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台灣小旋風專輯/像豔遇一樣憂傷的小清新

聯副電子報

【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7/30 第436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台灣小旋風專輯/像豔遇一樣憂傷的小清新
台灣小旋風專輯/「小清新」雙城記
人文薈萃 慢慢讀,詩/十二月

  今日文選

台灣小旋風專輯/像豔遇一樣憂傷的小清新
郭珊(廣州)/聯合報
圖/幾米
台灣小旋風專輯3之2:小清新

不過6年時間,知名虛擬社區豆瓣網上,以「小清新」為搜索關鍵字的用戶,已覆蓋600多個城市、超過5500萬……

「現在到處都是小清新,到底是要多清新!」

2011年,音樂人陳珊妮在北京出席某個音樂活動時,曾不留情面地批評台灣流行樂壇「小清新」氾濫。記得那時第一反應是:哈哈,台灣人民也受不了了,吾道不孤也!

在大陸,「小清新」豈止「肆虐」於音樂界?簡直是山呼海嘯,無孔不入:電影有「小清新」專題,書店有「小清新」專櫃,雜誌有「小清新」專欄,網店有「小清新」專賣,地產商鼓吹「小清新」兩居室,連醫療廣告也來插上一腳:擺脫陰道炎,還你「小清新」!

職業生涯裡,第一次聽說「小清新」是在很多年前的一次發布會上。有同行問一位頗具文藝氣息的女藝人:「你覺得你是『小清新』嗎?」對方當即愕然:「清新還分什麼大小?」「就是蘇打綠那種咯!」當時,蘇打綠的第二張專輯《小宇宙》剛剛進入內地,那首悶騷到爆的〈小情歌〉唱到街知巷聞,是大約兩三年之後的事情。

最近一次與「小清新」打交道是在去年年底,當時有時尚雜誌撰文披露,女星湯唯在一次受訪中被問道「喜歡吃什麼菜?」她原本的答案是「回鍋肉」,後被用心良苦的經紀團隊改成了「香菇菜心」,以維護其「小清新氣質女神」的形象。

不過6年時間,知名虛擬社區豆瓣網上,以「小清新」為搜索關鍵字的用戶,已覆蓋600多個城市、超過5500萬。2011年末,冠以「小清新」標籤的愛情片《失戀33天》在內地上映,4天票房突破億元人民幣,標誌著「小清新」正式成為一種兇猛的生產力。但何為「小清新」,至今尚無一個簡明、精準的通行定義。學術一點的稱之為「波西米亞與布爾喬亞的調和」;通俗一點的歸納為「淡雅、唯美、自然、靜謐」,又或者,「沒錢又愛裝的土鼈偽文藝」。

至於「小清新」的特徵,有人總結如下:大多數為女性,性向模糊;陳綺貞是活佛,莉莉周是信仰;90%自稱喜歡攝影,60%使用LOMO相機,必拍元素有三:天空、腳丫、電線桿,配上「生命,不過是XX與XX」的旁白(務必使用外文或者「性感撩人」的繁體字);癡迷安妮寶貝、杜拉斯、村上春樹等人的作品(可能僅限於書名和「語錄」);喜歡使用以下詞彙和通篇句號形容自己:X月生。XX星座。素顏。安靜。執拗。乖僻。寫字的女子。冷暖自知。獨自旅行。

「小清新」趨之若鶩的麗江、鳳凰、瀘沽湖,都是大名鼎鼎的「豔遇聖地」。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每當說到「小清新」,腦子裡就會自動聯想起鍾立風的一首歌〈像豔遇一樣憂傷〉。我曾經跟出版界的朋友說,這首歌的歌詞裡濃縮了「小清新」「十二字要訣」:平靜,孤獨,自由,你好,再見,憂愁,建議他們每個關鍵字策畫一本書。總而言之,無論你的故事飄來了什麼樣的花香,都要像豔遇一樣憂傷。

與「小清新」大行其道相對應的,是討伐「小清新」的一呼百應。「貴國小清新至少毀了兩個作家,一個村上春樹,一個張愛玲;至少毀了兩個導演,一個王家衛,一個岩井俊二;至少毀了兩個辭彙,一個宿命,一個煙花;至少毀了兩種食物,一個卡布奇諾,一個提拉米蘇;至少毀了兩種裝扮,一個帆布鞋,一個棉布裙;至少毀了兩個地方,一個普羅旺斯,一個雲南麗江……每次想到這個,殺心四起。」

這是在大陸Twitter——微博上發起的針對小清新「毀人不倦」的接龍遊戲。古龍有句名言:「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朋友,而是你的對手。」這些調侃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了「小清新」風潮潛在的矛盾性——何者為「小」?遠離主流,沉溺「小我」, 但這數以千萬遺世獨立、標榜個性的「小我」,卻呈現出「天下大同」、量產式的作派和喜好;何為「清新」?多少帶點對物質社會的厭倦,對陳腐思維的叛逃,而這些自命清高的「理想」或「格調」,卻恰恰依賴通過「物質化」來得以體現,進而演化為一種導向性的「消費指南」,甚至形成一套奇奇怪怪的戒律。

譬如音樂,和獨立廠牌簽約的歌手就是 「清新」的,改簽EMI或Sony就被劃入「商業」之流;譬如電影,止於告白和親吻的就是「清新」的,有激烈動作戲分的就是「重口味」;還有前面提到的飲食習慣,吃素就比吃葷「清新」。拜託,阿道夫˙希特勒也是素食主義者,親!

