生,把數學課教得活潑生動,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六年級時的導師則是國文系畢業的,數學課上得二二六六。我那時年幼無知,還經常跑到講台上糾正錯誤。

當我的女兒在十年前讀小學的時候,就發現國小校園裡大多是文學院和教育學院的老師,缺乏理工科或數學系的老師。

我向一些朋友們打聽,似乎由文學院畢業的老師教授國小四到六年級的數學,是很普遍的現象,而其結果就是小四的四則運算及假分數沒有教好。

至於四十年前家喻戶曉的「雞兔同籠」和「父子年齡」的問題,則被小五小六的導師們推給國中的二元一次方程式。

這次國中會考的統計資料給了我們一個警訊,每年有九萬名國三學生的數學程度待加強,我們必須嚴肅地面對這個問題,尋求解決之道。

教育部國教署應該可以從國中會考的資料裡,找出那幾個國小畢業生的數學待加強人數最多。看看這幾所國小的師資狀況,是否缺乏專業的數學科老師,教授國小四到六年級的數學課,然後想辦法予以補足。

唯有加強國小四到六年級的數學課程,才能逐年降低數學待加強的學生人數。

藉由國中會考的統計資料,讓我們反省九年國教的優缺點,並尋求更佳的教育模式,這才是國中會考制度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農業加值 農企與小農共榮
黃秀美/公(台北市)/聯合報
為了因應經貿自由化的衝擊,農業大國日本在首相安倍晉三「攻擊型農業」施政主軸下,以「擴大農業領域」策略,藉由農產品加值化與科技研發加速升級,同時扶植該國農企業,進行全球布局;在境內則更積極地推動「地產地消」,以照顧本國的傳統小農。

我國政府為因應自由化對農業的衝擊,一方面將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作為「農業加值」發展基地,扶植科技農企業,帶動農業轉型;另一方面也在地方建置農產品直銷站與農夫市集、活化休耕地種植進口替代作物以及鼓勵「地產地消」。相似的策略,鄰國日本正以高度的執行力貫徹推動中,反觀我國卻連第一步都走不出去。何以致此?

「自由經濟示範區農業加值」的主角不是傳統小農,而是以農業知識與技術為基礎的農企業。由於農企業具有將農業研發、製造、物流與行銷功能整合的作用,農企業的出現對傳統個別小農絕不會是相互排擠或競爭資源的關係,而是相輔相成的共榮關係;例如動物疫苗產業仰賴畜牧業供應SPF雞蛋、雞鴨胚胎等原料,觀賞魚產業需要衛星魚場協助養殖代工,而進駐屏東農科示範區的台畜公司更公開宣布將生產供外銷的即食台灣牛肉麵,這些因農企業崛起而帶動新增加的台灣農產原料使用,都是農企業與農民共生的正面實例。

政府積極幫農民媒合契作園區廠商所需的農業原料,對於成功媒合契作的農友當然是有增加收益的直接好處;至於沒有成為契作的農民,就是遵循原本的產銷通路,並不會因示範區而讓產品突然沒人要。

近來有一群人到處趴趴走嚇唬農民說:「政府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是為了要全面開放中國大陸管制性農產品進來打趴台灣農產品」,還誤導「政府扶植農企業不管小農死活」,蓄意操作讓農民恐慌。其實仔細看就不難發現,那些新聞照片中眼花瞭亂的標語根本只是一種政治道具,他們真正要推銷的,其實是那些穿著姓名背心的候選人!

   
借鏡新加坡「雙數學」教育
趙蔚新/科技業(台北市)/聯合報
筆者在台北參加Computex國際電腦展期間,看到許多討論有關高中數學是否應列為選修或必修的新聞。數學教育對台灣未來科技發展有其重大影響,僅以單純的必修或選修歸類,無法對問題更深入討論。

新加坡教育裡的雙數學教育與完善的配套學制,讓台灣在思考這個議題的同時,有許多極具參考的方向。

從「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最新報告裡,台灣在教育體系質量上排名卅,新加坡則排名第三;而在數學與科學教育方面領域,新加坡更拿下全球第一。除了教學方法的人性化與創新外,新加坡的雙數學教育與整體教育制度的靈活配套更是其拿下世界第一的重要關鍵。

筆者為台灣人,曾參與英國教育諮詢工作,中學時即在新加坡接受相對於台灣國中的O Level與高中A Level教育,而後赴英國完成大學教育與研究所。兒女目前也在英國就讀國小與國中。

相對於台灣僅把數學看成單一科目,新加坡教育在國中階段即將數學分為兩科,高中亦如此。以筆者在新加坡讀書時為例,國中階段分基礎必修的Elementary Math,與選修的Additional Math;高中分為理科必修、文科可為選修的Applied Math,跟選修的Pure Math。在O Level與A Level的會考中,這些科目都是獨立的應考項目並有獨立的積分(或學分)。新加坡教育系統的教學概念是,將數學分為基礎與進階兩部分,基礎為必修,進階多為選修,或組別附帶必修。

