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預防性切除乳房•遠離乳癌?


【明周娛樂•時尚報】包含藝人動態、名人時尚等精彩內容,一次滿足你的「娛樂、時尚、人文、生活」品味! 金庸之最,獨有茶館領銜金字招牌;茶館已開,敬邀四方豪傑仗劍前來!各位看倌請來欣賞【金庸茶館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6/05 第12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孕婦須知:預防性切除乳房•遠離乳癌?
   
健康NEWS:美國移民後代•健康不如第一代
   
活動快遞:歡迎來到 《媽媽寶寶》育兒維基百科
   
 
 
●孕婦須知
預防性切除乳房•遠離乳癌?
文/李藹芬

過往,國內先後有名人罹患乳癌過世,而引起女性對於乳房健康的重視;如今,更讓大家吃驚的是,有「世界最性感女人」之稱的國外知名藝人安潔莉娜•裘莉,因得知自己帶有突變BRCA1遺傳基因,擔憂罹患乳癌與卵巢癌的風險大增,而選擇主動出擊,將乳房切除,已將罹癌風險降至最低。這樣的決定,究竟是好?是壞?一般人又該如何守護乳房健康呢?

細數國內知名人士因乳癌奪走性命的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第一任妻子林淑如、歌手阿桑、林晏如等,每當這類訊息公諸於世後,總引起不少女性擔心而紛紛去醫院接受乳房篩檢;然而,看到好萊塢知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的選擇後,是否對於乳房健康有更深層的認識呢?

投書披露為降低罹癌風險而切除乳房

安潔莉娜•裘莉5月13日投書《紐約時報》,內容寫道「……儘管女性罹癌風險因人而異,我的醫師預估我有87%的機率會罹患乳癌,50%的機率會罹患卵巢癌。只有少部分的乳癌來自遺傳基因的突變。BRCA1基因有缺陷的人,罹患乳癌的平均風險為65%。我一知道這是我的真實情況後,我決定主動出擊,將風險降至最低。我決定進行預防性的雙乳切除手術。……

我寫下這篇文章是希望告訴其他女性,切除乳房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我很高興做了這個決定。我罹患乳癌的風險從87%降到5%。我可以告訴孩子們,不必害怕乳癌會帶走媽媽了。……」

效果•未必真能一勞永逸

裘莉切乳防癌的做法,固然得到男友布萊德•彼特、一些醫師、其他明星和影迷的讚揚;然而,也有臨床醫師擔心此舉遭到錯誤解讀,而進行不必要的手術。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裘莉的選擇呢?

三軍總醫院外科教授俞志誠首先指出,「雖然BRCA1基因有缺陷,代表年紀較輕(停經前,約50歲)即可能有發病的機會,與一般好發年紀相比,約提早10年到15年」。他表示,「BRCA1和BRCA2本來是抑制癌症的基因,發生突變後會增加罹癌機率,終其一生罹患乳癌的機率約為70%∼80%,不過,實際經基因檢測所得到的統計,BRCA1變異後的罹癌風險約50%∼60%;若BRCA2基因突變,則罹患風險為30%∼40%」,也就是說,「就算BRCA1基因有缺陷,仍有將近一半的機會可能不會得乳癌」,裘莉在還沒發病前,即毅然決然的選擇預防性切除雙乳,雖然讓裘莉的罹癌機率從87%降低至5%,「但這樣做卻也未必真能一勞永逸」,畢竟機率只是一個估算的數字,即使是5%,只要有就是有,因此,俞志誠醫師個人推斷,「讓她做出這個決定,可能不是只有單純的帶有突變遺傳基因」。

選擇治療方式•醫病充分溝通

國內乳癌患者對於乳房切除手術的接受度不及歐美,「治療時,能保留多少算多少」。但俞志誠醫師也曾碰過以預防為前提而選擇切除乳房的患者,他說,那是一側乳房已確定罹癌的患者,另一側則飽受反覆性乳管瘤所苦,因非常擔心這一側乳房也終會走向罹癌之路,於是選擇「預防性切除」。他表示,自己雖不鼓勵患者選擇這樣做,但看到其內心充滿憂慮時,身為醫療人員也百般不忍,俞志誠醫師認為,進行任何預防性治療之前,醫病雙方必須充分討論,「看看怎麼做能夠確實幫助患者」。他補充,「進行預防性切除乳房手術,健保並沒有給付」。

檢查•基因檢測貴且無濟於事

再來引起注意的,則是裘莉接受的「基因檢測」,她在投書中呼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平均有45萬8,000人死於乳癌,主要是中低收入的國家。我們必須優先保證更多女性可以進行基因測試,然後接受能夠挽救生命的預防治療,……我選擇公布自身遭遇,是因為許多女性不曉得自己也許正活在癌症的陰影下。我希望她們也能做基因檢測;如果是高風險群,將知道她們擁有客觀理性的選項。」

俞志誠醫師指出,「這是透過抽血檢驗自身是否帶有BRCA1和BRCA2基因變異的檢查,由於基因所在位置不同,因此,需視為兩個檢查。每一項檢查在國外約收費美金三千至五千,國內則需要近台幣10萬元,並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的檢查」。加上白人婦女帶有BRCA1基因突變的機率是5%∼10%(尤其是猶太裔),台灣則僅約2%,多少也降低了基因檢測的迫切性。

更值得思考的是,「萬一檢查出有基因變異的問題,又能怎麼辦?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裘莉一樣,先切除再說。除非能進行基因修補,不然,恐怕什麼也不能做」。他強調,「與其耗費金錢做代價昂貴的基因檢測,不如按部就班的接受定期篩檢更為實際」。

【完整內容請見2013年0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top
 
●健康NEWS
美國移民後代•健康不如第一代

《紐約時報》報導,儘管70年代時,移民人口普遍帶有低收入、低教育水平與健康低落相關的特質,他們的平均壽命卻較美國本土出身的白人高出幾年。不過在80年代後,移民者與下一代的健康情形卻發生轉變,並逐漸加大差距。

許多研究指出,移民族群在美國住的越久,罹患心臟病、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情形就越普遍。雖然在美國出生的後代,社經地位可能較父執輩高,他們的壽命卻普遍不如前者來的長。也許移居美國,並不如想像中來的美好,至少在健康方面不是。

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是減損這些移民後代健康的最主要原因。首先,美國的速食文化不僅改變移民者的口味,也成為族群間成功的象徵;隨著逐漸融入忙碌的生活步調,移民們對速食的新鮮感也逐漸淡去,在每週78小時的工作下,漢堡悄悄地成為勞工們及孩子們最經濟實惠的選項。入境隨俗後,養成的不良生活習慣(抽菸、喝酒、久坐與高熱量飲食),卻以難以察覺的方式縮短移民人口的平均壽命。(資料來源/台灣醒報)

top
 
●活動快遞
歡迎來到 《媽媽寶寶》育兒維基百科

top
 
●訊息公告

石墨藍的低吟:中山站的「響板」咖啡館
在中山站街廓這個咖啡館的一級戰區,不知何時又冒出來一家咖啡館,店外完全沒有招牌,卻有個長長的英文名字以及短短的中文名字。「響板」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

溫柔又殘忍的故事
二十歲那年他前往澎湖當兵,島上無休,每個月只有一個禮拜的返台假期,他在破冬後的返台遇見他的初戀,他們一見鍾情,共度了熱戀的一個禮拜。假期結束回到軍中,他的初戀便失聯了。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