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謝雯 整理報導】法國會考季即將到來,《英國廣播公司》巴黎特派員史丘菲爾德(Hugh Schofield)分享他對女兒準備會考哲學考科的看法。 史丘菲爾德提到,當17歲的女兒正在為非常嚇人的哲學測驗進行最後練習時,他一直充滿敬意地盯著她認真準備的背影。而他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感謝老天我不用接受這種痛苦。 他的意思是,他根本無法想像,在6月的一個早晨,所有考生都坐下來,花上4個小時的時間,針對「真理是否比和平更好」這個題目,發展出完整且詳盡的論述。相關的題目還有「存在沒有暴力的權力嗎?」和「在不顧事實的情況下,人可能是正確的嗎?」 學生也可以選擇另一種答題方式,那就是針對一段文摘來寫出評論。曾經出過的題目有史賓諾沙(Spinoza)的《神學政治論》(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塞尼加(Seneca)關於利他主義的文章也曾是試題。 考好哲學最重要史丘菲爾德在女兒的參考書上看到這些題目,內心不禁為女兒的辛苦淌血;他在看到學生必修科目時,也有同樣感受。史丘菲爾德的女兒露比(Ruby),選擇參加文學組會考(Bac Litteraire)。會考類組還有社會文化組以及科學組,這些組別全都涵蓋哲學。 但是,在文學組會考中,哲學為主要考科。這表示,文學組學生每週要上8小時的課;在測驗中,哲學占7科中的配分最高。也就是說,總體計算你在文學組會考中的得分,哲學最重要。 這也表示,學生必須要搞懂許多所謂的「觀念」或是「主題」。下面幾個名詞是史丘菲爾德從露比的課本中看來的名詞:意識、他者、藝術、存在與時間、物質與精神、社會、法律、責任和幸福。 學生在書寫考卷時,需要引用柏拉圖、歐坎(William of Ockham)、康德、黑格爾、叔本華、海德格和沙特等哲學巨擘的作品。 試題著重運用為什麼在法國如此重視哲學教育呢?其他國家的高中畢業會考也包含了思想和宗教的歷史。但是法國人很明確地知道,這不是他們要考的。 會考中考哲學,不是要讓學生了解人類思想的歷史,而是要讓學生進入思考的過程。如果你要學習康德或史賓諾沙曾說過什麼,那麼學習如何使用這些論點,比光是瞭解這些論點要來得重要。 拿破崙在1809年創辦會考,哲學就是第一次會考的考科之一(但當時是拉丁文口試,只有31名男性參加)。史丘菲爾德認為,當時決定考哲學的這個想法,背後亦全然是哲學性理由。 拿破崙面對新生的法蘭西共和國,如何創造模範公民成為相當重要的大事。偉大的作家兼思想家孟德斯鳩就說過,共和仰賴德性,德性則仰賴於每個個體的自由判斷能力。 所以,法國學校從一開始到現在,一直堅持教授哲學的理由在於,要完成年輕男女的教育,允許他們思考。 史丘菲爾德認為,在學校裡教授哲學是要讓學生對個人和社會、上帝與理性、善與惡等概念有普遍的思考,藉此讓他們逃離目前的制式想法。以史丘菲爾德的看法,政府、媒體、時尚、政治正確等,每天都在用獨裁的方式向學生灌輸同一套價值標準。 這不是很好嗎?史丘菲爾德認為,有人說這就是所謂的文明。但事實是否真如此?這會不會又是一個典型的法國情形,在理論上說得非常美好,但是事實上卻是相法? 為思想奉獻生命史丘菲爾德表示,因為對社會有這樣以概念為基礎的憧憬,並把概念推崇至這樣的高度,結果是讓人們開始相信這些概念,或許還會開始認為為這些概念戰鬥,甚至一死,或是殺人,這都是值得的。那結果會是如何呢? 舉例來說,日前極右派哲學家維尼爾(Dominique Venner)在巴黎聖母院自殺身亡。在他最後的部落格貼文中,他引用了海德格,說明人類生命的最後一秒,與之前的生命過程有同樣的重要性。史丘菲爾德認為,這個人或許真的愛上了他的那些理念,最後決定要為此而死。這是非常法國的一件事。 史丘菲爾德雖然認為這很病態,但卻也為女兒開始研讀哲學之後的改變驚嘆。他說,露比1年以前還是個茫然少女,在研讀哲學時不停為哲學的深度和抽象感到恐慌。但現在她已能放鬆已對,還很熱衷。思考的世界已然為她敞開大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