新加坡教育系統裡的數學分類與分流學習,對目前台灣是否將數學列為必修或選修,提供另一個可行的方案,也根本解決了最重要的因材施教的概念,讓有能力的學生多吸收,沒有興趣的至少也能學習應有的基礎課程。如以十二學分來看,基礎數學可為必修並賦予六學分,進階數學對有能力或想多學一些的同學,可以選修來多取六學分的空間。新加坡雙數學制度避免了單一、齊頭式數學教學中,對教育資源與學生資質的嚴重浪費。

新加坡的數學分類,在新加坡教育制度中是與分流教育並行,甚至很多人說,新加坡的分流教育造就了新加坡教育的成功,或造就了新加坡整體的成功。以筆者在新加坡時為例,國中階段已分流成文、商、理、工組,這讓對數理科有興趣的學生,能夠更早接觸到深入的相關知識,更早形成各領域的菁英教學。筆者在國中階段的Additional Math裡已能選修台灣在高中或甚至大學才會開始接觸的微積分。

另外,「被動必修」是一個很重要觀念。一個科目的必修與否並不像台灣由教育部、學校或組別來決定。如Additional與Pure Math雖多為選修,但在想考理科學生裡則為必修,也可視為「被動必修」,因為申請大學理科相關科系時往往會被要求提出A Level進階數學的成績,你不得不選它。這樣的制度類似台灣高中文理科的分類或會考科目加權方式,但更自主與靈活。

教育為國力之本,教育制度的優劣對台灣經濟與未來的科技發展影響甚巨。筆者在Computex展中,除了感受到台灣人力資源的充沛與優勢,但也同樣感受到許多科技公司對目前台灣教育制度的憂慮。筆者利用電腦展參展之餘,分享本身之受教經驗,希望對台灣教育的改進能產生拋磚引玉之探討。

   
學歷綁標? 警察不僅僅是工作
董立文/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副教/聯合報
十六日警察特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今年十月新一屆的警校畢業生就會成為正式警隊員。看到還有人認為:「警察特考以警察學歷綁標方式限制報考資格,排除並欺壓全國一般考生,違反公平原則」,心中不免有話要說。

其實,針對為何警察特考需要有警察學歷,以及警察特考符合考試公平原則,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一○○年度訴字第一三七一號判決理由書中已經詳盡說明其理據。今年五月廿三日考選部也發出新聞稿,再度向外界說明警察特考雙軌制度設計之意義與目的。

顯然,除了考試公平原則的法理依據之外,外界對現行警察特考制度的質疑,直接涉及了先訓後考以及警察學校有沒有必要存在的問題。先訓後考或先考後訓本來就各有優缺點,只是警察學校自政府播遷來台後復校至今,均採先訓後考,可以說這是制度成本最小、變數最少的方式,而且歷史悠久行之有效。

倒過來說,為順應開放應考資格的考試政策下,警政署供大量名額讓一般院校的畢業生有機會從事警察工作,但統計發現,這些員警離職率高達七%,在公職考試競爭激烈下,高離職率實在反常。此外,實務機關也不斷反映這些沒有受過正統警察教育的一般生的管理難題,包括他們較無紀律、責任感低、缺乏團隊精神,也不太重視工作倫理。重要的是,警察是帶槍的公務人員,如果他們的心理素質出問題,那麼無異於定時炸彈,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些實際職場傳來的聲音,乃是對照過去,新進人員皆來自於警大、警專兩校,學生招收高(職)中畢業生,在校接受半軍事化的教育,長期下來養成倫理、紀律、服從的習慣,同時也延展了抗壓性,這些都是從事警察工作所需的心理素質。兩校學生畢(結)業後供應警察、消防、海巡、矯正、移民、情報等機關的用人需求,這些執法機關的用人要求的確比一般文官體系的要求還高。

事實上,面對社會大眾,人民首先在乎的是他們的態度,警察大學的校訓是一個誠字,這就是警校生的態度。因而,警察不僅只是一項工作,更是一種理想;不僅是一種操守,更是一種追求。

   
把餅做大 開拓純金MIT市場
李武忠/大學兼任教授(新北市)/聯合報
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將於臨時會開始審查,內容還有許多爭議之處,需要政府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證據和詳細規範,努力找到最大的公約數。

示範區爭議焦點之一在農業加值。雖然政府一再強調要把農業的餅做大,事實上政府所講的好處對本土農民與農業幫助不大,反而帶來負面風險。

一、目前國內所生產的農產品以生鮮冷藏行銷為主,能賣到區內供加工原料的種類和數量不多,在沒有強制規範下,區內加工廠商基於成本、供貨穩定度、生產線等考量,會以國外大量進口相對便宜的農產原料做為主要來源,不大會採用價格相對較高的本土農產原料。這樣的做法有利於食品加工業,對台灣本土農業幫助相當有限。