話說回來,「小清新」式的矯情和「憂傷」,也不失為今日中國年輕族群失落與迷惘的一個表徵。大陸的80後獨生子女,大都已成為「421」家庭模式(一對夫婦、雙方父母及一個孩子)的中流砥柱——「房奴」;90後面對的則是大學畢業生就業簽約率不足3成的「最難就業年」。

隨便打開哪一天的新聞,入眼淨是校園性侵案、公交縱火案、貪汙受賄案、「問題食品」案……這些敏感又平凡的年輕人,抵擋不了時代的車輪,也做不了臥軌的詩人,不知列車將去向何方,只能把自己想像成某個中途下車的旁觀者。他們固守內心那點小情緒、小寂寞,用文字和影像製造一點「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幻象,類似於李安眼中的「少年派」:一旦你接受這個世界嚴酷的現實可能會精神崩潰,只有內心純真的人才能擁有信念。

或許,對於這些敏感的年輕人來說,「小清新」就是一種可以提供秩序感和治癒力的「小信念」。沒有它的話,這個世界不好的一面只會更加糟糕,好的一面則顯得不堪一擊。

順便說一句,台灣也是大陸「小清新」心目中的朝拜聖地。前幾年兩次赴台期間,我也幹過非常「小清新」的事,譬如在101樓頂一邊抹淚一邊寫明信片。最好笑的一次,是在台北住青年旅社,老闆千金領著投宿的一群華裔女孩,掃蕩夜市美食。結果在滿桌虱目魚羹、紅豆湯圓、燒仙草的甜蜜催化之下,女孩們不謀而合地痛訴各自情史,最後同聲共氣地得出一個結論:問世間情為何物?不過是一物降一物。

這種時候,大概再也沒有比來場豔遇更能體現我佛慈悲的事了。


台灣小旋風專輯/「小清新」雙城記
行超(北京)/聯合報

台灣小旋風專輯3之2:小清新

如果說台灣文學中的小清新是台灣人生活的影子,那麼,大陸文學中的小清新則更像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補償……

還是要從文壇上百年一遇的奇女子說起,她生而口齒伶俐、氣質非凡,喜歡述說男女情愛、俗世冷暖。她的獨特風格讓人又愛又恨,有人說她是百年一遇的奇才,也有人說她是愛逞口舌之快的毒舌婦。她一生漂泊,最後客死異鄉——她,就是小清新口中的祖師奶奶張愛玲。

今天,重讀張愛玲已儼然成為一股風潮,張愛玲的文學與張愛玲的人生一同成為了文學史上的一道傳奇。她與風流才子胡蘭成的愛恨糾葛,更讓無數後來者喟嘆不已——胡蘭成曾在兩人的婚書上寫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雖然在他們此後的生命中,歲月既不靜好,現世也不安穩,但這句話卻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成了小清新口中的聖經。言辭犀利、直指人心的張愛玲若還在世,斷然不會喜歡與世無爭的「清新」,然而,張愛玲筆下的愛恨糾葛以及在此基礎上衍生而來的「蒼涼」美學,卻在今天吸引了無數年輕的小清新讀者。

沿著張愛玲的蒼涼美學一路走來,如今,越來越多的作家愛上了這種躲避崇高、退守個人世界的文學書寫。與七、八十年代的狂飆突進相比,如今的作家更偏愛於營造細微而略帶傷感的個人世界,他們開始逐漸收斂了鋒芒,少了些吶喊與口號,多了些自斟自酌、淺吟低唱。

在這一股小清新的風潮中,台灣文學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來源。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政黨如何更迭,台灣文學作品兜兜轉轉,其核心,不過還是一個「情」字。從白先勇到朱天文、朱天心,再到如今的鍾文音,台灣作家似乎始終飽有一以貫之的精神氣質——不吵不鬧、不急不躁、不慌不忙。除此之外,他們作品中的頹靡氣息俯拾皆是,像極了曾被胡蘭成親口讚為「小張愛玲」的朱天文筆下的「老靈魂」——他們對死亡知之甚詳、心生恐懼;對懷舊事物有股莫名強烈的愛好。與張愛玲的區別在於,台灣作家的文字似乎多了些溫柔與溫情,少了些犀利與毒辣。這種溫柔與溫暖不只是個人才情差異所致,更是時代與社會賦予他們的「通病」。

去過台灣的人一定會被這個社會和緩的溫情所打動。你看那些誠品書店裡坐在地上一心一意讀書的年輕人,那些柔聲細語的女孩和舉手投足盡是謙和的男孩,他們無處不在地闡釋著獨屬於這個島嶼的從容與淡定。