二、即便選用本土農產原料,廠商也很可能採取「混米」模式,以少量國內農產原料混入大量進口原料做成加工品,以台灣品牌外銷。坦白說加工後成品,政府部門很難全面管控,也會對原本採購本土農產原料的加工廠造成不利影響,消費者也無法從產品外觀做出區隔,自然對國內農產品造成傷害。

三、區內開放從中國進口的農產品原料分管制性農產品與非管制性農產品,前者加工後成品必須全數外銷不得流入國內市場,這部分涉及政府把關效能以及相關罰責的訂定;後者在課稅後可以進入國內市場,這部分就會跟國內相關成品產生競爭且具有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如花生、紅豆、花生醬等等,恐怕對本土農業造成不利影響。

四、政府大力推動區內農產加值獲利程度和最大的獲利者,究竟是進口商、加工廠、出口商還是農民?同樣的質疑也發生在ECFA簽定後國內石斑魚等輸中,政府應拿出具體數字來說服農民爭取支持。

五、政府部門要把農業的餅作大,應該積極開拓本土「純金」MIT農產品的國際市場,而不是將有限的人力、經費用在「鍍金」MIT市場的開發,捨本逐末。

六、將觀賞魚產業納入農業加值依照示範區設置目標除略顯牽強外,放寬管制觀賞魚進口,恐將導致外來病原菌入侵、破壞國內原有物種與生態環境、雜交育種後隨意丟棄、基改觀賞魚波及其他魚出口、違反全球生物保育協定等風險。

既然農業加值效益不大卻可能帶來許多負面風險,不妨放慢腳步讓其他產業先行。政府若堅持非推動農業加值不可,除非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說法,否則應該先規範進口農產原料種類,優先放行國內沒有生產的農產品原料,避免對本土農業帶來直接的衝擊,並藉由國內或國外廠商優質加工技術和完整的行銷規劃,創造出如瑞士蓮巧克力、日本UCC咖啡般名聞國際的品牌,才能讓「MIT」更能發揮加乘效果。

   
毒趴、撿屍…加強防治夜店嗑藥
楊士隆/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報
近年來,夜店等場所成為年輕族群群聚犯罪之溫床,毒品交易、強制性交及酒後駕車層出不窮。十五日台北市警方強力掃蕩夜店、舞廳及酒店;台中市警方亦在摩鐵查獲毒趴。夜店「撿屍」性侵頻傳,高雄市警局苓雅分局成立全台唯一醉客保護專責小組,今年一月即撿獲並保護卅名喝茫女性返家。

研究發現常出入KTV、舞廳、夜店等場所,常是導致使用非法藥物之危險因子,其中又以娛樂性藥物為主流。

目前台灣尚未有完整的夜店管理制度,反觀英國、瑞典與新加坡等已有較為良善之管理,積極改變俱樂部的物理環境,並建構標準作業流程,減少非法俱樂部用藥以及暴力行為,值得參考。

英國庫曼徹斯特的「倉庫方案」,對每年舉行之青少年盛大狂歡音樂派對實施藥物檢測。警方與俱樂部人員在入口以及場內過濾,發現不明藥物時會在現場臨時實驗室進行檢測,若發現新興合成藥物且純度不佳,或含有非法物質時,藥物會被沒收且立即公布於媒體。俱樂部中亦設簡易醫療處所,若發生吸毒過量或暴力行為,能即時有效處置。

瑞典政府與俱樂部、餐廳、酒吧、社區及司法機關合作,實施「打擊俱樂部毒品」,鼓勵無毒俱樂部之成立、員工加強培訓與通報、員工需接受尿液檢測並接受反毒教育。並推行「負責任的飲料服務」,業者、員工與執法人員進行酒精與藥物之監管,防止飲料中摻雜非法藥物與過量酒精,預防犯罪。

新加坡每年結合禁毒組織、警察部門及社區,在俱樂部中舉辦反毒活動,例如舞蹈以及相關比賽,並深入俱樂部中緝毒。今年一月二三○名夜店代表開始參加中央肅毒局的三小時課程,中央肅毒局亦鼓勵夜店業者主動通報非法藥物使用之客人,並側重針對年輕人展開反毒宣傳。

建議參考先進諸國做法,對夜店等場所訂定防治藥物濫用標準作業管理規則。針對夜店業者及年輕人深入調查,了解夜店用藥形態與盛行率等,方能擬定符合夜店現況之管理規則。

   
麵包超人作者:絕望的身旁就是希望
年輕時候的我,或許應該說是五十歲以前的我,可說是由一連串的失意和絕望堆砌而成的人生。「再也畫不出暢銷作品了,差不多該引退了。」正當我這麼認為時,麵包超人居然開始紅了。

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遊戲汙染的天空
一九六九年夏天,美國登月成功。不過,那一年秋天,美國推出的一個新的電視影集,卻像是在唱反調,提醒大家,地球上還有更重要、更迫切的人生問題有待解決:死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