從白先勇的《台北人》開始,台灣文學隱約形成了一種講述飄泊與不安的文學傳統。在漫長而複雜的歷史變遷中,「外省人」及其祖先不得不背井離鄉,在這個陌生的島嶼開始了自己「反認他鄉作故鄉」的寂寞生活。時間之手如此殘酷,偏安於熱帶島嶼的他們,終於逐漸失掉了膨脹的野心,對你爭我奪的利益糾紛沒了興趣,轉而對自己身邊的人事變遷與過往記憶念念不忘——李渝的《溫州街的故事》、陳映真的《忠孝公園》、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鍾文音的《在河左岸》……台灣作家對城市細節的迷戀在以上篇名中已昭然若揭。在他們筆下,變遷中的城市承載著屬於自己的個體記憶,而這些記憶,恰是他們用以對抗冷漠現實的武器。朱天心在《古都》中以傷感的筆調質疑了城市變化之無情,作者化身為一個旅行者,以異鄉人的姿態走過曾經熟悉的城市,四目都是人是物非的無奈與感慨。在他們的文學世界中,回憶就像一塊傷疤,忘,忘不了;揭,揭不得。

如果說台灣文學中的小清新是台灣人生活的影子,那麼,大陸文學中的小清新則更像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補償。儘管台灣作家不厭其煩地反覆書寫著城市變遷,然而,比之北京、上海等大陸一線城市,台北的城市變化可謂微乎其微。出生、成長於這個急速發展社會中的我們,似乎已經對身邊的動盪不安有了免疫,習焉不察、見怪不怪。然而,免疫並不是麻木。劇烈的社會變化使人們內心的安全感和彼此的信賴度極度匱乏,進而產生了強烈的自我保護的需要。人們開始越來越傾向於逃離與規避宏大敘事,選擇鑽進自己的小世界、營造自己的小幸福,就連一向狂傲不羈的李敖也說「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

在這些城市中,你不難發現,每個華燈初上的夜晚,總有無數蓄著長髮、背挎吉他、眼神迷離的歌者出現在各個酒吧中,在台上用自己沙啞的煙熏嗓傷感哀嘆、自我解嘲,演出結束後與酒吧老闆結算自己當晚的薪酬,然後點一支菸,沉默地在夜色中去趕末班地鐵。對現實及自我處境的不滿和對物質需求的妥協,在他們身上得到了驚人的統一。

在這樣的環境中,身為「70後」、「80後」的小清新自然地與前輩分別開來,他們成長於宏大敘事遭到解構並逐漸瓦解崩潰的年代,一地雞毛的現實給了他們充分展現自我小情調、小情懷的客觀條件。小清新文學打破了「50後」、「60後」所建造的歷史共同體,開始著意於建造一個屬於同代人的情感共同體。他們或如安妮寶貝,在千篇一律的愛情故事中不斷沉溺;或如張悅然、周嘉甯,以青春的名義講述成長的疼痛;或如安意如,乾脆跳回古代,與故去的先賢對話,以期得到現實的回應。小清新文學中這些具體而微的個體故事,不僅浮光掠影般地呈現了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精神世界,更從多個側面反映了人們意欲逃避現實的生活態度。

潔塵曾說過,有些作家是「提筆就老」的,承襲張氏蒼涼美學的小清新應該首當其衝。十幾歲便出道的他們,一提筆,便有了道路以目的冷漠與看透世情的決絕。郭敬明18歲寫出「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16歲時的七堇年已理解「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在這些年輕的小清新筆下,「青春」失掉了蓬勃的生機,而被籠罩上一層抑鬱、頹廢的色彩。雖然不免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嫌疑,但這種文字本身的華麗、雕琢及其傷感、無奈的情緒卻總令無數同齡讀者心有戚戚焉。

十年後,曾經紅極一時的青年作家周嘉甯再次回首自己早年的作品時曾不無愧疚地表示,那些作品「可以寫,但不應該發表」。面對堅硬的現實,小清新也許僅僅是一種現代社會的「精神勝利法」。然而,對於任何一個個人而言,年輕時的稚嫩難道不比長大後的老成更珍貴嗎?


  人文薈萃

慢慢讀,詩/十二月
林禹瑄/聯合報

星期一上午
魚缸變成湖水綠
持續感傷,面對鞋櫃
終於又開始寫一首詩
關於想念你的一百種姿勢:
「我們即將錯過親吻
這個冬天,」所有小學的操場
都有慶典,所有情緒
都有遊行的藉口
在我們最相愛的那條路上
有人暫時失去陰影
有人自焚

(選自即將由寶瓶文化出版詩集《夜光拼圖》)


  訊息公告
基金之神金玉良言 想賺情緒財? 先看4大忠告
MarketWatch的專欄作家布頓(Jonathan Burton)日前發表1篇文章:如何藉市場情緒來賺錢,就列出1張投資人的情緒在行情漲跌之間,所產生出來的變化,相當有趣。

日本夏季節慶活動
夏天,晝長夜短,適合從事的活動相當多。大家可能會去參加暑期夏令營、去海邊等。這次我們就來看看日本的夏天有什麼樣的季節活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